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工业生产快速回升,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对外贸易加快恢复,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继续回升向好。展望全年,尽管世界经济恢复还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矛盾,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比以往已有很大的改善,全年经济预期目标仍可望实现。
一、上半年及全年经济增长走势
(一)上半年经济增长11%左右
课题组建立了两种模型进行预测,一种是完全基于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法(自回归移动协整模型);另一种是基于高频宏观经济数据的动态因子模型(DFM模型)。
ARIMA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为11.2%。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预测增长速度分别为3.9%、13.1%和10.7%,西南地区特大自然灾害是导致第一产业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他各主要指标预测结果见表1。
动态因子模型预测结果预计,2010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10.9%。
根据上述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判断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速仍将处于高位,但较一季度11.9%的增速略有回落。综合上述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在11%左右。
第二,消费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消费零售额增速将达到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有望和2009年同期持平。
第三,投资增速将出现回落,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7.4%左右,比2009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但投资结构将有所改善。受国家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影响,房地产投资会受到一定遏制。
第四,由于2009年上半年进出口基数较低,今年进出口增速将有大幅提升,预计上半年进口累计增长55.2%,出口累计增长27.9%,进口增速高于出口,贸易逆差可能会再次出现。
(二)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在10%左右
由于一季度宏观经济开局运行良好,大部分机构纷纷调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稳定且可持续的增长。从搜集的12家国内外权威机构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情况来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均值为10.02%,均较早期的预测均值9.64%提升近0.4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12家机构预测结果,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左右。但由于2009年基数为前低后高,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呈前高后低的走势。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总体正逐步回升向好,但还存在一些需要特别关注、认真应对的问题。
(一)价格上涨的压力在累积
一是去年货币供应量较多。到今年3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已连续14个月保持在20%以上,狭义货币(M1)增速已连续7个月保持在30%左右,货币较长时期过快增加终将表现为价格的上涨。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加大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3月份,世界能源价格同比上涨53.1%,金属及矿产品上涨60.6%,农产品上涨18.0%,铜上涨99.0%,铝上涨65.1%,北海布伦特原油上涨69.2%。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迟早会向消费领域传导。三是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成本推动压力也在加大。今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自上年12月份由负转正后持续上涨,3月份同比分别上涨5.9%和11.5%,部分原材料价格涨幅更高,3月份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同比上涨32.8%,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5.6%。尽管总体上供给仍大于需求,但对多重因素累积的价格上涨压力需要引起更多重视。四是价格改革的压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深化价格改革,特别是水、燃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仍需推进。此外,推动价格上涨的通胀预期很强,劳动力、土地成本的上升也形成了对价格上涨的压力。
(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新困难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一季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3.1%,加上企业法制观念增强,按规定新缴、续缴、补缴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用,大部分省区市已经和即将出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涨幅达到10%以上。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倒挂。3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5%,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剪刀差为5.6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扩大4.3个百分点。三是人民币汇率预期不稳定。尽管自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21.2%,但主要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造成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不稳定,出口企业特别是刚刚走出谷底的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三)外需恢复不确定性
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迹象。WTO总干事拉米最近称,世界贸易在经历了70年未遇的下降之后,2010年将出现反弹,预计增长9.5%。其中,发达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7.5%,世界其余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约11%。但当前出口回升既有国际市场需求回稳、进口商补充库存等因素,也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有关,今年以来出口规模与2008年同期基本相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不足,主权债务风险犹存,各国复苏进程很不均衡,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这些都导致外需回复进程存在很大变数,出口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四)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外部压力
人民币汇率问题,今年以来引发广泛关注,美国频频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国内各界也有许多争议。人民币汇率问题已不是单纯的金融问题,而与贸易、政治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美欧急于摆脱危机的经济需要和对我进行战略打压的政治图谋。尽管美国政府推迟公布原定于4月15日发布的一份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对象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但其对我人民币升值施压的战略方针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不利于接单特别是接长单。
(五)国外贸易保护形势更加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更是“重灾区”。2009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峰值。针对我钢材、轮胎、化工品等优势产品和行业,摩擦国别扩散,救济措施叠加,挑战我国内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2010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年,各国保护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回升和占国际贸易份额的增加,各国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持续升温, 各种隐形或变相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
三、下一步宏观政策取向
下一步,国家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改善投资消费关系
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首先是管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中资金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其次,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投资,并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再其次,规范贷款条件,根据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行为。同时,落实和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一是研究解决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包括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稳定提高,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加快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使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和新市民,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二是建立劳动者报酬合理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三是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加强税收对高收入的调节,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改革,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好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而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消费、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
