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月落荒寺》是格非反映当下现实处境的长篇新作,作家既试图以拟真的方式描摹日常生活的物质性,又通过引入经典话语赋予现实以意义。但生活与写作由此陷入商品化的流通网络,导致现实与文学互为镜像,共同呈现了现实的总体性危机。
【关键词】《月落荒寺》镜像危机冷眼关于新作《月落荒寺》,在一次采访中,格非一方面将其放在既往作品序列的延长线上,凸显个人思考和艺术探索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强调新作“也有一些区别”,“因为生活在变化”,作家“要有能力分析当今的现实”,同时通过“特殊的修辞”将这一现实呈现出来。[1]格非的这番创作自述,无疑为理解、评论《月落荒寺》提供了一个坐标系,即在“现实”与“修辞”的相互生成中,才能定位新作之“新”。因此,探讨《月落荒寺》以何种“修辞”呈现了怎样的“现实”,成为进入格非新作的方便途径。
然而,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或许并非如作家本人说得那般自然、透明。具体在《月落荒寺》中,现实与修辞、内容与形式既相互配套,但也相互掣肘,并互为镜像,反映着彼此的危机与出路,在勾连广阔的历史语境的同时,体现出文学与现实的种种症候。
一、生活的符号化
从所反映的“当今的现实”来看,《月落荒寺》以北京某大学教授林宜生及其家庭和朋友圈的日常生活為主要内容。在小说中,这些人物是高级知识分子、上层官员、艺术策展人、商界精英,经济地位、物质生活十分优越,但又不断陷入婚姻、事业、欲望和精神的危机之中。小说移步换景般地展示着这群上流人士无聊而匮乏的生活:出轨、离婚、孩子教育、官场失意、家庭聚会、音乐雅集等,看似一地鸡毛,却又左右逢源,种种危机在日常现实的流动中转移、化解、重现,周而复始,却依然无动于衷。一言以蔽之,《月落荒寺》呈现出一幅上层社会的众生相。
如果说,通过上述概括,可以将《月落荒寺》定位为“现实主义”小说的话,那么为了配合反映这一现实,格非在写作中采取了拟真的艺术手段。在小说叙述的“物质性”层面上,《月落荒寺》的一个突出之点是,格非给小说中的每一位人物都安装了定位系统,无论小说人物身处何地、去往何方,都在共享实时位置。以近乎强迫症的方式,格非巨细靡遗地描画了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轨迹图。
小说中,这些地点包括但不限于北京的街道(中关村北大街、五道口、肖家河)、社区(褐石小区、望京的“圣馨大地”公寓楼)、景点(怀柔的雁栖湖、南锣鼓巷、正觉寺)、茶社(曼珠沙华)、咖啡馆(雕刻时光咖啡厅、盒子咖啡馆)、书店(单向街书店)、酒楼(桃屋日本料理店、嘉和一品、张生记、欣叶酒家、顺峰酒楼)、医院(积水潭的精神康复中心、美联众合动物医院)等。具有症候性的是,即使是在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地方,小说也不忘“报地名”,如第55节,林宜生与回国的儿子去小区门口吃烧烤,格非也刻意点出烧烤店的名字——“渝淮人家”。
与真实的地点、位置的植入相对应,格非在小说中对“物品”同样进行了偏执的展览式描写,典型如第55节,作家以静物素描的方式细数伯远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一柄海泡石烟斗,两袋荷兰产的烟丝,一把Philips的电动剃须刀,一只Zippo打火机,一套雅诗兰黛的化妆品。更典型的段落,则是借人物周德坤之口,对茶道的展示:
要说今天这壶茶,还真不简单。单说这茶叶,得是武夷山一百零三岁的周桐和老茶师亲手烘焙的牛栏坑肉桂。光有好茶还不成,还得有好水。农夫山泉够可以的了吧,人家偏偏说不能喝,非得是内蒙古阿尔山特供的五藏泉!就差到芭蕉叶上去扫雪了。好水有了,却不兴搁在电水壶里煮,还得备上潮州枫溪的红泥炉和砂铫。炭呢,得是意大利进口的地中海橄榄炭。你说这费劲的![2]28
可以说,位置与物品的密集呈现,是《月落荒寺》的“特殊的修辞”,两者构成了一张现实生活的物质大网,将作家所要思考的现实与人物牢牢地固定在日常的肌理上,以真实而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描摹着中产生活的声色犬马。
不可否认,对地点和物品的强调,结构出《月落荒寺》的“物质外壳”,并与小说的“精神叙事”产生内在勾连,既体现着作家的艺术功力,更折射出人物性格和时代的精神状况。[3]正如小说以暗示的方式提及的卢卡奇的评论,林宜生们无疑搬进了“深渊大饭店”:“一个富丽堂皇、设备齐全、处在深渊、处在虚无和无意义边缘的饭店。在精美的膳食之间或风雅的娱乐之间,每日注视着深渊,只能强化精妙的舒适享受所带来的快感。”[4]而问题在于,如果说,林宜生们的生活处于“深渊大饭店”中,那么,“注视着”这一“深渊”的文学及其背后的作家主体,如何不被“深渊”所吞噬,其自外于“深渊大饭店”的合法性何在?换言之,当《月落荒寺》以拟真的、超级现实的方式,以商品展览的方式呈现“处在虚无和无意义边缘”的他人生活时,如何保证文学自身是有意义的,也即如何在镜像式反映“精美的膳食”和“风雅的娱乐”时,保证自身不是在“强化精妙的舒适享受所带来的”叙事快感?
