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商品混凝土是指用集中搅拌的方法向建筑工地提供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它包括混合物搅拌、运输、泵送、浇筑等各种工艺过程。要使商品混凝土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工作性、良好的强度和超高的耐久性,并使其成本和售价在最大程度上降到最低。而进行成本控制的最佳途径就是选择正确的原材料。基于此,本文就商品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成本控制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成本
引言:
商品混凝土是企业通过成套搅拌设备,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比后生产出的产品,它可以直接运送到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浇筑。目前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存在很多隐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仅是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关乎到很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建筑的使用期限和使用质量,必须从施工的勘察设计入手,同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以及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除去设计、施工的因素,导致房屋倒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现代建筑中使用的最频繁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因此如何进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确保商品混凝土能够真正提高工程质量,是目前施工的重要问题。首先要从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和原材料入手。
一、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因为混凝土是有生产单位集中进行搅拌的,因此可以严格地在线控制原材料的配合比和质量,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商品混凝土的拌合物必须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也就是混凝土必须具有坍落度损失小、流动性高、可泵性好、不泌水不离析的良好特性。而在商品混凝土满足了上述质量要求后,还需要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使其性价比能够达到最高。
二、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是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原材料的质量以及相互间的配比会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水泥是构成混凝土的主体材料,现阶段我国水泥产品多体现为“三高”特征,也就是细腻度高、强度高、级别高,根据目前的材料发展,应该控制水泥的这三高,传统的相关规定,要将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控制在25%以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掺量需更少,这是因为以往技术条件下缺少减水剂,而且粉煤灰质量不达标,当前形势下,出现了高效高标准减水剂,且能被普遍运用,同时,水泥质量也极大提升,达到了国际水平,所以,必须在混凝土中增加粉煤灰量,要提高混凝土中掺合料的比例,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性能。
(二)加强碎石状颗粒含量的控制。现阶段,很多碎石生产加工企业都在不断改进生产设备,引进了锤式破碎机,所生产的碎石形状好、针尖状碎石少,非常适合用来调配高强泵送混凝土。
经过专门的材料试验得出:混凝土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越大,混凝土的质量越低,当含量超过10时,混凝土的质量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混凝土的性能与质量同针片状颗粒含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而且,针片状颗粒超标还会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下降,骨料与孔隙率增多,还需要加大水泥的用量,同时,调制混凝土的耗水量上升,混凝土容易出现变形、坍落度大、甚至会堵塞管道。
(三)石子颗粒大小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石子的直径越大,混凝土的渗透性就越大,相反,石子颗粒直径越小则混凝土越密实,同时,直径小的石子也能够控制骨料同水泥石界面之间的应力差,从而控制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小直径石子能够扩大水泥泥浆粘结面大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空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而且在调制混凝土过程中,很多大颗粒石子容易下沉,会使混凝土中各种材料无法均衡融合一体,从而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
(四)尽力使用级配优良、且含泥量在1%以下的干净的砂石料,可以多添加一些单方石子,由此来确保单位m3混凝土的浆量更少,控制拌合水大概为2千克,在对混凝土加以调配时可以选择一级高质量的粉煤灰充当掺合料,要确保其掺入量小于水泥质量的1/4,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控制水泥与水的使用量,控制裂缝的出现。
三、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的方法
我们对商品混凝土产品成本的控制,应该实行全方位的控制。除了事后的产品成本分析以外,还要控制产品成本出现之前以及过程中。所以我们要在商品混凝土的成本控制中应用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
(一)生产前的成本控制
首先要明确成本的控制目标,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商品混凝土生产前要对混凝土的成本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在制订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市场调查明确商品混凝土的市场需求量,从而制定商品混凝土的价格,另外制定成本目标的过程中要保证实现目标利润。如果在制订过程中发现不能达到上述的要求则要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或者改变经营策略来重新制订目标成本及利润。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制定过程中的灵活性。例如公司人员如果接回一批工作量少于目标所需的价格以及目标利润时,则也可以依据量本利分析来制订成本的控制目标。甚至只要在销售收入大于变动成本的条件下,无利润也可以适当生产。
