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并非完美之作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han_r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武术与截拳道
  
  问:您有多年的传统武术习练背景,又对截拳道有深入的研究,能否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传统武术(内家与外家)与截拳道的区别与联系?
  答:这个问题是很难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的。截拳道源于传统武术,又有别于传统武术。它吸收了许多传统武学的理念和技法,同时强调简单、直接,从而形成了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一种技击术。李小龙学过很多拳,如咏眷、太极、螳螂、戳脚,少林、洪拳等等,在其技法中都可以看到各种传统拳法的影子。在其武道哲学思想上基本是以尔方文化儒,释、道思想为根基的,从截拳道的标志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出,东方的哲学理念一直贯穿于截拳道思想和拳理体系。
  与此同时,李小龙又受到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冲破了传统观念中的种种桎梏,使他的思想异常开放,反对各种僵化一成不变的模式-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在截拳道的技术体系中;吸取了西洋拳击、古剑、法国腿击术(同样源于中国武术)以及柔术等世界各地的各种搏击术的优点和理念。
  问: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传统武术与截拳道是各有所长,也各有其局限的,您能否具体谈谈您的看法?
  答:李小龙在描述截拳道技术体系和动作要领时,对传统武术作了计多的批判。我从多年从事传统武术研究和实践的观点来看,李小龙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且与传统武术中的经典理论。观念都是一致的,例如技击中的中线原理等等。李小龙在技出法中所批判的各种错误动作和姿势,恰恰是真正掌握传统武术精髓要领者所反对的,或者说是个懂技击的武术套路里的姿势。也就是说李小龙的技击理念与传统武术技击理念基本上是一致的。
  
