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以下简称“家书博物馆”)成立于2016年,展品大多是从民间征集而来,所选家书均为手写件,其中最早的写于明代。馆藏家书分为古代家书文化纵览、明清家书、民国家书、新中国建设时期家书、改革开放以来家书、两岸家书等部分,按家书写作年代为序,以通信人为展览单元,共展示手写家书1000封,相关老照片500余张,勾勒了家书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我比普通民众更深知这次疫情危险,我也怕感染,我也怕让你们今年又得不了孙子了。可武汉离咱们的家乡长沙那么近。‘战火’烧到老家门前,这仗我不打,着实面对不了自己。”
在家书博物馆,记者看到了一本装帧精美的《抗疫家书》。上面的一段文字,就选自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文力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擊战中,医务工作者听党指挥,第一时间奔赴前线,与家人难以相见的他们将浓浓的家国情怀写入一封封家书之中。这些家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动记忆。2020年1月31日开始,我们与《北京晚报》、《中国妇女》、“学习强国”等合作,联合发起抗疫家书、日记征集活动,3月5日,出版了《抗疫家书》一书。” 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向记者介绍,11月17日,博物馆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晚报和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联合主办的“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家书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书展展示了从数百封家书中精选出的60余封抗疫家书。
张丁从事民间家书抢救工作已经15年。说起馆藏家书,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红色家书传递家国情怀
家书博物馆收藏的家书中,红色家书约占五分之一,展示了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心路历程,传递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在家书博物馆“民国家书”展区,记者看到一封冯庭楷烈士写给他两位哥哥的家书:“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而当这和平建设时期,弟将更努力,为群众服务,为新社会服务,一(以)待更进一步、更彻底的完成民主和平改革的大业,而能得到巩固,那是我的光荣,是父母的光荣,是群众的光荣,也是新社会的光荣。”
张丁介绍:“冯庭楷生于1923年,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9月在山东巨野战役中遭敌机轰炸牺牲,年仅23岁。”这封弥足珍贵的家书,是家里接到冯庭楷从军8年后寄来的第一封信。此前,他曾寄过两封信,可惜家里没有收到。不幸的是,仅仅5个月之后,冯庭楷就牺牲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不惜战死疆场,这就是冯庭楷的初心。”
冯庭楷的侄子冯双平一直保存着叔父的家书,被叔父的革命精神所激励。他历时40余年,广泛查找资料,采访当事人,寻访叔父的革命足迹,探寻叔父的生平事迹。
2005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发起启动“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后,冯双平将叔父的第一封家书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此后,冯双平将其他两封家书送至家书博物馆长期展出。
像这样的红色家书,家书博物馆还有很多,其中既有老一辈革命家陶铸、邓子恢写给战友谭珊英的信,也有革命烈士周平民、刘中新的抗战家书,还有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钟敬之写给弟弟钟敬又的家书。聆听这些红色家书背后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参观者不仅受到感动、震撼,更汲取了奋进的力量。
读懂国富民强的历史密码
“品读这些家书,我们可以触摸到先辈们笔下流出的热血和激情,他们把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置于个人、家庭之上,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节和崇高的牺牲精神;可以感受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是怎样坚守初心使命,实现政治理想的;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密码。”张丁感慨道。
家书博物馆一直承担着红色教育功能。2015年7月,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央新影集团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拍摄制作了六集系列纪录片《红色家书》,该片的家书素材都是家书博物馆从馆藏家书中精选出来的。
来往于上海和北京的书信,记录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对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的思考。革命战争时期,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赶走侵略者,朱锡绍离开年迈的祖母,白乙化投笔从戎,冯庭楷少小离家,他们选择了具有先进革命理论、鲜明抗战救亡立场、纪律严明的中国共产党。
“我看了好几封烈士的家书,他们牺牲的年代不同,但字里行间无一例外地表达了他们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家人的深情眷恋。烈士们牺牲前的绝笔弥足珍贵,诉说了他们的心声,这种心声是极具震撼力的。”一名大学生在观展留言簿上留言。为滋养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不少高校组织学生参观家书博物馆。
