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去装扮生活应该成为一种观念。
一、教学环境生活化
教学环境生活化即教师设定的教学情境要回归生活、贴近生活。语文教学只有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情境,其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成不变的课桌布局、严肃有余的讲台、沉闷的黑板、不苟言笑的老师、听话乖巧的学生……这就是我们传统的课堂环境。多少年来,传统教育只是强调了学习的任务,却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我们应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相互沟通、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例如,学习“身边的科学”单元,可在教室的一角,开辟贴近语文内容的展览专栏、生物角、科技角,让笨拙的乌龟、可爱的小金鱼、活泼可爱的蝌蚪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让美丽的盆花、种子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让各式的手工作品成为学生的骄傲。这样学生就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生活的情趣中了。
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师,课堂还可以分时间、阶段按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布置,如“春之气息”、“夏日蛙鸣”、“秋果硕硕”、“冬雪飞舞”;又如“科技博览”、“人物专刊”、“发明之路”、“启迪反思”等。在这样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里学习,大家心情舒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必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城区儿童课余生活天地狭窄,活动区域有限,生活积累相对贫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需要主动链接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并进行焊接与拓展。
1.精心观察中认识生活
教材的课文内容许多都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往往又会对语文内容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学会注意生活中的现象,留心观察,认识生活的本真,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以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片段的理解。例如:教学《母鸡》一文,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几方面的特点去观察,从而了解它们的性情、习惯、脾气等。有了这样的观察,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了。
2.实践生活中增长见识
生活是一本活书。在这本活的书里面,珍藏着无穷无尽的,有趣、有味的,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作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应该寻求一切机会,让学生拥有灵敏的眼睛和耳朵、鼻子来看语文、听语文、嗅语文,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拓展学习的空间,在五花八门的教育资源中学习语文。
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之前,布置这样一项作业:到自家楼房前或是博物馆前的围墙下观察爬山虎。孩子们听了,热情很高,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急切地告诉我:“我昨天在小区里也看到了爬山虎。有很大一片呢!”“我也看到了!”有的学生甚至把几条绿色的鲜活的或枯死的枝干捡来,在同学们面前自豪地展示起来,我索性让他们仔细地观察。这样贴近生活的教育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鲜活。
3.感悟生活中体验内涵
语文教学应是简单的传授、告知与赠送,它还是一条连接课堂与生活的纽带,是有效诱发和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的催化剂,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拓展学生学习世界,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
比如我教《桂林山水》,首先谈谈自己前年去海南、桂林旅游的过程及感受,唤起学生对曾游览过的风景点的回忆;在学完课文后,学生纷纷把自己游览过的美景描述出来。口头描述之后,我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游览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的游记、一篇篇绝妙的美文,自然水到渠成了。
4.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
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教师如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就体现了学习的意义。
语文单元练习中“寻物启事”、“招领启事”、“通知”等都是极有实践作用的。那天,一个学生在校门外拾到一串钥匙,将它交给了我。我自然地想到了教材中的《招领启事》,于是决定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写“招领启事”。我问学生:“怎么使这串钥匙回到它主人的怀抱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写作的欲望已经有了;接下来就开始教学“招领启事”的写法。这时的学生完全是出于为了帮助捡到东西的同学的忙,所以学得都很投入,写得都很认真,完全没有枯燥的学习的感觉。写完后,我们选择好的作品张贴于校门外。过了几天,钥匙的主人还真的找到了,这给了学生莫大的鼓励。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1.重设场景,复现生活
语文学科的复述环节很常见,但即使是指名当堂说、自己练说、同学间互说等,也都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它的教学组织形式总显得比较单调,学生的热情易消退,不符合儿童乐于游戏的天性。此时,如果教师多些创意,稍做调整,教学的效果必会迥然不同。如采用“我当小导游”、“我是新闻发布人”的方式,“说”者因为有了假定的情境、忠实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说兴更浓,很自然地用上了符合特征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也进入状态,一改沉默静听的僵化形象,回归生活的真实,边听边做出反应:提问、猜测、反驳、赞同……将原本生硬死板的复述演绎成平等、交流、活泼、开放、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
2.扮演角色,演绎生活
语文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作者思想的载体,以语言文字为平台,记录着生活的信息、情绪的变化。学语文就是要学生在思想上把语言文字演变成自己的主观感受。新课程就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把别人的文字当作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助情感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进一步达到吸收精华、获取感悟、反馈信息的目的。如把情节性强的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组团演一演;辩论性强的文章放手让学生理论一番,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真真切切的生活,打开生活的大门,学生就能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巨人的花园》有这么一个片段:“孩子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了美丽的桃花。”教学中,我们可抓住“眼神”,用语言表述进行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可请两位学生来表演孩子和巨人。“伯伯,您的脸色很不好。您一定感到孤独、荒凉吧?伯伯,花园是您的,但您这样固执地把自己锁在里面,把我们赶出去,一定不是您愿意的。伯伯,打开花园吧!春天就在您的身边。”已经入境的学生很自然地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巨人的脸。“巨人”恍然悔悟:“我真糊涂啊,是我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赶出了孩子们,也一次次地赶走了美丽的春天。”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主人,他们在自己创设的情境里,深刻地领悟到了宽容、善良,共享快乐幸福是大家都想拥有的品德。有了这样的体验,教师不必再做烦琐的分析,学生已经意会,无需言传,学生已轻松地理解课文内容了。