(二)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促进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一是继续做好有关宣传解释工作,表明我国从未刻意追求贸易顺差,相反还采取许多措施并取得积极成效,比如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比2008年下降1/3,今年3月份已出现贸易逆差,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托动,目前人民币汇率总体上是合理、均衡的,并不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二是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要改变片面强调外贸规模、片面强调出口和片面鼓励创汇的倾向,加快促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把政策重点放在进一步提升外贸竞争力以及促进进出口基本平衡上来。要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三是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包括选择适当时机,逐步改变人民币汇率过度盯住美元的状态,寻求建立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机制;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的幅度,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规划好人民币实现全面可兑换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四是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资产管理,优化外汇储备投资配置,适时适当增加黄金、原油等实物资产,增加欧元、英镑以及其他与我国有重要贸易关系国的币种资产,逐步减少美元资产;在投资期限上,也将注重长短结合。
(三)支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一是完善财政科技投入和激励机制,推动自主创新。制定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规范、稳定、长效的财政科技投入政策,支持加快实施科技专项,支持革除一切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以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完善财政支持节能减排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支持发展能耗低、效益高的产业,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促进落后产能退出。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利用资源税、消费税以及环境保护税等手段,促进节能减排。三是完善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集中资金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使其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四)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一是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控制新开工项目,积极应对外汇占款压力,防止信贷需求过度膨胀,改变流动性过分宽松的局面,疏导过剩流动性从单一的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类市场回流到有真正融资需求的实体经济基础上。二是稳步推进和完善资源价格机制改革,掌握好公用事业产品价格调整节奏,避免集中涨价引发通胀压力。三是加大支持农业生产力度,积极做好西南地区抗旱工作,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灵活运用粮食储备加强食品价格调节;四是充分重视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部分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平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五)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是以净回笼资金为主,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在出口有可能回升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增速将显著加快,由此导致货币冲销压力趋于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规模和频度可能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央票的发行规模将大幅扩大,发行利率可能会显著上扬。二是再次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7%,距2008年6月的历史最高值17.5%只有0.5个百分点的差距。因此,央行有可能继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三是实行谨慎的利率政策。一方面,央行目前更倾向于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窗口指导等来管理流动性。例如,4月初央行又重新启动了三年期央票发行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尚未加息,我国率先加息很可能会对尚未稳固的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央行对加息将保持极为审慎的态度,估计上半年加息的概率不大。四是继续优化信贷结构,适度控制信贷总量。继续执行“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新开工项目的贷款规模,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一、上半年及全年经济增长走势
(一)上半年经济增长11%左右
课题组建立了两种模型进行预测,一种是完全基于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法(自回归移动协整模型);另一种是基于高频宏观经济数据的动态因子模型(DFM模型)。
ARIMA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为11.2%。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预测增长速度分别为3.9%、13.1%和10.7%,西南地区特大自然灾害是导致第一产业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他各主要指标预测结果见表1。
动态因子模型预测结果预计,2010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10.9%。
根据上述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判断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二季度经济增速仍将处于高位,但较一季度11.9%的增速略有回落。综合上述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在11%左右。
第二,消费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消费零售额增速将达到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有望和2009年同期持平。
第三,投资增速将出现回落,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7.4%左右,比2009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但投资结构将有所改善。受国家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影响,房地产投资会受到一定遏制。
第四,由于2009年上半年进出口基数较低,今年进出口增速将有大幅提升,预计上半年进口累计增长55.2%,出口累计增长27.9%,进口增速高于出口,贸易逆差可能会再次出现。
(二)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在10%左右
由于一季度宏观经济开局运行良好,大部分机构纷纷调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稳定且可持续的增长。从搜集的12家国内外权威机构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情况来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均值为10.02%,均较早期的预测均值9.64%提升近0.4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12家机构预测结果,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左右。但由于2009年基数为前低后高,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呈前高后低的走势。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总体正逐步回升向好,但还存在一些需要特别关注、认真应对的问题。
(一)价格上涨的压力在累积
一是去年货币供应量较多。到今年3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已连续14个月保持在20%以上,狭义货币(M1)增速已连续7个月保持在30%左右,货币较长时期过快增加终将表现为价格的上涨。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加大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3月份,世界能源价格同比上涨53.1%,金属及矿产品上涨60.6%,农产品上涨18.0%,铜上涨99.0%,铝上涨65.1%,北海布伦特原油上涨69.2%。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迟早会向消费领域传导。三是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成本推动压力也在加大。今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自上年12月份由负转正后持续上涨,3月份同比分别上涨5.9%和11.5%,部分原材料价格涨幅更高,3月份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同比上涨32.8%,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5.6%。尽管总体上供给仍大于需求,但对多重因素累积的价格上涨压力需要引起更多重视。四是价格改革的压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深化价格改革,特别是水、燃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仍需推进。此外,推动价格上涨的通胀预期很强,劳动力、土地成本的上升也形成了对价格上涨的压力。
