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地震回顾与思考

来源 :防灾减灾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b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1 1月29日12时10分,辽宁省鞍山市岫岩一海城交界地区(40°32′N,123°02′E)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极震区烈度Ⅶ度。由于在震前作出了准确的临震预报,各级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使此次地震成为继1975年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后的又一起典型成功预报案例。在通过回顾1999年岫岩5.4级地震成功预报过程,总结此次地震预报成功的经验,并作出理性评判,结合新时代下防震减灾新局面,展开深入思考。
其他文献
针对银川地电台查漏电工作中现有断线器装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所做的改造实验。实验根据银川地电台观测点实际线路布设,利用继电器的开、合原理为设计思路。通过实际试验用继电
基于形变、流体、电磁学科等宏、微观资料为基础的会商业务流程,利用Datist数据专家与Oracle关系型数据库,使用SQL及MATLAB等语言,开展地震分析会商技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实现了在云环境下前兆数据自动化处理与产品信息推送,有效服务了日常震情跟踪和会商。
介绍了黑龙江省地震台网虚拟化平台与存储系统的特点和部署应用方式,将虚拟化平台与存储系统相结合,实现服务器资源灵活分配的同时,强化数据的安全性,为地震台网的各项业务提
通过系统研究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震群活动,按照《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选择震群原则筛选了1970年以来华北地区强震发生前的震群,利用MAPSIS软件判定震群性质。初
通过对辽宁地区的流动重力监测网变迁的总结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客观地阐述了辽宁地区重力监测网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震后烈度速报是应急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场地条件是影响烈度速报结果的重要因素。根据高程、坡度、剪切波速及土层放大因子系数之间的关联特征,计算得到场地校正后的地震烈度分
介绍了山东省地磁FHD观测的基本情况,选取各台2011-2015年的观测数据,从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仪器背景噪声,相对差值,数据变化形态及主要干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
介绍了沈阳金融中心超高层写字楼项目如何确定不同阻尼比的长周期设计地震动反应谱,从而避免在周期10s前出现反超现象。反应谱参数确定的原则是新设计反应谱外包或略高于原规
利用地磁极值比及地磁低点位移综合研究分析松原M4.9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利用地磁极值比与地磁低点位移各自独特预报优势综合判断的方法能够提高预报地震三要素的准确率。
对GMT绘图软件和辽宁地形地貌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利用GMT软件绘制了辽宁省二维和三维地形图,给出详细的绘制流程和相关命令的解释。通过对比ArcGIS软件绘制的二维专题图,表明GMT软件更好地凸显地形图的山体阴影效果,为后续GMT在此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