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工程学院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组建升本。学校现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70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1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0人。现有21个教学单位、55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2017年以来,学校已获批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1项,荣获1项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项目,合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13-2017全国高校学科竞赛前300强中,学校名列第246位。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获批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近几年,学校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坚持凝心聚力抓党建、求真务实促进高质量发展。
突出地方性、行业性、高水平、应用型,聚力科学定位,谋划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坚持抓办学定位和发展方略,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好学校进行了系统研究,逐步达成了共识:一是坚定不移地突出地方性,紧紧立足河南、扎根河南,始终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同向同行;二是坚定不移地突出行业性,深刻把握学校煤炭和纺织的办学传统和历史积淀,在对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中把传统变为优势;三是坚定不移地突出高水平,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办大学,巩固工管、提升文理,发展新工科,提升核心竞争力,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四是坚定不移地突出应用型,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校现已形成“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大工程、四个坚持”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推进转型发展和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重点,大力实施育人工程、科研创新工程、师资提升工程,坚持管党治党、科学治校、教授治学、改革创新,全面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突出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聚力内涵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聚焦内涵建设,做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科学研究、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不断培育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条主线”,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个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四个结合”、课程设置与企业标准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切实加强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建设。做实应用型科学研究。全面实施“543计划”,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打造高水平的“一计划三平台”,即依托“543计划”,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社会服务平台、师生创业平台,加强横向科研,服务好社会,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层次和质量日益提升。做实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管理办法》《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办法》,实施双师型教师“双聘计划”,选送优秀教师到地方、企业接受培训,到地方和企业中挂职和锻炼,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突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聚力特色办学,促进高质量发展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一是着力构建七大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对照产业链、创新链,结合新工科,不断调整优化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建设,打造了纺织服装材料类专业群、矿业地质环境类专业群、机械制造类专业群、土木测绘类专业群、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经济管理类专业群和文化艺术类专业群。二是着力构建七大产教融合模式。培育建设“七大产教融合模式”:共建共管行业(产业)学院,共建共享实验实习实训资源,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培训,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兼职创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等7个主要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建了5个行业学院:锦荣服装学院、中税中兴会计学院、永泽环境学院、远大宜华学院、飞道学院,每家企业的投入资金都在300万元以上,学校与企业实现了无缝对接、深入合作。三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N”“5+5”创新创业体系。“1”是学校层面的创新创业综合体和以“中原女裤”“豫锦”为特色的众创空间,“N”是各教学院系依托学科专业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驱动中心。“5+5”是“企业+中心、中心+社团、协会+团队、校友+学生、教师+项目”等创新创业工作指导性方案。四是制定文件,着力推进产教融合,通过加强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突出思想引领、强基固本,聚力党的建设,领导保障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坚持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高校党建工作20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在学校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建立了学校事业发展新征程意见、领导班子建设意见、领导班子成员沟通交流制度;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和完善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在校院两级全面实施“四议两督办”工作法(四议是指部门建议、分管领导提议、主要领导商议、会议决议,两督办是指分管领導督办、办公室督办)。
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对25个基层党委,145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了顺利换届;按照“五好干部”标准,进行了中层干部换届,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能力不断提升。实施精细化管理和优质化服务,修订和完善部门工作职责,严格工作纪律,严格工作考评,优化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和实施了引进人才政策,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了教职工周转房,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了改造。坚持以生为本、严管厚爱,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实施“三全育人”工程,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严格落实教职工行为规范“十不准”,实现校内巡察全覆盖,优化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打造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
当前,全校干部师生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产教融合、文化引领、服务优质“七大战略”,在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力争使学校发展更加出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贡献。
近几年,学校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坚持凝心聚力抓党建、求真务实促进高质量发展。
突出地方性、行业性、高水平、应用型,聚力科学定位,谋划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坚持抓办学定位和发展方略,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好学校进行了系统研究,逐步达成了共识:一是坚定不移地突出地方性,紧紧立足河南、扎根河南,始终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同向同行;二是坚定不移地突出行业性,深刻把握学校煤炭和纺织的办学传统和历史积淀,在对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中把传统变为优势;三是坚定不移地突出高水平,以国际视野、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办大学,巩固工管、提升文理,发展新工科,提升核心竞争力,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四是坚定不移地突出应用型,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校现已形成“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大工程、四个坚持”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推进转型发展和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重点,大力实施育人工程、科研创新工程、师资提升工程,坚持管党治党、科学治校、教授治学、改革创新,全面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突出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聚力内涵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聚焦内涵建设,做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科学研究、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不断培育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条主线”,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个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四个结合”、课程设置与企业标准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切实加强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建设。做实应用型科学研究。全面实施“543计划”,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打造高水平的“一计划三平台”,即依托“543计划”,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社会服务平台、师生创业平台,加强横向科研,服务好社会,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层次和质量日益提升。做实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管理办法》《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引进办法》,实施双师型教师“双聘计划”,选送优秀教师到地方、企业接受培训,到地方和企业中挂职和锻炼,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突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聚力特色办学,促进高质量发展
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一是着力构建七大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对照产业链、创新链,结合新工科,不断调整优化应用型特色专业集群建设,打造了纺织服装材料类专业群、矿业地质环境类专业群、机械制造类专业群、土木测绘类专业群、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经济管理类专业群和文化艺术类专业群。二是着力构建七大产教融合模式。培育建设“七大产教融合模式”:共建共管行业(产业)学院,共建共享实验实习实训资源,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培训,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兼职创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等7个主要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建了5个行业学院:锦荣服装学院、中税中兴会计学院、永泽环境学院、远大宜华学院、飞道学院,每家企业的投入资金都在300万元以上,学校与企业实现了无缝对接、深入合作。三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N”“5+5”创新创业体系。“1”是学校层面的创新创业综合体和以“中原女裤”“豫锦”为特色的众创空间,“N”是各教学院系依托学科专业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驱动中心。“5+5”是“企业+中心、中心+社团、协会+团队、校友+学生、教师+项目”等创新创业工作指导性方案。四是制定文件,着力推进产教融合,通过加强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突出思想引领、强基固本,聚力党的建设,领导保障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坚持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高校党建工作20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在学校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建立了学校事业发展新征程意见、领导班子建设意见、领导班子成员沟通交流制度;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和完善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在校院两级全面实施“四议两督办”工作法(四议是指部门建议、分管领导提议、主要领导商议、会议决议,两督办是指分管领導督办、办公室督办)。
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对25个基层党委,145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了顺利换届;按照“五好干部”标准,进行了中层干部换届,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能力不断提升。实施精细化管理和优质化服务,修订和完善部门工作职责,严格工作纪律,严格工作考评,优化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和实施了引进人才政策,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了教职工周转房,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了改造。坚持以生为本、严管厚爱,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实施“三全育人”工程,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严格落实教职工行为规范“十不准”,实现校内巡察全覆盖,优化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打造平安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
当前,全校干部师生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产教融合、文化引领、服务优质“七大战略”,在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力争使学校发展更加出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