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工程师在“潜规则”中沉没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GUO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江区交通局原正处级调研员、中国交通领域百名优秀工程师肖永平,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140765元。3月12日,他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现在的风气就是这样,不收,别人还说这说那。”在法庭上,肖永平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就是这条所谓的“潜规则”,让他一步步陷入犯罪的泥沼。
  
  全国优秀工程师的蜕变
  
  现年55岁的肖永平出身农家,1971年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技术人才奇缺的原黔江县(现黔江区)交通局工作。
  肖永平到交通局后,服从安排,到一个偏远地方当了一名道班工人。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黔江区交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高级工程师。
  其间,肖永平主建和负责过多项市、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都顺利地通过了主管部门验收,有的工程还被评为优良工程。他以过硬的成绩,进入了中国交通领域百名优秀工程师的光荣榜。
  2000年12月至2004年2月,肖永平任黔江区交通局副局长,并于2001年起兼任黔(江)彭(水)二级公路黔江段改建工程指挥部指挥长。
  在黔彭二级公路黔江段改建期间,肖永平组织得力,工程不但如期完工,还被主管部门评为优质工程。然而,在建设该工程时,肖永平经不住金钱的引诱,慢慢地倒下了。
  2001年10月,中铁某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在修建黔彭公路工程AI合同段工程时,为得到肖永平在施工中及工程划拨款上的关照,该工程处副总经理田某将1万美元送到了肖家。当时,肖永平的心理防线还比较牢固。他说:“工程依法承包、承建,钱我千万不能收。”田某非常难堪地走了。可是,几天后,承建方又不断地找他,他心里非常矛盾。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心里想:不收的话,别人还说这说那。最终他出于“照顾面子”,先将钱收下来,并告诉对方,他要将钱如数归还。然而,承建方为了达到目的,信誓旦旦地多次在他面前保证不会出问题。由此,他心中的思想道德防线开始放松。
  此后,“不收,别人还说这说那”这条“潜规则”在肖永平心中扎下了根,成了他受贿的理由。于是,在其后有关承建方的7次行贿中,他均心安理得地将钱收下。
  2003年6月,肖永平在重庆主城区购买了一处住宅,某建筑集团副总经理窦某为其缴纳了购房定金1万元。装修时,肖永平再次接受窦某送的2万元。次年春节前夕,窦某又以拜年的名义,向肖永平行贿3万元。
  承建黔彭公路工程D合同段的重庆市某市政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邓某,为得到肖永平的关照,以拜年的名义,分别在2001年、2002年、2003年春节前送给他2000元,共计6000元,肖永平均当场收受;而后,肖永平在主城区所购房屋装修完工后,又收受邓某2000元。
  2003年9月,肖永平因被他人举报案发。
  
  个人操守不敌“潜规则”
  
  肖永平多次对办案人员说,他在交通战线上工作30余年,论待遇,不比同级部门低;论职级,他由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副局长并破格提升为正处级领导干部,不比同行和同事弱。现实的正当收入及其家庭条件(家人都有可靠经济来源),他完全可以宽裕地生活。因此,导致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经济因素是次要的,“不收,别人还说这说那”这条“潜规则”,成为他犯罪的主要原因。
  站在犯罪的边缘,肖永平的内心曾经历了痛苦的挣扎。
  在他收受现金还未被组织发现时,他欲将全部现金退还给承建方,甚至想过如数上交组织。但基于爱面子、服从于“潜规则”,他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
  “礼尚往来、互利互惠、投桃报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有钱能使鬼推磨、朝中有人好办事、三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这都是“潜规则”不自觉的延伸。虽然肖永平认为,即使收了承建方的钱,但自己并未给其特殊好处,只是比别人稍微关照一点而已,而且在工程质量上,自己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因此虽然接受了贿赂,但并没有给工作造成任何危害,这样一想,他就渐渐心安理得了。其实,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潜规则”布下的罗网。
  服从于“潜规则”,使肖永平几十年如一日筑起的思想道德防线在一时之间崩溃。他在一份悔罪材料中说:“我1971年参加工作,1983年入党,受党和政府多年培养,如今晚节不保,知法犯法,导致自己走上犯罪道路。我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几十年如一日的思想防线一时松懈。现在,悔恨两字已无法形容我的心情……忠,对不起党和人民;孝,对不起85岁的老母;情,对不起妻子、儿女、亲人;义,对不起同事、朋友……”他说,当自己明白这一切时,已经晚了!
  
  警惕官场“潜规则”
  