在现实中,林宜生们的生活极度虚无,只能以对商品(位置和物品)的依恋,锚定生活的意义。但正是在这种“物”的替代性变动中,当林宜生们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地点、下一件物品,真实的地点和实体的物品就不断地转化为漂浮的能指,形成一个平面化的象征网络,尽管可以用以表征身份,并转移无意义的焦虑感,但“深渊”依然无法摆脱。而关键在于,这不仅是生活与现实的危机,也是文学与写作的危机,林宜生们的生活遵循着符号流通的逻辑,在《月落荒寺》对地点和物品的展览式描写中,商品规律同样渗透其间。因此,可以说,现实生活、小说内容的无意义,直接反射到叙事、形式层面,《月落荒寺》的叙事动力似乎就根源于商品与“物”的不断流动,作家既试图以对精致却虚无的生活的镜像式呈现,来掩饰“故事”的匮乏和“写作”本身的无意义感,却同时在小说“物质性”的极度膨胀中,导致内容与形式上的流水账。正如前引关于茶道的描述,一方面体现出揶揄、讽刺,另一方面又隐约流露出叙述者精通茶道的炫耀之感,而在细致的铺排中,小说叙述流于“物”的展览,造成意义与批判性思考的缺席。在这一意义上,《月落荒寺》与其所思考的现实,互为镜像,映照出彼此共同的危机。
【关键词】《月落荒寺》镜像危机冷眼关于新作《月落荒寺》,在一次采访中,格非一方面将其放在既往作品序列的延长线上,凸显个人思考和艺术探索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强调新作“也有一些区别”,“因为生活在变化”,作家“要有能力分析当今的现实”,同时通过“特殊的修辞”将这一现实呈现出来。[1]格非的这番创作自述,无疑为理解、评论《月落荒寺》提供了一个坐标系,即在“现实”与“修辞”的相互生成中,才能定位新作之“新”。因此,探讨《月落荒寺》以何种“修辞”呈现了怎样的“现实”,成为进入格非新作的方便途径。
然而,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或许并非如作家本人说得那般自然、透明。具体在《月落荒寺》中,现实与修辞、内容与形式既相互配套,但也相互掣肘,并互为镜像,反映着彼此的危机与出路,在勾连广阔的历史语境的同时,体现出文学与现实的种种症候。
一、生活的符号化
从所反映的“当今的现实”来看,《月落荒寺》以北京某大学教授林宜生及其家庭和朋友圈的日常生活為主要内容。在小说中,这些人物是高级知识分子、上层官员、艺术策展人、商界精英,经济地位、物质生活十分优越,但又不断陷入婚姻、事业、欲望和精神的危机之中。小说移步换景般地展示着这群上流人士无聊而匮乏的生活:出轨、离婚、孩子教育、官场失意、家庭聚会、音乐雅集等,看似一地鸡毛,却又左右逢源,种种危机在日常现实的流动中转移、化解、重现,周而复始,却依然无动于衷。一言以蔽之,《月落荒寺》呈现出一幅上层社会的众生相。
如果说,通过上述概括,可以将《月落荒寺》定位为“现实主义”小说的话,那么为了配合反映这一现实,格非在写作中采取了拟真的艺术手段。在小说叙述的“物质性”层面上,《月落荒寺》的一个突出之点是,格非给小说中的每一位人物都安装了定位系统,无论小说人物身处何地、去往何方,都在共享实时位置。以近乎强迫症的方式,格非巨细靡遗地描画了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轨迹图。
小说中,这些地点包括但不限于北京的街道(中关村北大街、五道口、肖家河)、社区(褐石小区、望京的“圣馨大地”公寓楼)、景点(怀柔的雁栖湖、南锣鼓巷、正觉寺)、茶社(曼珠沙华)、咖啡馆(雕刻时光咖啡厅、盒子咖啡馆)、书店(单向街书店)、酒楼(桃屋日本料理店、嘉和一品、张生记、欣叶酒家、顺峰酒楼)、医院(积水潭的精神康复中心、美联众合动物医院)等。具有症候性的是,即使是在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地方,小说也不忘“报地名”,如第55节,林宜生与回国的儿子去小区门口吃烧烤,格非也刻意点出烧烤店的名字——“渝淮人家”。
