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代,她是“修正主义黑苗子”。当时是湖南花鼓戏剧院演员的李谷一唱《补锅》出了名,也因为这个,被下放到偏远瑶寨,成了靠工分吃饭的农民。
1980年代初,她是“黄色歌女”。一曲《乡恋》让李谷一成为众矢之的,经历数年口诛笔伐。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曾经回忆“李谷一唱了《乡恋》,被点名批评。团中央搞了个‘15首歌’评选,《乡恋>得了15万张票。有人说,这15万张都是流氓投票,这是流氓喜欢的歌。
但是,在那个年代,李谷一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演唱的姿态,不管非议,莫论阶层。
一曲《乡恋》让她成了“黄色歌女”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李谷一的这首气声唱法处女作《乡恋》,在1980年风靡大江南北。
然而,谁会想到,歌唱者却为此经受了暴风骤雨般的批判。
李谷一回忆说”中央有个战地工厂在中科院做报告说台湾有个邓丽君,大陆有个“李丽君。”一夜之间,李谷一就成了“黄色歌女”,歌曲磁带被封杀。
“说什么靡靡之音、黄色之音,亡国之音、亡党之音——太过分了!当时我想,这么大的共产党,怎么可能让我首歌就给唱垮了呢?”一切始料未及,李谷一委屈得无以复加。“想想唱过的歌,都是歌唱祖国歌唱解放军的,《乡恋》也是思乡曲,一首爱情歌曲都没有。我觉得我是最革命的。
当时《中华读书报》上有这样一段评论:“严格地说,20世纪80年代初,李谷一,朱逢博、苏小明和程琳都承担着社会批评。虽然邓丽君、刘文正等人的歌曲正在席卷内地,但流行歌曲仍然不是社会音乐文化的主流。当时最走红的词曲作家是王酩王立平谷建芬、张丕基等人,音乐上更多的还是对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期抒情群众歌曲传统的继续和拓展,虽然歌词上增强了抒情性,但手法上基本也还是延续了从田汉到乔羽的传统,歌颂祖国民族、时代和劳动的题材占了极大部分。”
批判归批判《乡恋》还得唱。“为什么?群众点名要唱!
在上海和南京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起立鼓掌,在上海体育馆,李谷绕场几周致谢:连续一年多,她每天能收到歌迷来信一百多封。当得知月薪43元的她没钱买磁带学习,战士、学生,就连四五岁的孩子都寄钱给她,有五元的,也有几分的。李谷一感叹:“80年代的人太不样了,充满亲情,无私,没有利益争夺。
直到1983年中央电视台直播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观众热线高密度点播禁曲《乡恋》,广播电视系统的领导只得冒着风险,咬牙同意李谷一在全国人民面前演唱这首“黄色歌曲”。
“当时设置了观众点歌这个环节。那可是真点播啊电话一直都是通的。结果导演一收集信息,发现大多数都是要点《乡恋》。当时我一点没准备,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还能在全国观众面前唱这首歌。从那个时候起,歌坛的春天就到了。”
《乡恋》终于得以“正名”,被喻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评论界认为,其演唱风格和技巧,对我国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开创了一代歌风。
李谷一就是一个标杆
在中国内地流行乐坛上,李谷一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第一人,她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声音概念,她就是个标杆。她的《乡恋》,无论在作曲手法上,还是表演形式上,都代表着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次。她以其大胆个性和独特唱风,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娱乐环境中的焦点。
1980年代初,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和北京百花音响器材厂相继开始生产盒式录音带现代意义上的内地音像事业从此起步。彼时,盒带的售价是5.5元,而绝大多数的工人和职员的月薪为30~50元。
李谷一也常到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去录制卡带,一首歌的版权为560元,一次性算清,之后具体翻制多少,她没有概念。她先后录制个人专辑十余版,销量曾居全国榜首。
磁带虽然热销,但在当时,录音制品的传播能量还远远比不上影视媒介。人们坐在新买进家的电视机前,听着李谷的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知音》……有的人甚至为了听李谷一的歌,把电影看了9遍。
不仅如此,李谷的“风光”可谓是前无古人:第一次出访见到了美国卡特总统:第一个代表中国到法国演出的女演员,几乎在所有的中央领导面前引吭高歌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轻音乐乐团……
多年来,李谷始终以一个湖南女人性格倔强心直口快、敢作敢当的姿态,书写着中国音乐史上属于自己的那一笔,她引领出1980年代中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兴盛,她站在两种观念的风口浪尖从不言退。无论是给什么人演出,李谷一都心存感激一视同仁。每次演出前,她都认真准备演出服装细致地化好妆,再登台演唱。她快言快语爱憎分明。
她这样评价自己“台上台下我是两个性格,在台上我比较抒情,比较甜美,而在台下我就比较现实,泼辣。台上李谷一,台下李谷二。