3.开展实践,贴近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避免“教师一言堂”的固有模式。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与家乡、地区相关的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活动为主,如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识字课本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会碰到各种食品、饮料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纸等,让他们搜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非常精美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分类、编排版面,正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种实践,其价值远远超过了识字本身。而中高年级,则以社会性综合实践为主,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桂林山水》后,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家乡,也有着让我们自豪的景点和特产。比如,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我是诸暨“形象代言人”。搜集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大人和书本、网络学习,获取更多关于家乡的人文、历史知识,通过有声有色的介绍,把家乡的珍珠、袜子、五金等名优特产推广。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获得了语文学科的知识,发挥了语文教学促进其他活动的综合效益,同时还获得了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和实践能力。
4.利用资源,丰富生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习惯”。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文件、重大事件都能成为一种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努力利用、开发好这些信息资源,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找到有用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想象、去思考、去创造。如学习《太阳》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太阳系、宇宙与人、太阳的作用等丰富的文字资料、图片、模型等,学生经过筛选,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我所用,进行学习。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充分获得信息,形成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养,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生活是块五彩石,也是个万花筒。学语文是为了让这万花筒更异彩纷呈,生活则让语文更感性,更有人情味。生活与语文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自然衔接,让语文和生活双赢。
一、教学环境生活化
教学环境生活化即教师设定的教学情境要回归生活、贴近生活。语文教学只有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情境,其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成不变的课桌布局、严肃有余的讲台、沉闷的黑板、不苟言笑的老师、听话乖巧的学生……这就是我们传统的课堂环境。多少年来,传统教育只是强调了学习的任务,却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我们应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相互沟通、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例如,学习“身边的科学”单元,可在教室的一角,开辟贴近语文内容的展览专栏、生物角、科技角,让笨拙的乌龟、可爱的小金鱼、活泼可爱的蝌蚪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让美丽的盆花、种子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让各式的手工作品成为学生的骄傲。这样学生就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生活的情趣中了。
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师,课堂还可以分时间、阶段按不同的主题、内容进行布置,如“春之气息”、“夏日蛙鸣”、“秋果硕硕”、“冬雪飞舞”;又如“科技博览”、“人物专刊”、“发明之路”、“启迪反思”等。在这样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里学习,大家心情舒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必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城区儿童课余生活天地狭窄,活动区域有限,生活积累相对贫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需要主动链接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并进行焊接与拓展。
1.精心观察中认识生活
教材的课文内容许多都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往往又会对语文内容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学会注意生活中的现象,留心观察,认识生活的本真,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以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片段的理解。例如:教学《母鸡》一文,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几方面的特点去观察,从而了解它们的性情、习惯、脾气等。有了这样的观察,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了。
2.实践生活中增长见识
生活是一本活书。在这本活的书里面,珍藏着无穷无尽的,有趣、有味的,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作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应该寻求一切机会,让学生拥有灵敏的眼睛和耳朵、鼻子来看语文、听语文、嗅语文,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拓展学习的空间,在五花八门的教育资源中学习语文。
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之前,布置这样一项作业:到自家楼房前或是博物馆前的围墙下观察爬山虎。孩子们听了,热情很高,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急切地告诉我:“我昨天在小区里也看到了爬山虎。有很大一片呢!”“我也看到了!”有的学生甚至把几条绿色的鲜活的或枯死的枝干捡来,在同学们面前自豪地展示起来,我索性让他们仔细地观察。这样贴近生活的教育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鲜活。
3.感悟生活中体验内涵
