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城市中心取向的批评,是想在“一片叫好声”中对新课程作些必要的理性反思,引起大家对新课程不完善地方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思考在实践中如何对之加以完善,更好促进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时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给新世纪我国的教育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客观地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抓住时代变革的需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加以调整以构筑面向21世纪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相比,在很多方面的确有很大的突破(关于这一方面,当前已为广大研究者所广泛揭示),但另一方面,冷静地分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仍存在诸多偏误,如新课程的城市中心主义取向,即是其一。
所谓“城市中心”,即是以城市社会作为政策制订或改革的出发点,这历来是我国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悖公平的“传统”,遗憾地是,这一不合理的“传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仍有明显的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强调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又在各科《课程标准》中体现出对城市儿童发展的关注,忽视广大农村儿童的发展,给人感觉此次课改仅仅是单独面向城市社会的课程改革。从我国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内容标准,还是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方面,都体现出重城市、轻农村,过度关注都市儿童的身心发展,忽略了农村儿童的倾向,体现出浓厚的都市话语霸权。遗忘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在农村(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教育的现状应是课改的重点)的基本事实。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例,该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中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在“口语交际”上要“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第三条)”,在第二学段中的“阅读”中要求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第十条)”,在第三学段的“阅读”中要求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第十一条)”,第三学段的“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一条)。”在第四学段的“阅读”部分要求要“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第十四条)”。标准中所列的这些目标明显体现着都市化倾向,丝毫没有考虑到有多少农村学生可以“看音像制品”,有多少农村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又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中规定:在“感受与鉴赏”领域1-2年级学生要在“音乐表现要素”方面能够“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表现”领域要能在“演奏”方面能够“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丝毫未考虑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有几所学校能够具备“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与“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的条件。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专注城市忽视农村的倾向同样明显。如上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就要求:“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则要求学校在多媒体教学资源方面要“(1)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例如航天发射、大型船闸、蒙古包外的风力发电机、小山村的水磨、激光手术等。(2)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3)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例如用磁悬浮表现超导;以粗铁丝作棱,以薄橡胶膜作面做成中空立方体,放到水中表现液体内部各个面的受压情况。”强调“在物理课的学习中提倡智能型软件,学生输入条件后它按照科学规律自动给出正确的情境”,要求“学校应该加快局域网的建设和与因特网的连接,鼓励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学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扩大音像资料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收藏”。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求“实验室应该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如是这些目标、内容要求、课程资源的建议,对于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及其儿童来说无异于形同虚设。勿容否论,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弹性,但依然是单一的城市的层级与维度,严重偏离我国的教育现实。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它对学生在某一特定阶段,对儿童青少年的基本素质要求、内容框架、课程实施建议的制订,理当体现对城市和农村的涵盖性。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的制订,首先就应当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为每个适龄少年儿童提供的基础的教育,其课程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其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课程资源的建设等也应当照顾到城乡差异应分层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要求。由此看来,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的当务之急应当注意考虑建构多层级、多维度的课程标准,以消除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差异,最大程度地消除地区差异造成的单一课程标准与学生差异的矛盾。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包括广大农村学生在内的所有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关注与尊重。这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方有现实的基础,不致于沦为一句空话。
最后,笔者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城市中心取向的批评其意决非是想否定和贬低本次课程改革,恰好相反,本文的出发点是想在“一片叫好声”中对新课程作些必要的理性反思,引起大家对新课程不完善地方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思考在实践中如何对之加以完善,更好促进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时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给新世纪我国的教育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客观地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抓住时代变革的需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加以调整以构筑面向21世纪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相比,在很多方面的确有很大的突破(关于这一方面,当前已为广大研究者所广泛揭示),但另一方面,冷静地分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仍存在诸多偏误,如新课程的城市中心主义取向,即是其一。
所谓“城市中心”,即是以城市社会作为政策制订或改革的出发点,这历来是我国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悖公平的“传统”,遗憾地是,这一不合理的“传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仍有明显的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强调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又在各科《课程标准》中体现出对城市儿童发展的关注,忽视广大农村儿童的发展,给人感觉此次课改仅仅是单独面向城市社会的课程改革。从我国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内容标准,还是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方面,都体现出重城市、轻农村,过度关注都市儿童的身心发展,忽略了农村儿童的倾向,体现出浓厚的都市话语霸权。遗忘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在农村(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教育的现状应是课改的重点)的基本事实。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例,该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中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在“口语交际”上要“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第三条)”,在第二学段中的“阅读”中要求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第十条)”,在第三学段的“阅读”中要求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第十一条)”,第三学段的“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一条)。”在第四学段的“阅读”部分要求要“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第十四条)”。标准中所列的这些目标明显体现着都市化倾向,丝毫没有考虑到有多少农村学生可以“看音像制品”,有多少农村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又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中规定:在“感受与鉴赏”领域1-2年级学生要在“音乐表现要素”方面能够“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表现”领域要能在“演奏”方面能够“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丝毫未考虑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有几所学校能够具备“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与“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的条件。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专注城市忽视农村的倾向同样明显。如上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就要求:“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则要求学校在多媒体教学资源方面要“(1)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实况录像,例如航天发射、大型船闸、蒙古包外的风力发电机、小山村的水磨、激光手术等。(2)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3)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例如用磁悬浮表现超导;以粗铁丝作棱,以薄橡胶膜作面做成中空立方体,放到水中表现液体内部各个面的受压情况。”强调“在物理课的学习中提倡智能型软件,学生输入条件后它按照科学规律自动给出正确的情境”,要求“学校应该加快局域网的建设和与因特网的连接,鼓励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学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扩大音像资料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收藏”。在实验室资源方面,要求“实验室应该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如是这些目标、内容要求、课程资源的建议,对于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及其儿童来说无异于形同虚设。勿容否论,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弹性,但依然是单一的城市的层级与维度,严重偏离我国的教育现实。 《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它对学生在某一特定阶段,对儿童青少年的基本素质要求、内容框架、课程实施建议的制订,理当体现对城市和农村的涵盖性。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的制订,首先就应当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为每个适龄少年儿童提供的基础的教育,其课程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其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课程资源的建设等也应当照顾到城乡差异应分层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要求。由此看来,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的当务之急应当注意考虑建构多层级、多维度的课程标准,以消除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差异,最大程度地消除地区差异造成的单一课程标准与学生差异的矛盾。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包括广大农村学生在内的所有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关注与尊重。这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方有现实的基础,不致于沦为一句空话。
最后,笔者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城市中心取向的批评其意决非是想否定和贬低本次课程改革,恰好相反,本文的出发点是想在“一片叫好声”中对新课程作些必要的理性反思,引起大家对新课程不完善地方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思考在实践中如何对之加以完善,更好促进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