1980年代初,她是“黄色歌女”。一曲《乡恋》让李谷一成为众矢之的,经历数年口诛笔伐。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曾经回忆“李谷一唱了《乡恋》,被点名批评。团中央搞了个‘15首歌’评选,《乡恋>得了15万张票。有人说,这15万张都是流氓投票,这是流氓喜欢的歌。
但是,在那个年代,李谷一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演唱的姿态,不管非议,莫论阶层。
一曲《乡恋》让她成了“黄色歌女”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李谷一的这首气声唱法处女作《乡恋》,在1980年风靡大江南北。
然而,谁会想到,歌唱者却为此经受了暴风骤雨般的批判。
李谷一回忆说”中央有个战地工厂在中科院做报告说台湾有个邓丽君,大陆有个“李丽君。”一夜之间,李谷一就成了“黄色歌女”,歌曲磁带被封杀。
“说什么靡靡之音、黄色之音,亡国之音、亡党之音——太过分了!当时我想,这么大的共产党,怎么可能让我首歌就给唱垮了呢?”一切始料未及,李谷一委屈得无以复加。“想想唱过的歌,都是歌唱祖国歌唱解放军的,《乡恋》也是思乡曲,一首爱情歌曲都没有。我觉得我是最革命的。
当时《中华读书报》上有这样一段评论:“严格地说,20世纪80年代初,李谷一,朱逢博、苏小明和程琳都承担着社会批评。虽然邓丽君、刘文正等人的歌曲正在席卷内地,但流行歌曲仍然不是社会音乐文化的主流。当时最走红的词曲作家是王酩王立平谷建芬、张丕基等人,音乐上更多的还是对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期抒情群众歌曲传统的继续和拓展,虽然歌词上增强了抒情性,但手法上基本也还是延续了从田汉到乔羽的传统,歌颂祖国民族、时代和劳动的题材占了极大部分。”
批判归批判《乡恋》还得唱。“为什么?群众点名要唱!
在上海和南京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起立鼓掌,在上海体育馆,李谷绕场几周致谢:连续一年多,她每天能收到歌迷来信一百多封。当得知月薪43元的她没钱买磁带学习,战士、学生,就连四五岁的孩子都寄钱给她,有五元的,也有几分的。李谷一感叹:“80年代的人太不样了,充满亲情,无私,没有利益争夺。
直到1983年中央电视台直播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观众热线高密度点播禁曲《乡恋》,广播电视系统的领导只得冒着风险,咬牙同意李谷一在全国人民面前演唱这首“黄色歌曲”。
“当时设置了观众点歌这个环节。那可是真点播啊电话一直都是通的。结果导演一收集信息,发现大多数都是要点《乡恋》。当时我一点没准备,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还能在全国观众面前唱这首歌。从那个时候起,歌坛的春天就到了。”
《乡恋》终于得以“正名”,被喻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评论界认为,其演唱风格和技巧,对我国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开创了一代歌风。
李谷一就是一个标杆
在中国内地流行乐坛上,李谷一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第一人,她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声音概念,她就是个标杆。她的《乡恋》,无论在作曲手法上,还是表演形式上,都代表着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次。她以其大胆个性和独特唱风,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娱乐环境中的焦点。
1980年代初,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 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和北京百花音响器材厂相继开始生产盒式录音带现代意义上的内地音像事业从此起步。彼时,盒带的售价是5.5元,而绝大多数的工人和职员的月薪为30~50元。
李谷一也常到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去录制卡带,一首歌的版权为560元,一次性算清,之后具体翻制多少,她没有概念。她先后录制个人专辑十余版,销量曾居全国榜首。
磁带虽然热销,但在当时,录音制品的传播能量还远远比不上影视媒介。人们坐在新买进家的电视机前,听着李谷的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知音》……有的人甚至为了听李谷一的歌,把电影看了9遍。
不仅如此,李谷的“风光”可谓是前无古人:第一次出访见到了美国卡特总统:第一个代表中国到法国演出的女演员,几乎在所有的中央领导面前引吭高歌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轻音乐乐团……
多年来,李谷始终以一个湖南女人性格倔强心直口快、敢作敢当的姿态,书写着中国音乐史上属于自己的那一笔,她引领出1980年代中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兴盛,她站在两种观念的风口浪尖从不言退。无论是给什么人演出,李谷一都心存感激一视同仁。每次演出前,她都认真准备演出服装细致地化好妆,再登台演唱。她快言快语爱憎分明。
她这样评价自己“台上台下我是两个性格,在台上我比较抒情,比较甜美,而在台下我就比较现实,泼辣。台上李谷一,台下李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