语文教学应是简单的传授、告知与赠送,它还是一条连接课堂与生活的纽带,是有效诱发和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的催化剂,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拓展学生学习世界,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
比如我教《桂林山水》,首先谈谈自己前年去海南、桂林旅游的过程及感受,唤起学生对曾游览过的风景点的回忆;在学完课文后,学生纷纷把自己游览过的美景描述出来。口头描述之后,我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游览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的游记、一篇篇绝妙的美文,自然水到渠成了。
4.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
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教师如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就体现了学习的意义。
语文单元练习中“寻物启事”、“招领启事”、“通知”等都是极有实践作用的。那天,一个学生在校门外拾到一串钥匙,将它交给了我。我自然地想到了教材中的《招领启事》,于是决定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写“招领启事”。我问学生:“怎么使这串钥匙回到它主人的怀抱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写作的欲望已经有了;接下来就开始教学“招领启事”的写法。这时的学生完全是出于为了帮助捡到东西的同学的忙,所以学得都很投入,写得都很认真,完全没有枯燥的学习的感觉。写完后,我们选择好的作品张贴于校门外。过了几天,钥匙的主人还真的找到了,这给了学生莫大的鼓励。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1.重设场景,复现生活
语文学科的复述环节很常见,但即使是指名当堂说、自己练说、同学间互说等,也都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它的教学组织形式总显得比较单调,学生的热情易消退,不符合儿童乐于游戏的天性。此时,如果教师多些创意,稍做调整,教学的效果必会迥然不同。如采用“我当小导游”、“我是新闻发布人”的方式,“说”者因为有了假定的情境、忠实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说兴更浓,很自然地用上了符合特征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也进入状态,一改沉默静听的僵化形象,回归生活的真实,边听边做出反应:提问、猜测、反驳、赞同……将原本生硬死板的复述演绎成平等、交流、活泼、开放、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
2.扮演角色,演绎生活
语文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作者思想的载体,以语言文字为平台,记录着生活的信息、情绪的变化。学语文就是要学生在思想上把语言文字演变成自己的主观感受。新课程就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把别人的文字当作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助情感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进一步达到吸收精华、获取感悟、反馈信息的目的。如把情节性强的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组团演一演;辩论性强的文章放手让学生理论一番,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真真切切的生活,打开生活的大门,学生就能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巨人的花园》有这么一个片段:“孩子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了美丽的桃花。”教学中,我们可抓住“眼神”,用语言表述进行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深刻理解。可请两位学生来表演孩子和巨人。“伯伯,您的脸色很不好。您一定感到孤独、荒凉吧?伯伯,花园是您的,但您这样固执地把自己锁在里面,把我们赶出去,一定不是您愿意的。伯伯,打开花园吧!春天就在您的身边。”已经入境的学生很自然地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巨人的脸。“巨人”恍然悔悟:“我真糊涂啊,是我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赶出了孩子们,也一次次地赶走了美丽的春天。”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主人,他们在自己创设的情境里,深刻地领悟到了宽容、善良,共享快乐幸福是大家都想拥有的品德。有了这样的体验,教师不必再做烦琐的分析,学生已经意会,无需言传,学生已轻松地理解课文内容了。
3.开展实践,贴近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避免“教师一言堂”的固有模式。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与家乡、地区相关的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活动为主,如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识字课本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会碰到各种食品、饮料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纸等,让他们搜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非常精美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分类、编排版面,正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种实践,其价值远远超过了识字本身。而中高年级,则以社会性综合实践为主,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桂林山水》后,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家乡,也有着让我们自豪的景点和特产。比如,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我是诸暨“形象代言人”。搜集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大人和书本、网络学习,获取更多关于家乡的人文、历史知识,通过有声有色的介绍,把家乡的珍珠、袜子、五金等名优特产推广。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获得了语文学科的知识,发挥了语文教学促进其他活动的综合效益,同时还获得了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和实践能力。
4.利用资源,丰富生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习惯”。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文件、重大事件都能成为一种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努力利用、开发好这些信息资源,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找到有用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想象、去思考、去创造。如学习《太阳》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太阳系、宇宙与人、太阳的作用等丰富的文字资料、图片、模型等,学生经过筛选,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我所用,进行学习。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充分获得信息,形成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养,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生活是块五彩石,也是个万花筒。学语文是为了让这万花筒更异彩纷呈,生活则让语文更感性,更有人情味。生活与语文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自然衔接,让语文和生活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