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霉病、霜霉病是大葱栽培上的主要病害,往往使葱叶丧失食用或商品价值,对产量和效益影响极大,为害严重时造成绝收。由于这两种病害症状类似,诊断过程中容易混淆,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现将这两种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症状识别
①灰霉病症状。叶片发病有3种主要症状,即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白点型最常见,发病叶片上出现白色至浅褐色小斑点,扩大后成梭形至长椭圆形,病斑长度可达1~5毫米,潮湿时病斑上生有灰褐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斑相互连接,致使大半个叶片甚至全叶腐烂,烂叶表面也密生灰霉,有时还生出黑色颗粒状物(为病原菌的菌核)。
②霜霉病症状。霜霉病发病有系统侵染和局部侵染两类:系统侵染的病株由土壤和种植材料传带的病菌侵染形成,全株表现症状;局部侵染植株只在被侵染部位出现症状。大葱被病原菌系统侵染后,病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潮湿时在叶片与花茎表面形成一层疏松白色至淡紫色的绒毛状霉层;干燥时叶片变为污白色或出现淡黄色枯斑,逐渐枯死,有时只有叶片尖端部分发病,后变白枯死。受局部侵染的叶片和花茎上,产生卵圆形、圆形病斑,大小不一,白色或淡黄色,边缘不明显。叶片中下部发病,则叶片上方下垂干枯。该病的诊断特征是病叶为黄白色,表面生有白色至淡紫色绒毛状霉层,病叶软化易折。后期病部有时滋生腐生性真菌,出现黑霉,需注意识别。
2. 发病规律
①灰霉病发病规律。病菌随发病寄主越冬或越夏,也可以菌丝和菌核在田间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侵染下一季寄主植物的主要菌源。在温、湿度适合时,越季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接触植物体后,主要由伤口侵入,也可直接穿透表皮而侵入,或产生孢子后再侵入植物。菌核和病株带菌残屑也可混杂在种子间,随种子调运而传播。生长期病株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灌溉水和农事操作而分散,引起重复侵染。冷凉、高湿的环境条件最有利于灰霉病发生。温度18~23℃有利于灰霉病生长、孢子形成、孢子萌发和发病,而在0~10℃低温下病原菌仍然活跃。
适宜的温度和降雨是灰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露地大葱秋季苗期即可发病,冬季病情发展缓慢,春季再度蔓延并达到发病高峰。冬春季阴雨天多,降水量大,发病重。早春降雨情况决定侵染菌量多少,4~5月份下雨天多是造成大面积流行的关键因素。连作田和田间卫生状况不良、遗留有较多病残体的田块,菌源量大,发病早而重。凡是能增加田间湿度和不利于植株健壮生长的因素都有利于灰霉病发生或加重发病,如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灌水不当,过度密植,偏施氮肥,植株衰弱,伤口、刀口愈合慢等。
②霜霉病发病规律。以田间病残体中的病菌卵孢子和鳞茎中的潜伏菌体为主要初侵染菌源。卵孢子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可存活数年。葱类种子中有菌丝体潜伏,种子表面也可黏附孢子,是传播病菌的因素之一。越夏或越冬的卵孢子及鳞茎传带的菌丝体都能侵染幼苗,形成系统侵染。秋播葱苗染病后,菌丝在秋冬季节随生长点在体内蔓延,2~3月间即出现系统侵染症状。病部陆续产生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随风雨和昆虫传播,接触叶片,在叶面水滴中萌芽,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形成局部侵染。叶片和叶鞘发病部位的病菌向基部蔓延,引起鳞茎感染。孢子囊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也能侵染鳞茎。在适宜条件下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形成大流行。
凉爽高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原菌发育和病害发生。气温15℃左右,降雨较多时最有利于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中旬持续阴雨或经常出现大雾时,霜霉病可能大流行。地势低洼、大水漫灌、密植和生长不良的地块发病尤重。夏季温度高,发病受到抑制。秋季发病程度也与雨量成正比,灌水不当也会诱使发病加重。秋季发病重的田块翌年春季发病也重。
3. 防治方法 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发病地应避免连作,实行轮作,保持田园卫生,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还要注意及时深耕。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做苗床和栽植地。多雨地区可推行垄栽和高畦栽培,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选用抗病或轻感病品种,如假茎紫红、叶管细、蜡粉厚的大葱品种发病较轻。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定植时淘汰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侵染病株,带出田外烧毁。
②化学防治。灰霉病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3%多氧清水剂600~900倍液,或40%灰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百·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劑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霜霉病药剂防治:苗期和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因大葱叶面有蜡粉,不易着药,为了增加药剂的黏着性,药剂中可加适量中性洗衣粉。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屏南县反季节蔬菜发展中心邮编:352300)
