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一个人精神、灵魂成长的必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体自主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行为。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理念;主体地位;高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36-02
阅读伴随着人的一生,在阅读中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及自己对阅读教学的反思,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需求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也应当体现这样的理念。
1.学生是自主学习者。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大都沿着“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方向前进,其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因此,阅读教学必须积极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方法,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课文。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发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而变得主动。
2.学生是合作学习者。有一些学校,阅读教学被看做是学生的个体学习行为,从而重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集体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而忽视学生之间的合作;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忽视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所以当前的阅读教学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模式,提倡合作性学习。集体合作,使学生在沟通、帮助、集思广益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快乐的学习者,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学生是积极探索者。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教师应从学生爱表现、愿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参与,成为阅读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索者。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拓展思维、获得美的享受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文章、教师、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文章与学生的中介,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但绝不能在阅读中居于主体地位。
1.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很长一段时间内阅读教学把“教师的教”放在首位,教师顺着课文的发展顺序“不停地问”,学生猜着老师的答案“积极地答”。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并没有获得真正读书的时间与机会。因此必须把读书的时间和机会还给学生,并根据不同的文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声情并茂的大声朗读,深厚凝重的默读,长篇大论的精读、浏览等。
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真实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把握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文章中丰富的故事情节,体验文章浓厚的感情色彩,并逐渐受其熏陶、感染,而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感悟。
3.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创造。第一,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亲身感受。我们要培养的是富有创新精神的读者,不是人云亦云的听众。第二,将思维活动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读书贵在思考,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敏捷、灵活、深刻、创新等方面努力。碰上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灵活处理。这样,教师的角色就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第三,充分寻找文章与生活的链接点。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通过与生活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高效阅读的方法
1.计时训练可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慢,并不都是阅读能力低的原因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缺乏紧张感,时间观念差。进行计时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这种训练强化的是阅读速度,因此,片面地追求速度或只追求理解率的做法都不可取。因此,应当处理好阅读速度和理解率的关系,在达到一定理解率(70%左右为宜)的基础上,力求高速度,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2.规范训练可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就会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1)使学生掌握固定的阅读程序。我们将阅读的过程固定为四大项:①题目、作者、出处、发表时间;②基本内容;③文本涉及的重要事实;④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规定阅读的内容之后,就可减少不必要的多余信息,提高阅读效率。(2)快速归纳段意。段意是了解文章的基础,如果有中心句,中心句就是段意,中心句多数在段首,其次在段尾,少数在段中。如果没有中心句,就需要利用提示性词语或抒情句、议论句更快找到中心句,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阅读教学的开展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推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成功,就在于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逐步建构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一个个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的读者,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我阅读,我思考,我体验,我提高”。
关键词:理念;主体地位;高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36-02
阅读伴随着人的一生,在阅读中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及自己对阅读教学的反思,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需求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也应当体现这样的理念。
1.学生是自主学习者。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大都沿着“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方向前进,其结果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因此,阅读教学必须积极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方法,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课文。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发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而变得主动。
2.学生是合作学习者。有一些学校,阅读教学被看做是学生的个体学习行为,从而重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集体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而忽视学生之间的合作;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忽视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所以当前的阅读教学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模式,提倡合作性学习。集体合作,使学生在沟通、帮助、集思广益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快乐的学习者,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学生是积极探索者。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教师应从学生爱表现、愿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参与,成为阅读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索者。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拓展思维、获得美的享受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文章、教师、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文章与学生的中介,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但绝不能在阅读中居于主体地位。
1.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很长一段时间内阅读教学把“教师的教”放在首位,教师顺着课文的发展顺序“不停地问”,学生猜着老师的答案“积极地答”。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并没有获得真正读书的时间与机会。因此必须把读书的时间和机会还给学生,并根据不同的文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声情并茂的大声朗读,深厚凝重的默读,长篇大论的精读、浏览等。
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真实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把握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文章中丰富的故事情节,体验文章浓厚的感情色彩,并逐渐受其熏陶、感染,而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感悟。
3.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创造。第一,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亲身感受。我们要培养的是富有创新精神的读者,不是人云亦云的听众。第二,将思维活动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读书贵在思考,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敏捷、灵活、深刻、创新等方面努力。碰上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灵活处理。这样,教师的角色就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第三,充分寻找文章与生活的链接点。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通过与生活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高效阅读的方法
1.计时训练可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慢,并不都是阅读能力低的原因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缺乏紧张感,时间观念差。进行计时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这种训练强化的是阅读速度,因此,片面地追求速度或只追求理解率的做法都不可取。因此,应当处理好阅读速度和理解率的关系,在达到一定理解率(70%左右为宜)的基础上,力求高速度,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2.规范训练可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就会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1)使学生掌握固定的阅读程序。我们将阅读的过程固定为四大项:①题目、作者、出处、发表时间;②基本内容;③文本涉及的重要事实;④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规定阅读的内容之后,就可减少不必要的多余信息,提高阅读效率。(2)快速归纳段意。段意是了解文章的基础,如果有中心句,中心句就是段意,中心句多数在段首,其次在段尾,少数在段中。如果没有中心句,就需要利用提示性词语或抒情句、议论句更快找到中心句,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阅读教学的开展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推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成功,就在于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逐步建构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一个个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的读者,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我阅读,我思考,我体验,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