  肖永平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党的领导干部,手握大权,本应在退居二线后安享晚年,如今却沦为阶下囚。优秀工程师肖永平走到今天的地步,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官场一系列“潜规则”的反思。
  官场“潜规则”能让作用的双方获得利益,所以,它有着广泛的生存土壤。尽管提起“潜规则”人人恨得咬牙切齿,但遇事人人又都意欲在“潜规则”上打主意,试图通过旁门左道从“潜规则”里捞好处。正如向肖永平行贿的邓某在证词中说:“拜年只是一个借口,主要是为了融洽一下关系,在工程质量检查和工程款的划拨上给我们单位以关照,所以我只是在做工程那两年和划工程款一年去给肖永平拜年,之前之后都没去。”
  官场一系列“潜规则”助长了腐败的滋生,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潜规则”一旦盛行,将使人们失去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显规则”的信任和敬畏。尤其是当“潜规则”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泛规则”时,漠视“显规则”、践踏“显规则”将成为一种可怕的常态,使腐败在这样的环境下疯狂地生长。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同样也是“潜规则”的天敌,肖永平案进一步说明: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建立健全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预防腐败工作机制,打破“潜规则”,使腐败无处滋生、无时滋生,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当务之急。
  (图:江文炳)
其他文献
郁红阳2001-2002年,外交部亚非司參赞;2002-2003年,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研究所进修;2003-2006年,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2006-2007年,外交部亚非司参赞;2007-2008年,外交部亚非司副司长;2008-2011年,中国驻约旦哈希姆王国特命全权大使;2011-2014年,中国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2014-2018年,中国驻土耳其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
普京总统曾表示,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之一,对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民而言是真正的悲剧,许多人失去信仰和追求。  对于上世纪苏联解体这一历史现象,各方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惋惜哀叹,有人迷惑不解。至于剖析苏联大厦轰然倒塌的原因,更是众说纷纭。  从表象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但纵观其历史,却似是某种必然的结果。应该说,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大体上是清楚的,可能由于意识
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展览馆,村镇的街道、场馆、田野都是展示的舞台。  搭乘新干线最快只需2小时,就能从东京的繁华抵达一片隐秘后花园,群山环绕,空气清新,尽享温泉、滑雪、名米、美酒之惠。这里,就是新潟。位于本州中北部,濒临日本海域,三面环山。春夏气候宜人,降水量适中;冬季山区的大量降雪,亦能转化为充沛水源。境内河川众多,包括日本第一长的信浓川。河流孕育了广阔肥沃的平原,为稻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再度添加了筹
我的丈夫李元胜是《重庆日报》副刊部主任,我是《重庆商报》下属《经营商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今年9月开学,我们的儿子就上高中了。  我们家被评为重庆市学习型家庭后,又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家庭,这是前两年的事。我们好像没什么惊喜,因为学习对于我们一家来说,就像吃饭穿衣睡觉一样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细节,我们从中获取营养,快乐而充实。  每天晚上,我们家的三台电脑几乎同时开着,屏幕上的亮光一闪一闪地,
中心小岛上立石灯笼,小石板拱桥相缀,沿水岸边用鹅卵石铺成洲浜,这一景称为天桥立。  苔藓,水湾,苍翠的松树,一提到日本历史上的园林,这些景象会首先浮现在眼前,日本园林带着特有的静谧,姿态和优雅,这正是西方园林缺乏的特征。有些日本园林追求永恒的感觉,而有些则专门设计为了让人穿过,这就是江户时代的回游式庭园。在这种庭园里,整个庭院从不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伴随观者左右的是一系列或近或远的人造景观。也许现存
21世纪是知识时代,学习的重要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但是,人们对学习的认识仍有不少误区,陈旧落伍甚至错误的观念,影响着人们学习的成效。    不合时宜的学习观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次性的、一劳永逸的学习观。  传统的学习观念认为,学习是一次性完成的,年轻的时候接受教育,为成年后的社会生活作准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做父母的下班后一边打麻将一边告诫子女要抓紧时间学习,有的人则经常
薰衣草被大量种植,它的香味也非常独特,被用来提炼香草精油。  用于制成香水的精油、精华、净油、浸膏等香料可从植物的不同部位提取,这些部位可以是花、芽、果、叶、树皮、树干、树脂、种子、根茎和地衣。目前,除了蜂蜡净油之外,人类已经用化学合成物取代了各种天然动物原料,但它们的名字里仍保留了“天然来源”,如灵猫香(麝猫)、海狸香(河狸)和麝香(鹿)。还有一类“分离物”,严格来说它不是直接萃取自植物的天然产
據说,某支爱斯基摩人有这样的习俗:谁要是生气,就让他带一根树枝到雪地上走,以消解怒气。一直走到心灵获得平静,然后在原地插上树枝——以见证愤怒的力度和长度。作为追寻自我、面对世界的方式,让我们跟随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朱效民老师,踏上这趟由“专业化”到“日常化”并略带“诗意”的徒步之旅吧。
韩寒在《后会无期》里曾说过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生活中,我们都听过很多道理,比如,不吼不叫才能培養出好性格的孩子,可是你能做到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对孩子发火吗?再比如,我们是手机的主人,不该被手机左右,但有时你竟不自知地刷了一晚上的短视频……  于是,我们常常不解和抱怨: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甚至我都能给别人讲,可我就是做不到啊。为什么懂得道理但做不到?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怪圈
产品名:U盘名片盒  标签:花梨木、名片盒、U盘  亮点:匠艺为商务人士量身打造的U盘名片盒,名片盒可容纳15张以上名片,内部装有金属弹片用以固定名片,保证了只有一张名片也不会掉落,轻松满足日常便携使用的需求,同时,背后的U型槽设计也可以方便取出名片。与之相得益彰的U盘则用一整块紫檀木制作。U盘与名片盒采用磁铁固定,触感体验良好,平时也可贴在鐵质物上。窗棂U盘名片盒上下窗棂造型相对,另外还有衣夹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