(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新困难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一季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3.1%,加上企业法制观念增强,按规定新缴、续缴、补缴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用,大部分省区市已经和即将出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涨幅达到10%以上。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倒挂。3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5%,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剪刀差为5.6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扩大4.3个百分点。三是人民币汇率预期不稳定。尽管自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21.2%,但主要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造成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不稳定,出口企业特别是刚刚走出谷底的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三)外需恢复不确定性
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迹象。WTO总干事拉米最近称,世界贸易在经历了70年未遇的下降之后,2010年将出现反弹,预计增长9.5%。其中,发达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7.5%,世界其余国家的出口预计增长约11%。但当前出口回升既有国际市场需求回稳、进口商补充库存等因素,也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有关,今年以来出口规模与2008年同期基本相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不足,主权债务风险犹存,各国复苏进程很不均衡,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这些都导致外需回复进程存在很大变数,出口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四)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外部压力
人民币汇率问题,今年以来引发广泛关注,美国频频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国内各界也有许多争议。人民币汇率问题已不是单纯的金融问题,而与贸易、政治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美欧急于摆脱危机的经济需要和对我进行战略打压的政治图谋。尽管美国政府推迟公布原定于4月15日发布的一份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对象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但其对我人民币升值施压的战略方针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不利于接单特别是接长单。
(五)国外贸易保护形势更加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更是“重灾区”。2009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峰值。针对我钢材、轮胎、化工品等优势产品和行业,摩擦国别扩散,救济措施叠加,挑战我国内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2010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年,各国保护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回升和占国际贸易份额的增加,各国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持续升温, 各种隐形或变相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
三、下一步宏观政策取向
下一步,国家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改善投资消费关系
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首先是管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中资金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其次,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投资,并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再其次,规范贷款条件,根据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行为。同时,落实和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一是研究解决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包括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稳定提高,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加快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使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和新市民,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二是建立劳动者报酬合理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三是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加强税收对高收入的调节,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改革,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好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而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消费、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
(二)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促进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一是继续做好有关宣传解释工作,表明我国从未刻意追求贸易顺差,相反还采取许多措施并取得积极成效,比如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比2008年下降1/3,今年3月份已出现贸易逆差,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托动,目前人民币汇率总体上是合理、均衡的,并不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二是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要改变片面强调外贸规模、片面强调出口和片面鼓励创汇的倾向,加快促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把政策重点放在进一步提升外贸竞争力以及促进进出口基本平衡上来。要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三是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包括选择适当时机,逐步改变人民币汇率过度盯住美元的状态,寻求建立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机制;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的幅度,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规划好人民币实现全面可兑换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四是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资产管理,优化外汇储备投资配置,适时适当增加黄金、原油等实物资产,增加欧元、英镑以及其他与我国有重要贸易关系国的币种资产,逐步减少美元资产;在投资期限上,也将注重长短结合。
(三)支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一是完善财政科技投入和激励机制,推动自主创新。制定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规范、稳定、长效的财政科技投入政策,支持加快实施科技专项,支持革除一切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以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完善财政支持节能减排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支持发展能耗低、效益高的产业,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促进落后产能退出。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利用资源税、消费税以及环境保护税等手段,促进节能减排。三是完善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集中资金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使其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四)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一是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控制新开工项目,积极应对外汇占款压力,防止信贷需求过度膨胀,改变流动性过分宽松的局面,疏导过剩流动性从单一的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类市场回流到有真正融资需求的实体经济基础上。二是稳步推进和完善资源价格机制改革,掌握好公用事业产品价格调整节奏,避免集中涨价引发通胀压力。三是加大支持农业生产力度,积极做好西南地区抗旱工作,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灵活运用粮食储备加强食品价格调节;四是充分重视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部分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平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五)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是以净回笼资金为主,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在出口有可能回升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增速将显著加快,由此导致货币冲销压力趋于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规模和频度可能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央票的发行规模将大幅扩大,发行利率可能会显著上扬。二是再次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7%,距2008年6月的历史最高值17.5%只有0.5个百分点的差距。因此,央行有可能继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三是实行谨慎的利率政策。一方面,央行目前更倾向于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窗口指导等来管理流动性。例如,4月初央行又重新启动了三年期央票发行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尚未加息,我国率先加息很可能会对尚未稳固的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央行对加息将保持极为审慎的态度,估计上半年加息的概率不大。四是继续优化信贷结构,适度控制信贷总量。继续执行“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新开工项目的贷款规模,鼓励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