(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就是指日常的成本控制,要注意采用指导和监督的方式来控制生产中实际产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从而保证公司相应目标能够实现。日常的成本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员工成本节约意识。相关员工的成本意识对于生产成本的日常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要保证对其进行培训,使员工明确自己所在的岗位与成本关系紧密,从而意识到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益的重大责任。要通过日常例会鼓励员工树立责任感。这种方式主观上能够对日常的成本控制起到作用,是成本责任核算的必要条件。
2.对生产部门采取责任成本核算,从而强化成本控制。责任成本核算是指企业通过划分责任单位及责任成本范围来进行成本的核算,从而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商品混凝土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一般划分为技术部、生产部、运输部、销售部以及管理部门等,根据各部门的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来划分各自的责任成本范围,并对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分摊。公司财务按各部门建立责任账户,并对其进行责任成本核算,并定期报告责任业绩。报告责任业绩时要以各责任部门为对象,详细记录各责任部门的可控费用,并与分摊的目标成本指标进行比较。除此之外,责任业绩的报告情况要及时反馈给各责任部门和公司管理者,使其对责任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时掌握,并能够随时了解到控制实际费用的具体情况,从而达到控制产品成本的效果。
3.实施成本控制要注意把握好轻重问题,对此可以设立相应的管理组织,重点掌控主要成本项目,定期对主要成本项目的相关报告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成本动态。
4.建立一定的控制制度。公司管理层必须要制订相应的成本管理办法或者规章制度,使得成本费用的支出受到一定约束。
(三)生产后的成本分析
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需要重点把握以外,我们也要对生产后的成本进行分析。对此要定期举行成本分析会议,监督对成本预算完成的是否合理,重点把握各成本项目变化的原因等情况,从而为以后的成本控制工作积累相关的经验,也能够提供一定的指导性的意见。
四、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企业管理的情况、是否进行科学及时的成本分析等等。因此要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加强混凝土生产成本控制和质量把关,从而确保企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程磊.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易莉.商品混凝土企业能耗限额及清洁生产评价系统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3]徐惠萍.商品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与防治研究[D].长安大学,2011.
[4]刘松柏.商品混凝土材料选择与成本分析[J].江西建材,2009,04:41-42.
[5]李加夫.剖析商品混凝土在工程远距离浇筑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171-172.
【关键词】 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成本
引言:
商品混凝土是企业通过成套搅拌设备,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比后生产出的产品,它可以直接运送到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浇筑。目前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存在很多隐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仅是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关乎到很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建筑的使用期限和使用质量,必须从施工的勘察设计入手,同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以及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除去设计、施工的因素,导致房屋倒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现代建筑中使用的最频繁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因此如何进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确保商品混凝土能够真正提高工程质量,是目前施工的重要问题。首先要从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和原材料入手。
一、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因为混凝土是有生产单位集中进行搅拌的,因此可以严格地在线控制原材料的配合比和质量,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商品混凝土的拌合物必须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也就是混凝土必须具有坍落度损失小、流动性高、可泵性好、不泌水不离析的良好特性。而在商品混凝土满足了上述质量要求后,还需要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使其性价比能够达到最高。
二、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是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原材料的质量以及相互间的配比会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水泥是构成混凝土的主体材料,现阶段我国水泥产品多体现为“三高”特征,也就是细腻度高、强度高、级别高,根据目前的材料发展,应该控制水泥的这三高,传统的相关规定,要将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控制在25%以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掺量需更少,这是因为以往技术条件下缺少减水剂,而且粉煤灰质量不达标,当前形势下,出现了高效高标准减水剂,且能被普遍运用,同时,水泥质量也极大提升,达到了国际水平,所以,必须在混凝土中增加粉煤灰量,要提高混凝土中掺合料的比例,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性能。