1. 症状识别
①灰霉病症状。叶片发病有3种主要症状,即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白点型最常见,发病叶片上出现白色至浅褐色小斑点,扩大后成梭形至长椭圆形,病斑长度可达1~5毫米,潮湿时病斑上生有灰褐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斑相互连接,致使大半个叶片甚至全叶腐烂,烂叶表面也密生灰霉,有时还生出黑色颗粒状物(为病原菌的菌核)。
②霜霉病症状。霜霉病发病有系统侵染和局部侵染两类:系统侵染的病株由土壤和种植材料传带的病菌侵染形成,全株表现症状;局部侵染植株只在被侵染部位出现症状。大葱被病原菌系统侵染后,病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潮湿时在叶片与花茎表面形成一层疏松白色至淡紫色的绒毛状霉层;干燥时叶片变为污白色或出现淡黄色枯斑,逐渐枯死,有时只有叶片尖端部分发病,后变白枯死。受局部侵染的叶片和花茎上,产生卵圆形、圆形病斑,大小不一,白色或淡黄色,边缘不明显。叶片中下部发病,则叶片上方下垂干枯。该病的诊断特征是病叶为黄白色,表面生有白色至淡紫色绒毛状霉层,病叶软化易折。后期病部有时滋生腐生性真菌,出现黑霉,需注意识别。
2. 发病规律
①灰霉病发病规律。病菌随发病寄主越冬或越夏,也可以菌丝和菌核在田间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侵染下一季寄主植物的主要菌源。在温、湿度适合时,越季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接触植物体后,主要由伤口侵入,也可直接穿透表皮而侵入,或产生孢子后再侵入植物。菌核和病株带菌残屑也可混杂在种子间,随种子调运而传播。生长期病株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灌溉水和农事操作而分散,引起重复侵染。冷凉、高湿的环境条件最有利于灰霉病发生。温度18~23℃有利于灰霉病生长、孢子形成、孢子萌发和发病,而在0~10℃低温下病原菌仍然活跃。
适宜的温度和降雨是灰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露地大葱秋季苗期即可发病,冬季病情发展缓慢,春季再度蔓延并达到发病高峰。冬春季阴雨天多,降水量大,发病重。早春降雨情况决定侵染菌量多少,4~5月份下雨天多是造成大面积流行的关键因素。连作田和田间卫生状况不良、遗留有较多病残体的田块,菌源量大,发病早而重。凡是能增加田间湿度和不利于植株健壮生长的因素都有利于灰霉病发生或加重发病,如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灌水不当,过度密植,偏施氮肥,植株衰弱,伤口、刀口愈合慢等。
②霜霉病发病规律。以田间病残体中的病菌卵孢子和鳞茎中的潜伏菌体为主要初侵染菌源。卵孢子在土壤内病残体中可存活数年。葱类种子中有菌丝体潜伏,种子表面也可黏附孢子,是传播病菌的因素之一。越夏或越冬的卵孢子及鳞茎传带的菌丝体都能侵染幼苗,形成系统侵染。秋播葱苗染病后,菌丝在秋冬季节随生长点在体内蔓延,2~3月间即出现系统侵染症状。病部陆续产生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随风雨和昆虫传播,接触叶片,在叶面水滴中萌芽,产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形成局部侵染。叶片和叶鞘发病部位的病菌向基部蔓延,引起鳞茎感染。孢子囊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也能侵染鳞茎。在适宜条件下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形成大流行。
凉爽高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原菌发育和病害发生。气温15℃左右,降雨较多时最有利于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中旬持续阴雨或经常出现大雾时,霜霉病可能大流行。地势低洼、大水漫灌、密植和生长不良的地块发病尤重。夏季温度高,发病受到抑制。秋季发病程度也与雨量成正比,灌水不当也会诱使发病加重。秋季发病重的田块翌年春季发病也重。
3. 防治方法 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农业防治。发病地应避免连作,实行轮作,保持田园卫生,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还要注意及时深耕。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做苗床和栽植地。多雨地区可推行垄栽和高畦栽培,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选用抗病或轻感病品种,如假茎紫红、叶管细、蜡粉厚的大葱品种发病较轻。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定植时淘汰病苗,早期拔除田间系统侵染病株,带出田外烧毁。
②化学防治。灰霉病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3%多氧清水剂600~900倍液,或40%灰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百·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劑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霜霉病药剂防治:苗期和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因大葱叶面有蜡粉,不易着药,为了增加药剂的黏着性,药剂中可加适量中性洗衣粉。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屏南县反季节蔬菜发展中心邮编:3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