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100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侄子叫艳光,是一个憨厚的孩子。
  说孩子,有一点托大,实际上,他也就比我小七八岁。
  小的时候,他问我:“老叔,城里好不好?”“好。”我说,为了证明“好”,我接着补充,“城里厕所在屋里,冬天不冻屁股。”
  后来艳光对我说,我对他说的话,就是一股动力,凭着这股动力,初中一毕业,他就到城里来打工了。他谁也不惊动,在旧物市场买了一辆架子车,走街串巷地开始捡破烂。饿了,吃馒头,吃油饼,吃包子:渴了,喝自来水;累了,坐在树荫里休息;困了,躺在架子车上睡觉。他觉得自己的心里是一团火,暖烘烘的,亮堂堂的。
  他一边捡破烂,一边观察各大市场、工地的情况,他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门路,安安稳稳地一脚踏进去。
  考察再三,他决定去劳务市场当力工。
  他用捡破烂攒下的几千块钱,租了一个房子,回家取了被褥,置办了锅碗瓢盆,像一颗钉子一样,把自己钉在了城市的肌肤里。
  这时,他才来找我,告知他来城里的事。
  他说:“老叔,城里是好,遍地都是钱。”
  他给我算了一笔账,如果留在家里种地,一地种一年,净剩也就一万多元;而在城里,除了力气,没有任何投入,十二个月干下来,少说也是三万元。想一想,三万元,紧扎扎的硬通货,他很快就能成为村子里的首富。
  我笑了,觉得他还是有点小农意识。
  他猜出了我的笑意,一本正经地说:“老叔,你也不用笑,我一个农村孩子,能立下这么一点志向也不容易了。”
  他像一首事先谱好的曲子,每一个音符都在鲜活地跳动着。
  几年下来,他長高长壮了,也长丰富了。
  在劳务市场,他物色了一个电工,一个瓦工,一个水暖工,一个木匠,经常请他们吃饭,没事儿喝着酒,沟通一下活路。有一天,他突然对那几位说:“我包了一个小工程,活儿不大,但我一个人干不下来,咱们几个合伙干吧,工钱平分。”
  那几位当然高兴。
  等跟他去了工地,才大吃了一惊,这哪是什么小工程,整整两栋家属楼的内装修,坦坦荡荡的一宗大买卖。
  大家对他心存感激。
  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两次,他在这几个朋友中的威望也就高了起来。再吃饭的时候,大家就有了主意,商量着合伙开一家建筑装潢公司,并推举他当经理,对外承揽设计装潢的活儿,一心要干一番大事业。
  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选一处房子,挂牌营业,取名叫“金牧场”。
  好奇怪的名字。
  人人都觉得有意思。
  众人分工有序,艳光在外边跑大活,其他人该蹲市场蹲市场──这既是他们的基本营生,又是巨大的信息来源地。
  艳光还雇了一个艺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专门搞设计,高薪养精,重赏求勇,你别说,“金牧场”在几个人的通力合作下,几年之内就成为市内比较有名的装潢公司。
  这期间,艳光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平静而有滋味。
  除了装修这一块,艳光还带起一支建设队伍,人员是村邻和劳务市场的散工。他们上敦化,下白城,一年有三季忙碌在钢筋砖瓦之间,也不知什么时候,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吊车、铲车、钩机、运输车入库出库,轰轰隆隆的日子像火车过山洞,初始有点擦黑,转而就见到了光亮。
  十里八村的人都夸艳光有能耐。
  艳光回家时,也有叔叔伯伯打趣说:“一人富不算富,全村都富是幸福路。”这像个口号。艳光还真把它当成了一个口号!他让那个艺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是他的设计总监──到村里来,用扁刷把这行字刷到了他家老宅的后墙上。
  这一年春播,他没让父母插手,自己拿主意把大田的玉米改成了羊草,一垧地的羊草,在成片的玉米地里变成了异类。艳光从内蒙古请了两个帮工,开始在家里养羊,三折腾两折腾,他成了当地的养殖大户。
  紧接着,他和村里人签订合同,保收入,零风险,他要把他们村的地变成一处“金牧场”。
  这是他事先想好的吗?
  不知道!
