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1〕
生齐读课题。
师:聪明的孩子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有问题想问,有问题吗?
生1: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会扯上关系呢?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还有谁?
生2:雷达是什么?
生3:蝙蝠就是蝙蝠,雷达就是雷达,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雷达又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时间就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请展开课文阅读。看看通过读文,你能读懂哪些问题?注意,这是初读,读的速度要慢,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朗读课文。)
〔点评〕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了课题,教师就让学生围绕题目质疑问难,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怀着好奇心、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迫切地去阅读文本。通过读书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思辨就能得到发展,阅读能力也才能得到提高。三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教师的赞赏,认为是很有价值的问题,这让学生得到了启发和激励,身心都处于最佳的活跃状态,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中去。
〔片段2〕
师:同学们,科学研究其实就是发现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弄明白,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关系。拿出实验报告单,在横线上填好你的姓名,你就是小小科学家,快速阅读课文第3—5自然段,然后完成你的报告。
生读并填写。
(师作指导,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最后指名汇报)
指名回报。
生1:第一次试验设置障碍,蒙住眼睛,铃铛不响,这说明飞行物需要眼睛。
生2:第二次塞住耳朵。
生3:第三次封住嘴。
师:三次试验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结论是什么?谁能从文中找出来?
生: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点评〕
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怎么解决呢?通常的做法是教师通过讲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理解,或者教师组织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然而徐老师却另辟蹊径、设计了一份《蝙蝠飞行试验报告单》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小科学家”,模拟置身于试验的全过程,依次填写三次试验的方式和结果,然后再指名让学生汇报填写内容。像这样通过让学生自渎自悟文本、填写试验报告单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吸收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过程,也是揣摩领悟科学试验方法的过程。毫无疑问,这个教学环节将会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对其未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徐伟莉,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王先炯,本刊主审,特级教师)
生齐读课题。
师:聪明的孩子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有问题想问,有问题吗?
生1: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会扯上关系呢?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还有谁?
生2:雷达是什么?
生3:蝙蝠就是蝙蝠,雷达就是雷达,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雷达又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时间就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请展开课文阅读。看看通过读文,你能读懂哪些问题?注意,这是初读,读的速度要慢,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朗读课文。)
〔点评〕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了课题,教师就让学生围绕题目质疑问难,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怀着好奇心、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迫切地去阅读文本。通过读书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思辨就能得到发展,阅读能力也才能得到提高。三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教师的赞赏,认为是很有价值的问题,这让学生得到了启发和激励,身心都处于最佳的活跃状态,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中去。
〔片段2〕
师:同学们,科学研究其实就是发现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弄明白,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关系。拿出实验报告单,在横线上填好你的姓名,你就是小小科学家,快速阅读课文第3—5自然段,然后完成你的报告。
生读并填写。
(师作指导,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最后指名汇报)
指名回报。
生1:第一次试验设置障碍,蒙住眼睛,铃铛不响,这说明飞行物需要眼睛。
生2:第二次塞住耳朵。
生3:第三次封住嘴。
师:三次试验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结论是什么?谁能从文中找出来?
生: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点评〕
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怎么解决呢?通常的做法是教师通过讲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理解,或者教师组织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然而徐老师却另辟蹊径、设计了一份《蝙蝠飞行试验报告单》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小科学家”,模拟置身于试验的全过程,依次填写三次试验的方式和结果,然后再指名让学生汇报填写内容。像这样通过让学生自渎自悟文本、填写试验报告单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吸收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过程,也是揣摩领悟科学试验方法的过程。毫无疑问,这个教学环节将会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对其未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徐伟莉,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王先炯,本刊主审,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