与真实的地点、位置的植入相对应,格非在小说中对“物品”同样进行了偏执的展览式描写,典型如第55节,作家以静物素描的方式细数伯远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一柄海泡石烟斗,两袋荷兰产的烟丝,一把Philips的电动剃须刀,一只Zippo打火机,一套雅诗兰黛的化妆品。更典型的段落,则是借人物周德坤之口,对茶道的展示:
要说今天这壶茶,还真不简单。单说这茶叶,得是武夷山一百零三岁的周桐和老茶师亲手烘焙的牛栏坑肉桂。光有好茶还不成,还得有好水。农夫山泉够可以的了吧,人家偏偏说不能喝,非得是内蒙古阿尔山特供的五藏泉!就差到芭蕉叶上去扫雪了。好水有了,却不兴搁在电水壶里煮,还得备上潮州枫溪的红泥炉和砂铫。炭呢,得是意大利进口的地中海橄榄炭。你说这费劲的![2]28
可以说,位置与物品的密集呈现,是《月落荒寺》的“特殊的修辞”,两者构成了一张现实生活的物质大网,将作家所要思考的现实与人物牢牢地固定在日常的肌理上,以真实而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描摹着中产生活的声色犬马。
不可否认,对地点和物品的强调,结构出《月落荒寺》的“物质外壳”,并与小说的“精神叙事”产生内在勾连,既体现着作家的艺术功力,更折射出人物性格和时代的精神状况。[3]正如小说以暗示的方式提及的卢卡奇的评论,林宜生们无疑搬进了“深渊大饭店”:“一个富丽堂皇、设备齐全、处在深渊、处在虚无和无意义边缘的饭店。在精美的膳食之间或风雅的娱乐之间,每日注视着深渊,只能强化精妙的舒适享受所带来的快感。”[4]而问题在于,如果说,林宜生们的生活处于“深渊大饭店”中,那么,“注视着”这一“深渊”的文学及其背后的作家主体,如何不被“深渊”所吞噬,其自外于“深渊大饭店”的合法性何在?换言之,当《月落荒寺》以拟真的、超级现实的方式,以商品展览的方式呈现“处在虚无和无意义边缘”的他人生活时,如何保证文学自身是有意义的,也即如何在镜像式反映“精美的膳食”和“风雅的娱乐”时,保证自身不是在“强化精妙的舒适享受所带来的”叙事快感?
在现实中,林宜生们的生活极度虚无,只能以对商品(位置和物品)的依恋,锚定生活的意义。但正是在这种“物”的替代性变动中,当林宜生们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地点、下一件物品,真实的地点和实体的物品就不断地转化为漂浮的能指,形成一个平面化的象征网络,尽管可以用以表征身份,并转移无意义的焦虑感,但“深渊”依然无法摆脱。而关键在于,这不仅是生活与现实的危机,也是文学与写作的危机,林宜生们的生活遵循着符号流通的逻辑,在《月落荒寺》对地点和物品的展览式描写中,商品规律同样渗透其间。因此,可以说,现实生活、小说内容的无意义,直接反射到叙事、形式层面,《月落荒寺》的叙事动力似乎就根源于商品与“物”的不断流动,作家既试图以对精致却虚无的生活的镜像式呈现,来掩饰“故事”的匮乏和“写作”本身的无意义感,却同时在小说“物质性”的极度膨胀中,导致内容与形式上的流水账。正如前引关于茶道的描述,一方面体现出揶揄、讽刺,另一方面又隐约流露出叙述者精通茶道的炫耀之感,而在细致的铺排中,小说叙述流于“物”的展览,造成意义与批判性思考的缺席。在这一意义上,《月落荒寺》与其所思考的现实,互为镜像,映照出彼此共同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