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是最好的

来源 :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hd_h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击垮一家企业的是3种浪费——仓库里多余的存货、不工作的员工以及面积过大的工作场所。
  先说第一种浪费。顾客是不会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购买商品的,他们喜欢在忙碌的、人多的地方购物。如果将商品闲置在仓库里,久而久之商品就会产生一种闲置的气息。
  第二种浪费也很好理解。本来10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企业却多请了一个人,这多余的一个人就会发出“空闲波长”。而且,更糟的是,商品只是默默地发出这种消极的“波长”,但空闲的人会一直跟旁边正在努力工作的人说话。这样一来,整体的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10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由11个人来做并不能提高效率。反之,10个人的工作由9个人来完成,效率却能得到提高。
  第三是场地。去各个地方的分店时,我们发现有的店铺很冷清,因为空间太大了,过大的空间会给人空闲的感觉。
  比如一家拉面店,只设有10人座的吧台,不排队的话就无法吃到面。也许这家店的拉面真的很好吃,但是大家蜂拥而至,是因为这家店排起了长龙。如果扩充了店面,那原本需要排队的顾客虽然都可以找到位子,但无法感受到那种不排队就吃不到拉面的魅力,甚至还会觉得这是一家没有人气的店。这样一来,顧客会渐渐减少,这家店的生意也就冷清下来。
  只要是向人们出售商品的地方就应该忙碌些。商品一旦畅销就会不停地生产,以这种忙碌的状态经营生意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也不要扩大工作空间。本来只有10个人的座位,因为外面的人在排队,就扩建成坐得下11个人的店面,然后再扩充成能容纳12个人的店面,之后是13个人……这样会浪费装修费,而且空余的地方会给人一种闲置的气息,顾客也就不会光顾了。
  是维持现状,让店铺继续拥挤下去,还是花大笔的装修费却无法吸引顾客呢?
  不必多想,因为一开始就有了答案:忙碌是最好的。
  摘自东方出版社《破界》
其他文献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个故事,或许是一段珍贵的回忆,亦或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前人留下的文字给予我们无穷的想象,让我们与之产生共鸣,一起感受那在岁月长河中熠熠发光的细想。  在《文苑》的读者当中也不乏善于表达自己、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朋友,我们挑选了一部分,来和大家一起感受这份真诚与美好。  童年时总是渴望长大,长大了可以为父母分忧,长大了可以保护家人,长大了可以独自去远方,长大了可以保卫祖国,长大
期刊
世界上有會数数的鸟。它们并不会数像鸟巢、小虫或是树木这样的东西,它们只是会叫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直到三十或四十。有些鸟还可以倒着数,从四十叫到一或○。  有一天,有个人在森林里听到鸟数数,吓坏了,因为他向来喜欢平常的事物,害怕这些不寻常的东西。他赶紧跑回村子,大喊:我听到鸟会数数!邻居们都不相信他,他要大家一起到森林里去听,也没人要去。  这个人懊恼地问自己,为什么就只有他会碰到这样的事。
期刊
春天,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正值盛夏,绿叶葱葱。一转眼2016年已经过去一半,我们编辑部也进入了下半年的工作。  我们编辑部发起的《春天,送一份礼物给你》的活动在读者群中引起了广泛反响,其中有多年的老读者,也有刚加入《文苑》这个大家庭的新伙伴。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能让你们享受到更为优质的阅读是我们努力前行的最大动力!  在众多的来信中,本期我们刊发了三位读者的意见与大家分享,希望在今后能收到更多的宝
期刊
经过编辑部讨论,我们的投稿小組(请美丽的美编姐姐将此处做重点处理)开张了。  这个小组是做什么的呢,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你投的稿子被退稿了,到底是为什么没有被采用呢?  你有一个好故事,但是写出来怎么还是让编辑给Pass了呢?  别人的那个稿子感觉和自己写的也差不多啊,它怎么就采用了呢?  ……  文字是种子,只要用心栽培,一定会长出一棵棵优美的文章之树,每一个怀揣文学梦的朋友,都可以是那个辛
期刊
宜烟宜雨又宜风,  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  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階藓折春芽迸,  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  数枝穿翠好相容。
期刊
硅谷的人们发明的东西很少。计算机并非硅谷的发明,硅谷没有发明晶体管、集成电路、互联网,生物科技和绿色科技也并非出自硅谷。硅谷所起的作用,是使这些技术迅速传播。硅谷有着独特的、近乎魔鬼般的嗅觉,能迅速理解和利用一项发明给社会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并从中盈利。  “破坏性的创造”,这就是人们谈起硅谷是创新工厂时的终极含义。那些离经叛道的个人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为什么硅谷出现在美国?总的说来,美国对这
期刊
大概好几年前,有件事就敲定了。  以后她的回忆录,由我执笔,稿费要给我开得高高的。  当时我们坐车去某个地方,外面是四寂空旷的荒原,远处是影影绰绰的山脉。  顺便,把回忆录的第一句也就地敲定了:  想当年,我也是在贺兰山下长大的。  “蒙古族女汉子”,经讨论,没要。  那个贺兰山,我去过两次:一次到南寺,爬了一点点;一次去北寺,爬到三分之一,再没往上走。两次前后相距五六年,她都同行,只是那山她也不
期刊
想走就走,想跳就跳,他們是如何在频繁的状态转换中自得其乐?  从“最难就业季”到“更难就业季”,如今一提到大学生就业,人们的脑海中总会蹦出同一个字——难。  当天马行空、个性张扬的毕业生撞上日益险峻的就业市场形势,前路必定会步履维艰。  我是“跳跳族”  [文/榛子]  毕业时间不长,换的工作却不少,这在刚毕业的大学生圈里,可谓屡见不鲜。他们把跳槽当做一种习惯,以自己的意愿为中心,一次又一次地跳跃
期刊
去以色列之前,我一想到它就敬而远之,总觉得那样的旅途绝对苦不堪言。一个黄沙蔽日、缺树缺水的国家,又总有战事威胁,如果以人的相貌比拟,想必是形容枯槁,没有半点令我想要探访的情致。  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对于旅行的框限,一样一样地放宽了。樊篱既是我自己设下的,有朝一日要将之撤除,又何难之有?主意既定,我与亲友一行共19人,踏上了以色列的土地。  我们到的时候,适逢犹太人的“住棚节”,到处人满为患。房子边
期刊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已经进组,小金丝胡同儿,父子酒局,小刚导演的一个提议一下就惊到我了——真喝!这是我的第一场戏!  那时的我对老炮儿这个词还不是很了解,拍戏的日子里我没时间多想,每天想的就是怎么能完成管导的要求、怎么接住小刚导演的台词、怎么不掉链子。  三个月的拍摄,从前辈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对“老炮儿”,对六爷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代表着一代人、一种精神,甚至是一种信仰!  2015年2月6日在北京景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