  对截拳道的认真审视
  
  问:有人认为李小龙英年早逝,在某种程度上和截拳道训练体系的不完善有关,你对此如何看待?
  答:客观来说,截拳道也并非是一个完美的体系,但我们不能因为李小龙的英年早逝就指责截拳道不科学。竞技与养生,训练中的科学与得法与否,一直是人们在传播推广中不断探讨的课题,可以说李小龙为截拳道打造了一个很好的理念和开放性子台,为每个修炼截拳道者创造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因此,每个修炼者都会因其技术基础、综合素质、悟性和阅历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同时,在内部也引起了许多观念理解上的很人差异和派别之争,例如所谓“原始派”和“概念派”之争。两者在观念上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只不过是出发点与丛础不同而已。
  作为当代截拳道的修炼者和传播者来说,不仅是要学习掌握截拳道的技术和动作,更重要的还是应当认真研习和感悟李小龙在截拳道中提出的新的武道思想和哲学理念,使之运用于自身的修炼中去。这可能是李小龙对当代武术发展的最大贡献与核心内容。也是截拳道发展中最为重要和最有意义的部分。
  问:学习李小龙,并不是说李小龙非常完美,系神一般,相反,认识到李小龙的不足,才更有利于我们科学地借鉴和学习,您认为李小龙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值得后学者警惕的?
  答:诚然,李小龙创造了奇迹和辉煌,但他也并非完人,更不是神:如果说从武术应讲“三术”——“技术、医术、艺术”的角度来看,截拳道只是从现代和世界的角度展现了传统武术精华中的冰山一角,截拳道本身还有待于一代代人不断地去完善提高,但是更重要的是,李小龙截拳道的成功,给每一位传播传统武术的人一种震撼和启迪。从中去探索传统武术的发展之路:武技“好”与“不好”,往往闽人而异,武学则要求具有普遍的意义:关于截拳道中所欠缺的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在传播活动中去做具体的探讨、研究和分析。
  问:我个人始终认为,李小龙的成功不只是技术上的成功,不只是武术范畴内的成功,而是一种人生道路的成功,他的成功模式是可以超越武术这一范畴,在各行各业都可以借鉴和复制的。您对李小龙本人的总体评价是怎样的?
  答:关于对李小龙及其截拳道的评价问题,国际上与国内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虽然伞小龙离上已经33年了,但是他在世界上的影响与热潮依然如故。
  李小龙在其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武术生涯中能从如此庞杂的各门各派武术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到三十岁就创建了截拳道这样一个拳术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武学思想和理念,并在付诸实施中形成如此之影响,足见其在武学方面的慧根和天才,不能不说,李小龙是一位杰出的武学天才,这不仅与他拥有传统武术的基础有关,同时也得益于他独到的武坛经历、大学从事哲学专业的学习,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化的视野。
其他文献
珍本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
期刊
编译/李海蓝  目前,令人担忧的是,李小龙截拳道的封缠手法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现在,只有李小龙真正的弟子们向学员传授着这些技法,而其他大部分人在逐渐地忽略它。  有人认为封缠手法在实战中不适用。很少能看到在真正的街头打斗或无限制对抗中有人使用封缠手法。而有些教练不传授此法则是因为其自身就不会、没有学习过此攻击法,不了解其重要性与价值,而不再向学员教授它,只是传授其它格斗技法。如此传习下去,真正了
期刊
人们为了防卫自己,乃将无限的灵活变化转变成僵化的、限定住的传统形式。欲解截拳道,一个必须能舍弃一切理想、形式与派别;甚而也犹需抛却何者是何者不是所谓的截拳道之理念。  能清晰精纯地洞悉情势确属不易——人的心灵是复杂难解的。技巧的学习容易,对于各人独特的风格与个性的培养则否。  截拳道是无任何形式的,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因其是无派无别,亦可适合任何派别。截拳道能运用各门各法,不为任何限制所限,它兽用
期刊
编译/史旭光 叶寒菲  编译者:这是李小龙嫡传弟子黄锦铭(Ted Wong)师傅在1999年4月25日接受美国一家格斗杂志记者Paul Borrett采访寸的内容精选。  将此文翻译过来主要是想通过黄锦铭师傅的经历来告诉大家一个截拳道练习者所应持的正确态度——WALK ON(不断进取的精神)。实际上,黄锦铭师傅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刻苦练习了,因为他已经在截拳道界以及格斗界得到了认可,但他依旧那样,我想
期刊
编译/李海蓝  不少人认为,是李小龙令咏春拳饮誉国际。然而,真正令这门精妙的武术扬名世界的,是李小龙的同门师弟——梁挺教授。他是外国人都顶礼膜拜的一代武术宗师。他在世界64个国家开办了四千多间咏春武馆,徒子徒孙逾100万人,其中包括欧洲众多国家的特警总教头和多位世界拳工。  风靡世界的咏春拳,其魅力何在呢?梁挺教授指出,咏春拳的特别之处,是随对手的变化而变化,从来不去消人(化解来拳),而是借力打力
期刊
先打后挡    截拳道是反传统的——截拳道有很多“反传统”的武术创意,像“先扑后挡”的打法:从来没有人规定一定要先挡敌人的攻击后,才可以还击敌人的。  如果我的观察力够敏锐,我的反应和速度够快,我的举脚攻击路线够短,为何不可以在敌人的攻击“将出未出”或“拳在中途”之际,抢先攻击呢?并同时以护手预先放在将受攻击位置上以作防御呢?这就是截拳道的“先打后挡”的打法,当然要久经锻炼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真
期刊
编译/李海蓝  在这篇访谈中,李小龙的姐姐李秋源首次透露,他的父亲李海泉从来就不希望李小龙成为“功夫人”。  记者:您的父亲在香港是一位粤剧名伶。他受过专业戏曲学校的训练吗?  李秋源(以下简称李):我父亲从没有像其它人一样进过戏校。他所有的功夫都是师父单独、亲自传授的。  记者:您父亲是怎样成为粤剧演员的?  李:父亲年轻时;在当时佛山有名的酒家当学徒。一天,一位粤剧名伶来用餐,听到父亲在哼唱。
期刊
在众多腿法技术中,侧踹作为一种速度与力量兼具的腿法,成了腿法体系中的中坚与骨干。在当前散打比赛中,常见以侧踹与鞭腿为主要腿法的攻击动作,其使用率高达30%。而在截拳道技术中,经过李小龙的提炼与改造,侧踹更成了他最为经典的招牌动作,其爆发力、破坏力令人叹为观止。  总的来说,侧踹具有以下几项技术特点:  力量强 侧踹在技术运用中充分利用扭腰转髋的发力方式和身体前冲的惯性,可以使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
期刊
近日,笔者仔细拜读了在2006年4期《精武》上刊登的杨德川先生的《动静相间求松静》一文,发现杨先生在该文后记中摘引的已故太极名家徐致一先生所著《吴式太极拳》一书的沦述与徐先生的原著有多处不符,特提出疑义,与杨德川先生共同探讨。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杨先生的《动静相间求松静》一文的内容:“本文是通过动静相间地盘练太极拳,从而求得太极拳的最高境界……使身体达到大松大静,全身透空,无形无象……”文中表述
期刊
断手又称文作,是以人成拳特有的搏斗方式进行的实战活动。大成拳断手是一种激烈的对抗运动,若想参与;第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便是抗击打能力。  为什么说抗击打能力是参与大成拳断手的首要条件呢?提个简单的问题:在断于过程中,最让人担心的是什么?当然是被敌方击中,那么,最令人惬意的是什么?当然是占中敌方。然而,总是击中敌方而永远不被敌方击中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被敌方击中的次数,也绝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