  现在,他们村的房子是统一的别墅型,家家有沼气,有大棚,有上下水,有室内卫生间,道路整齐,草场平坦,远看像仙境,近看是人间。
  大家都说:“这是艳光的功劳。”
  可艳光怎么说呢?他点了一支烟,眯着眼睛笑,一句话也不说。
  选自《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那件青花瓶,一直放在他公司的接待室里。每次有客人来,他都向人家介绍一番,是明朝的,他特意强调,并指着瓶面上形似龟裂、蟹爪或冰裂的纹路说,这叫裂纹釉。是当年一种特殊的工艺。  他与这件瓷器是有缘分的。那年他去北京,到宾馆附近的古玩市场闲逛。一眼就看中了地摊上这个瓶子,确认是真品,讨价还价买回来后,放在公司接待室里。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公司,总得营造一点古朴的文化气息。  为确保瓷器不被盗,他在接待室安装
期刊
这是江南春雨淅沥的夜晚,小镇狭长的弄堂里两个黑衣人一闪而过,在一处高宅大门前停了下来,黑夜里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小缝,吴掌柜提着风灯,半张麻脸从门缝里露了出来:“你们找……”话未说完,风灯已“啪”地掉到地上,大门随即关了个严实。  满脸大胡子的黑衣人举手便要擂门,另一名清瘦的黑衣人赶紧摁住他的手,压低声音说:“你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大胡子应了一声,便蹲了下去,不再说
期刊
毕业后,女生决定要到美国发展,临行前,男生送给女生两个盒子,说:“如果决定离开,就打开第一个盒子;如果決定留下,就打开第二个盒子。”  女生接过两个盒子,最终她打开了第一个,里面是一张机票。  坐在飞机上,女生好奇地打开第二个盒子,泪水顿时夺眶而出,里面是两张机票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你若为我留下,我愿随你去远方。  选自《故事会》
期刊
一天下午,女儿认真地问我:“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我微笑着告诉她:“当然是从你妈妈的肚子里呀,你没看见妈妈肚子上有条疤吗?医生就是从那里把你抱出来的。对了,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问题?”  女儿回答道:“老师让问的,还让我们明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在班里说呢!”  第二天,女儿一出幼儿园就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我忙问道:“宝宝,怎么啦?怎么不高兴啊?”  女儿噘着嘴说:“都怪你,今天小朋友们说起自己是哪
期刊
丁丁是个早产儿。他与这个世界提前见面源于一场车祸。车祸带走了孕妇的生命,而丁丁的出生并且活下来是一个奇迹,也是这个心碎的故事中值得开心的事情。  时光荏苒,丁丁已经三岁,虽说身子瘦弱,但是也和那些小朋友们一样,喜欢走路,喜欢到外面玩。每次出门,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陪着,他就有点不开心。  丁丁偶尔会问爸爸:“我的妈妈呢?”  爸爸说:“妈妈出国了,去国外读书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抚儿子,只好编造
期刊
令狐绹任兵部侍郎时,有次和众臣随唐宣宗李忱出游。大家兴致很浓,突然,“噗”的一声,声音很响,紧接着一阵恶臭飘入众人鼻腔。  哪个该死的放屁?真是大煞风景!人人都在心里诅咒着。说起来,屁乃体内之气,岂有不放之理?若大家装聋作哑,这事也就过去了。但皇帝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偏偏大声责问众人是谁放的如此既响且臭的呢。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对不起,是我放的。令狐绹站出队列,大聲说道。  这不是自
期刊
古城西面的江上,星星点点的吊脚楼矗立于湍流中,间或夹杂着一些装饰特别的小船。吊脚楼里,通常住的都是带家眷的渔民,拖儿带女的,他们的堂客却呆在停泊在水边的“花船”中。岸上的人,把花船上的女子唤作花娘。  水花娘的“花船”则选了偏僻的水湾处歇脚。也是奇怪,偌大一座城,却没有水氏人家。  民国十年,古城来了一支队伍,督军坐在枣红大马上,威风凛凛。忽一声鞭炮在马脚下炸响,马受惊吓,狂奔起来,巷子里看热闹的
期刊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清洁工。  这很让人质疑:他一个硕士生,怎么能干这样的活儿呢。  他笑了笑,说了他的遭遇:大学毕业时,大学毕业生牛毛一样遍布各个角落。那时硕士生还是挺红火的。于是他咬咬牙决定,即便是半工半读,也要熬个硕士出来。他家境一般,必须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等他熬出硕士生,外面的世界又变了。各大招聘场,他看到那一张张招聘桌上满满当当的博士生硕士生简历时,心就凉了。  以致有一家招聘单位的人
期刊
阳湖酒店里有几个老食客,特别难侍候,他们动不动就让服务员把厨师找来,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找刺儿,这时候厨师不作声也就罢了,如果敢顶嘴,他们更来劲了,非狠狠批你不可。有一次,一位姓刘的厨师忍不住回了几句,这下可算捅了马蜂窝,那几个老食客马上就炸了,你一句他一句地把刘厨师的厨艺贬得一无是处,臊得刘厨师把头深深埋在了裤裆里。  小艾就没少挨那几个老食客的批。王厨师不忍小艾在那里受气,便说动老板把小艾调到了他
期刊
五十二岁的于守桥临近下班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是小枣来的电话,说有急事找他。  小枣是来自乡下的小姑娘,长得像一瓶未开封的纯净水,表情简单,语言金贵,在这个城市的城乡接合部的一个角落,摆了一个三平米大小的修鞋摊。  老于天生八字步,两只脚后跟外侧先着地,时间长了鞋就容易磨偏,偏大了,老于就去找小枣修鞋,一来二去就和小枣熟了。  老于是个乐善好施的人。他了解到小枣上面有三个哥姐出生不久都先后夭折,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