“以参观学习中国传统家书展为载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很有意义,通过阅读红色家书,可以直观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与初心。”一名参观家书博物馆的党员说。家书是可触摸的历史、能说话的教材,是活的、行走的家风,因此,参观家书博物馆成为很多党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的选择。
“我比普通民众更深知这次疫情危险,我也怕感染,我也怕让你们今年又得不了孙子了。可武汉离咱们的家乡长沙那么近。‘战火’烧到老家门前,这仗我不打,着实面对不了自己。”
在家书博物馆,记者看到了一本装帧精美的《抗疫家书》。上面的一段文字,就选自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文力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擊战中,医务工作者听党指挥,第一时间奔赴前线,与家人难以相见的他们将浓浓的家国情怀写入一封封家书之中。这些家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动记忆。2020年1月31日开始,我们与《北京晚报》、《中国妇女》、“学习强国”等合作,联合发起抗疫家书、日记征集活动,3月5日,出版了《抗疫家书》一书。” 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向记者介绍,11月17日,博物馆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晚报和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联合主办的“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家书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书展展示了从数百封家书中精选出的60余封抗疫家书。
张丁从事民间家书抢救工作已经15年。说起馆藏家书,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红色家书传递家国情怀
家书博物馆收藏的家书中,红色家书约占五分之一,展示了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心路历程,传递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在家书博物馆“民国家书”展区,记者看到一封冯庭楷烈士写给他两位哥哥的家书:“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而当这和平建设时期,弟将更努力,为群众服务,为新社会服务,一(以)待更进一步、更彻底的完成民主和平改革的大业,而能得到巩固,那是我的光荣,是父母的光荣,是群众的光荣,也是新社会的光荣。”
张丁介绍:“冯庭楷生于1923年,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9月在山东巨野战役中遭敌机轰炸牺牲,年仅23岁。”这封弥足珍贵的家书,是家里接到冯庭楷从军8年后寄来的第一封信。此前,他曾寄过两封信,可惜家里没有收到。不幸的是,仅仅5个月之后,冯庭楷就牺牲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不惜战死疆场,这就是冯庭楷的初心。”
冯庭楷的侄子冯双平一直保存着叔父的家书,被叔父的革命精神所激励。他历时40余年,广泛查找资料,采访当事人,寻访叔父的革命足迹,探寻叔父的生平事迹。
2005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发起启动“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后,冯双平将叔父的第一封家书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此后,冯双平将其他两封家书送至家书博物馆长期展出。
像这样的红色家书,家书博物馆还有很多,其中既有老一辈革命家陶铸、邓子恢写给战友谭珊英的信,也有革命烈士周平民、刘中新的抗战家书,还有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钟敬之写给弟弟钟敬又的家书。聆听这些红色家书背后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参观者不仅受到感动、震撼,更汲取了奋进的力量。
读懂国富民强的历史密码
“品读这些家书,我们可以触摸到先辈们笔下流出的热血和激情,他们把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置于个人、家庭之上,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节和崇高的牺牲精神;可以感受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是怎样坚守初心使命,实现政治理想的;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密码。”张丁感慨道。
家书博物馆一直承担着红色教育功能。2015年7月,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央新影集团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拍摄制作了六集系列纪录片《红色家书》,该片的家书素材都是家书博物馆从馆藏家书中精选出来的。
来往于上海和北京的书信,记录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对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的思考。革命战争时期,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赶走侵略者,朱锡绍离开年迈的祖母,白乙化投笔从戎,冯庭楷少小离家,他们选择了具有先进革命理论、鲜明抗战救亡立场、纪律严明的中国共产党。
“我看了好几封烈士的家书,他们牺牲的年代不同,但字里行间无一例外地表达了他们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家人的深情眷恋。烈士们牺牲前的绝笔弥足珍贵,诉说了他们的心声,这种心声是极具震撼力的。”一名大学生在观展留言簿上留言。为滋养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不少高校组织学生参观家书博物馆。
“以参观学习中国传统家书展为载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很有意义,通过阅读红色家书,可以直观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与初心。”一名参观家书博物馆的党员说。家书是可触摸的历史、能说话的教材,是活的、行走的家风,因此,参观家书博物馆成为很多党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