(二)加强碎石状颗粒含量的控制。现阶段,很多碎石生产加工企业都在不断改进生产设备,引进了锤式破碎机,所生产的碎石形状好、针尖状碎石少,非常适合用来调配高强泵送混凝土。
经过专门的材料试验得出:混凝土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越大,混凝土的质量越低,当含量超过10时,混凝土的质量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混凝土的性能与质量同针片状颗粒含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而且,针片状颗粒超标还会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下降,骨料与孔隙率增多,还需要加大水泥的用量,同时,调制混凝土的耗水量上升,混凝土容易出现变形、坍落度大、甚至会堵塞管道。
(三)石子颗粒大小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石子的直径越大,混凝土的渗透性就越大,相反,石子颗粒直径越小则混凝土越密实,同时,直径小的石子也能够控制骨料同水泥石界面之间的应力差,从而控制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小直径石子能够扩大水泥泥浆粘结面大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空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而且在调制混凝土过程中,很多大颗粒石子容易下沉,会使混凝土中各种材料无法均衡融合一体,从而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
(四)尽力使用级配优良、且含泥量在1%以下的干净的砂石料,可以多添加一些单方石子,由此来确保单位m3混凝土的浆量更少,控制拌合水大概为2千克,在对混凝土加以调配时可以选择一级高质量的粉煤灰充当掺合料,要确保其掺入量小于水泥质量的1/4,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控制水泥与水的使用量,控制裂缝的出现。
三、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的方法
我们对商品混凝土产品成本的控制,应该实行全方位的控制。除了事后的产品成本分析以外,还要控制产品成本出现之前以及过程中。所以我们要在商品混凝土的成本控制中应用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
(一)生产前的成本控制
首先要明确成本的控制目标,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商品混凝土生产前要对混凝土的成本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在制订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市场调查明确商品混凝土的市场需求量,从而制定商品混凝土的价格,另外制定成本目标的过程中要保证实现目标利润。如果在制订过程中发现不能达到上述的要求则要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或者改变经营策略来重新制订目标成本及利润。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制定过程中的灵活性。例如公司人员如果接回一批工作量少于目标所需的价格以及目标利润时,则也可以依据量本利分析来制订成本的控制目标。甚至只要在销售收入大于变动成本的条件下,无利润也可以适当生产。
(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就是指日常的成本控制,要注意采用指导和监督的方式来控制生产中实际产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从而保证公司相应目标能够实现。日常的成本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员工成本节约意识。相关员工的成本意识对于生产成本的日常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要保证对其进行培训,使员工明确自己所在的岗位与成本关系紧密,从而意识到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益的重大责任。要通过日常例会鼓励员工树立责任感。这种方式主观上能够对日常的成本控制起到作用,是成本责任核算的必要条件。
2.对生产部门采取责任成本核算,从而强化成本控制。责任成本核算是指企业通过划分责任单位及责任成本范围来进行成本的核算,从而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商品混凝土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一般划分为技术部、生产部、运输部、销售部以及管理部门等,根据各部门的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来划分各自的责任成本范围,并对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分摊。公司财务按各部门建立责任账户,并对其进行责任成本核算,并定期报告责任业绩。报告责任业绩时要以各责任部门为对象,详细记录各责任部门的可控费用,并与分摊的目标成本指标进行比较。除此之外,责任业绩的报告情况要及时反馈给各责任部门和公司管理者,使其对责任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时掌握,并能够随时了解到控制实际费用的具体情况,从而达到控制产品成本的效果。
3.实施成本控制要注意把握好轻重问题,对此可以设立相应的管理组织,重点掌控主要成本项目,定期对主要成本项目的相关报告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成本动态。
4.建立一定的控制制度。公司管理层必须要制订相应的成本管理办法或者规章制度,使得成本费用的支出受到一定约束。
(三)生产后的成本分析
除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需要重点把握以外,我们也要对生产后的成本进行分析。对此要定期举行成本分析会议,监督对成本预算完成的是否合理,重点把握各成本项目变化的原因等情况,从而为以后的成本控制工作积累相关的经验,也能够提供一定的指导性的意见。
四、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企业管理的情况、是否进行科学及时的成本分析等等。因此要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加强混凝土生产成本控制和质量把关,从而确保企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程磊.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易莉.商品混凝土企业能耗限额及清洁生产评价系统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3]徐惠萍.商品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与防治研究[D].长安大学,2011.
[4]刘松柏.商品混凝土材料选择与成本分析[J].江西建材,2009,04:41-42.
[5]李加夫.剖析商品混凝土在工程远距离浇筑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