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串”的设计与运用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串”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是营造互动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启发性、目标性和层次性的原则,精心设计问题串,科学把握提问环节,积极总结和反思,全面提高问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117-02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question str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create an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reform,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closely combine the principles of inspiration,goal and hierarchy,carefully design question string,scientifically grasp the question link,actively summarize and reflect,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question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Question string;Application Countermeasures
  數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是发挥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当立足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等,革新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数学学习质量。“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对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培养其数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立足初中数学教学,探索教学中“问题串”设计与运用的有效性对策。
  1.“问题串”的内涵
  所谓“问题串”,是指教师在备课或者是教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一组(一般超过3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问题串是为了促使教学目标达成,按照某种逻辑结构设计的问题系列。
  “问题串”教学,则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串”,科学选择提问时机、实施提问的教学过程。“问题串”教学一般包括三个环节: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串;科学把握提问环节,实施问题串;课后总结反思,不断改革推进。“问题串”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具有鲜明的优势。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串”,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2.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串”应用的作用
  (1)有利于营造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不足,学生习惯于接受,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串”,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教学过程中有问有答有讨论,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机会增多,有利于营造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很好的沟通、交流和讨论氛围,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问题”对“思维”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问题串”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问题串”中的问题本身处于严密的逻辑链条中,理解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思维逻辑训练过程。有些问题本身还是数学模型思维类的,比如有关归类、演绎推理类的问题,往往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模型化的思维方式。所以,由于数学问题串中问题本身具有的逻辑性和数学模型特色,所以在引导学生按问题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客观上就会得到训练和成长。
  3.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串”设计的基本原则
  (1)启发性原则
  “问题串”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串,应用问题串的过程中,应当重视问题的启发性。尽可能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不断探索和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应当以悬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为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避免一问一答式的问题教学现象出现。
  (2)目标性原则
  结合问题串的内涵我们知道:问题串的应用,是教师立足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问题。问题串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应当本着目标性原则,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目标为原则,促使“问题串”成为教学目标实现的“脚手架”,促使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3)层次性原则   “问题串”作为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问题,层次性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应当本着“最近发展区”理论,重视数学问题的层次性、递进性,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从浅显的问题入手,不断深入推进,在不断分析和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理想的数学教学目标。
  4.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串”应用的有效性对策
  (1)立足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串”
  “问题串”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精心的问题设计是第一步。初中数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需要,精心设计问题串,通过有质量的“问题串”,实现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串”应用于不同的教育领域,如概念教学、命题教学、活动教学以及习题教学中,均可以设计具有目标性的数学问题,全面提高数学问题教学质量。
  以初中数学基础概念的教学为例,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唯有充分把握概念基础知识,方能在数学运算、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游刃有余。而在概念教學中,精心的问题串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基础概念知识的理解,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数学概念的学习现状,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内角”教学中,这部分知识是“图形与几何”模块的必备知识基础。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结合小学阶段的几何基础,学生基本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而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则是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定理进行推理论证。针对初中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感性认知,以及学生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问题①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每个角的度数;问题②三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问题③想一想:任意画的三角形,内角是否相同?是多少度?对初中学生而言,这三个问题都是比较简单的问题。而笔者设计这三个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推导。当学生解答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后,笔者设计了“实践探究”环节的数学问题:问题①:将自己随意画的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进行拼接,看看是否能拼成平角?问题②:采取“拼角”的方式,能否直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原理?问题③除了拼角,你还能想出更好的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办法吗?这三个问题相对于情境导入的三个问题而言,难度可谓是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每个问题的设计,都是紧扣教学目标的,对实现教师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科学把握提问环节,提高问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问题串”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问题串,科学把握提问环节也是极其关键的。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互动的教学效果,采取了“满堂问”的方式,这种满堂问的方式,也不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把握几个关键性的环节:一是课堂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二是重点难点处提问,通过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目标。还是以“三角形内角”的教学为例,上述的问题设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组问题的设计,属于情境导入类;而第二组问题的设计,则是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不同类型的问题于教学目标而言的重要性,科学提出数学问题,提高问题教学质量。
  (3)充分考虑学生层次,推动全班共进
  同一个班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都一致,总有一些反应能力较强,也总有一些总显得迟钝。教师在提问时,就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问,或在问题设置上考虑不同。
  比如某些问题,在直接向学生个体提问时,可以相同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比如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讨论,对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可以问:“任意两个全等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么?”对基础弱一点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看一个平行四边形,问:“一个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分出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两个问题起点不同,前者是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判断,后者是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出发理解全等三角形性质。如此针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提出问题,最终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获得进步,减少有学生拖后腿的机率。
  (4)归纳总结,反思推进
  反思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问题串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在课后总结反思环节,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目标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积极总结反思,反思问题设计是否合理;反思问题提出是否合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等等,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需要,精心设计“问题串”,科学把握提问环节,优化教学设计,营造互动的教学氛围,提高问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鹏.以“问题串”“问题群”优化化学作业设计与评价[J].现代教学,2012(Z2):74.
  [2]蒋红.例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串设计[J].科技资讯,2016.13(30):143-144.
  [3]金燕萍.“问题串”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中学数学,2016(z2):81-82.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提问方式单一、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教师应当调整课堂提问策略,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思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实际
期刊
摘 要:当下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主要以室外实践活动为主,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进而使他们在放松的同时,通过各项活动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而田径运动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该分支除了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在开展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但我国小学的田径运动主要以跑步为主,由于缺乏趣味性使得许多学生对其失去了兴趣,基于此,在展开田径运动时,要以趣味的方式展开才能确保田径运动的有效性。
期刊
摘 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教师普遍追求的教育目标。所谓有效主要指的就是在教师教学后,学生能够获得明显的进步和发展。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意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不同的方面进行考虑,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本文就以语文学科为例,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提升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有效性;提升
期刊
摘 要:地图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的特点就是其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清晰地标记出了地形特点,让学生们也感受到了更加直观的教学体验。它具象化了抽象的地理知识,将零散的知识变得具有合理的架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将地图紧密地联系到教材当中去,就能使地图与教材紧密相连,将概念通过生动的方式来理解,给学生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教师该如何运用地图做好教学的工作,却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具有积极的意义。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本着“以学情为基础、以探究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物理问题,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105-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创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途径。针對当前核心素养理念在数学教学中贯彻落实不足的现状,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课堂,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
期刊
摘 要:在面对现代素质化教育的时代下,体育教学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但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现在正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对于该学科不太重视。因而,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兴趣教学法引导中学生,让学生在趣味教学中重视体育学科。本文以体育教学问题为主导,通过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有效研究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来说,受制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如果延续到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后,必然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区域间不平衡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本文以此为基础,就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衔接路径;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
期刊
摘 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号召下积极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能够基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重视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探究性教学是素质教育实施后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良好,吸引了广大教师的持续实施。探索性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索和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与此同时,探索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