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跟教学预设、课堂教学同样重要,它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是教师成为研究性人才不可忽略的一条成才之路。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专家都有惊人的类似的精辟言论。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我国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借助主体进行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当然,反思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成为学者型教师,但通过不断地反思会发现教学的不足,从而努力舍弃错误或片面的做法,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成功,则是完全可能的。
一、激励性表扬是后进生进步的关键一招
不少学校因为有后进生,采用了补课的方式,这自然没错,但一边补差一边还在不断地批评,这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实践证明,这样的补差效果绝对不好。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诫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他还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解读苏氏这两段话,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尊重初中后进生,让他们享受到一个学生应有的尊严;表扬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学好,这种思想上的“补”是最好的“补差”。我在教学中,不断采用激励性表扬这种看上去最平常不过但也是最为奏效的方法,使不少后进生大踏步地前进。激励性表扬可体现在教学的多个层面上,比如课堂上的即时性表扬。有一次,我在讲《光的反射》时,发现后进生王某某无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还是平面镜成像原理,他都一直全神贯注、积极参与讨论,我当即给予了表扬:“今天大家上课都非常认真,但我要特别表扬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如果能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学习,他的进步之快将是令人惊喜的。他不是别人,就是王某某。”不多的几句话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以后我经常这样表扬他。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反思笔记中,我这样写:“王某某的进步让我看到了平时补差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补信心,学生只要有了信心,学习成绩肯定能上去。”在作业批改上,我也常采用这种激励的方式,对在书写、解题过程及正确率方面有进步的学生,我从来不吝啬表扬的语句。
二、主体性凸显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至少要做到两点:第一,教师的角色转换。新课标下的物理学科规定了其内容标准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以学生参与活动、动手实践的方式呈现的,而不再以结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作为教师,应该牢牢地把握住这种知识呈现方式的機遇,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到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多种技巧以及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而不再是自己在讲坛上喋喋不休、口若悬河。第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物理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授课中强调“通过实验”、“通过探究”、“通过观察”真正去动手体验、注重体验的过程,这是主体性凸显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环。有时,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还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到互联网上收集,甚至进行社会调查。比如学习《光的折射 透镜》,我先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包括视频,使他们形成初步印象,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质疑、讨论,大家发言踊跃、热烈。课后笔记里我这样反思:“《光的折射 透镜》这一课采用了网上预习的方式,其效果之好出乎我的意料。可见,课堂是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但不是唯一媒介,构建以课堂为主的开放式、多渠道的学习模式,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有一定的意义。”
三、兴趣性学习是有效性教学的永远举措
研究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年龄还不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于兴趣的。古希腊鲁塔克曾经有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怎样去点燃这个火把?不妨引用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名言:“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里提出了两点,一是要学生有兴趣地学,二是要学生自己去学,不是教师将知识“喂”给学生。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地学?那就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来,从教学过程来说,新知导入、师生活动、课堂结尾均可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说新知导入吧,可采用课件导入法、设问质疑法、作业评讲法、名人轶事法、逼真情境法、实验演示法、开门见山法等方式;从语言角度来说,可运用激情语言或幽默诙谐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反思这几年的教学,我的体会是:兴趣性学习,看起来是个相当古老的话题,其实,也永远是个新鲜的话题,是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永远举措。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力抓手,反思越多,成长越快,这已经是不少教师的共识。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激励性表扬是后进生进步的关键一招
不少学校因为有后进生,采用了补课的方式,这自然没错,但一边补差一边还在不断地批评,这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实践证明,这样的补差效果绝对不好。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诫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他还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解读苏氏这两段话,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尊重初中后进生,让他们享受到一个学生应有的尊严;表扬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学好,这种思想上的“补”是最好的“补差”。我在教学中,不断采用激励性表扬这种看上去最平常不过但也是最为奏效的方法,使不少后进生大踏步地前进。激励性表扬可体现在教学的多个层面上,比如课堂上的即时性表扬。有一次,我在讲《光的反射》时,发现后进生王某某无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还是平面镜成像原理,他都一直全神贯注、积极参与讨论,我当即给予了表扬:“今天大家上课都非常认真,但我要特别表扬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如果能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学习,他的进步之快将是令人惊喜的。他不是别人,就是王某某。”不多的几句话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以后我经常这样表扬他。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反思笔记中,我这样写:“王某某的进步让我看到了平时补差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补信心,学生只要有了信心,学习成绩肯定能上去。”在作业批改上,我也常采用这种激励的方式,对在书写、解题过程及正确率方面有进步的学生,我从来不吝啬表扬的语句。
二、主体性凸显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至少要做到两点:第一,教师的角色转换。新课标下的物理学科规定了其内容标准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以学生参与活动、动手实践的方式呈现的,而不再以结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作为教师,应该牢牢地把握住这种知识呈现方式的機遇,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到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多种技巧以及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而不再是自己在讲坛上喋喋不休、口若悬河。第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物理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授课中强调“通过实验”、“通过探究”、“通过观察”真正去动手体验、注重体验的过程,这是主体性凸显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环。有时,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还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到互联网上收集,甚至进行社会调查。比如学习《光的折射 透镜》,我先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包括视频,使他们形成初步印象,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质疑、讨论,大家发言踊跃、热烈。课后笔记里我这样反思:“《光的折射 透镜》这一课采用了网上预习的方式,其效果之好出乎我的意料。可见,课堂是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但不是唯一媒介,构建以课堂为主的开放式、多渠道的学习模式,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有一定的意义。”
三、兴趣性学习是有效性教学的永远举措
研究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年龄还不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于兴趣的。古希腊鲁塔克曾经有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怎样去点燃这个火把?不妨引用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名言:“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里提出了两点,一是要学生有兴趣地学,二是要学生自己去学,不是教师将知识“喂”给学生。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地学?那就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来,从教学过程来说,新知导入、师生活动、课堂结尾均可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说新知导入吧,可采用课件导入法、设问质疑法、作业评讲法、名人轶事法、逼真情境法、实验演示法、开门见山法等方式;从语言角度来说,可运用激情语言或幽默诙谐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反思这几年的教学,我的体会是:兴趣性学习,看起来是个相当古老的话题,其实,也永远是个新鲜的话题,是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永远举措。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力抓手,反思越多,成长越快,这已经是不少教师的共识。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