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一个话题,因为新时代下所提出的“有效”已经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而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有效教学方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数形结合;联系生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单一的“填鸭”教育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而这种方式既费时、又费力,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所以摒弃这种教学方式应是新时期教师的最好选择。同时,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特点,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怎样将有效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番阐述:
一、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新时代下的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教学的大忌。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意识到若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进而引导着学生去思考,使学生有效获得知识,从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质数和合数》这一节时,首先,我让学生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探究了6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几个长方形,12个小正方形又能拼成几个长方形,小组代表说出各自小组的想法。然后,我让学生开始思考2、5的因数有什么特征?4、6、12的因数又有什么特征,让小组合作交流后,派出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之后,我带领学生做了巩固练习,使学生知道了最小的质数和合数,以及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让学生得到了合作后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最后,我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谈了在本节课上得到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大大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学习数学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数学思维是使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华罗庚先生所说的“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这句话,通过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达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有信心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节时,首先,我带领学生复习了三角形的旧知识,让学生拿出了自己的必备学习工具——三角板。对学生说道:“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然后,我为学生引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一段时间后,学生汇报了测量的结果,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对学生說道:“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有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时大家使用‘数形结合’方法的能力就会更强。”之后,我让学生在具体的习题中感受到了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方便性。最后,我让学生思考了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能不能有两个钝角?以这两个问题检验了学生对这堂课的理解程度。这样,我通过以“数形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独特的魅力,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三、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于现实生活而言,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重要武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联系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上的数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有力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出示一张有着城镇和乡村两组人口数据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和之前学过的统计表的不同之处,能从统计表中找出什么信息,进而引出了更形象、更直观的方法来描述这两组数据的条形统计图。然后,我让学生观察了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为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横轴和纵轴,指导学生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之后,我进一步带领学生联系生活中具体的情境探究了描述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统计图的画法,引导学生得出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我让学生做了当堂检测,检验了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并为学生做了反馈。这样,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的有效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学习品质,既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路上不断前行,更好地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求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卓贤.开发生活资源 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9(24):46-48.
[2]罗建宇.基于“数形结合”理念探析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141-142.
关键词:有效教学方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数形结合;联系生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单一的“填鸭”教育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而这种方式既费时、又费力,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所以摒弃这种教学方式应是新时期教师的最好选择。同时,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特点,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怎样将有效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番阐述:
一、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新时代下的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教学的大忌。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意识到若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进而引导着学生去思考,使学生有效获得知识,从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质数和合数》这一节时,首先,我让学生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探究了6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几个长方形,12个小正方形又能拼成几个长方形,小组代表说出各自小组的想法。然后,我让学生开始思考2、5的因数有什么特征?4、6、12的因数又有什么特征,让小组合作交流后,派出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之后,我带领学生做了巩固练习,使学生知道了最小的质数和合数,以及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让学生得到了合作后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最后,我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谈了在本节课上得到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大大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学习数学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数学思维是使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华罗庚先生所说的“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这句话,通过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达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有信心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节时,首先,我带领学生复习了三角形的旧知识,让学生拿出了自己的必备学习工具——三角板。对学生说道:“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然后,我为学生引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一段时间后,学生汇报了测量的结果,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对学生說道:“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有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时大家使用‘数形结合’方法的能力就会更强。”之后,我让学生在具体的习题中感受到了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方便性。最后,我让学生思考了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能不能有两个钝角?以这两个问题检验了学生对这堂课的理解程度。这样,我通过以“数形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独特的魅力,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三、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于现实生活而言,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重要武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联系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上的数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有力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出示一张有着城镇和乡村两组人口数据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和之前学过的统计表的不同之处,能从统计表中找出什么信息,进而引出了更形象、更直观的方法来描述这两组数据的条形统计图。然后,我让学生观察了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为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横轴和纵轴,指导学生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之后,我进一步带领学生联系生活中具体的情境探究了描述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统计图的画法,引导学生得出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我让学生做了当堂检测,检验了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能力,并为学生做了反馈。这样,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的有效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学习品质,既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路上不断前行,更好地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求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卓贤.开发生活资源 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9(24):46-48.
[2]罗建宇.基于“数形结合”理念探析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