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把汉语的工具性摆在第一位,帮助学生获得汉语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少数民族地区,让学生学会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我们作为汉语教师工作的重点。小学阶段是朝鲜族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初级阶段,对于朝鲜族学生来说,在说话过程中,没有文字材料的依托,学生即兴表达,既要动口,又要动脑,无疑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使学生望而生畏,致使学生在说话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普通话不过关,产生语言障碍。对于朝鲜族学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要对语言的发音正确与否进行思维,同一时间,进行双重思维,无疑增加了难度。其次,学生汉语词汇积累少,抓不住关键,缺乏条理性,或虽心中有数,但不会组织语言材料,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想什么说什么,语言不流畅,结结巴巴,出现较多口头禅。最后,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回答问题时胆怯、紧张。了解了朝鲜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中症结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训练的原则,以发展朝鲜族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说汉语的欲望,大面积进行汉语口语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一、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前五分钟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能就感兴趣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把它做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说”的要求应当不断提高,开始从语调高低、音色圆润、有表情、声音抑扬顿挫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做到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评议,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话可说。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丰富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了口语交际面。
二、多加表扬鼓励,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平时在家里、在小伙伴中,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但不少学生上课时,变得羞怯、拘谨,他们害怕说得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针对学生这一心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讲得是否正确,都加以肯定。对被点名发言的学生,讲对了则热情表扬,若不讲或讲错了,则启发诱导,千万不能训斥。这样,班上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显示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
三、采取多种形式,丰富训练内容
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小学生说话的欲望。平时布置学生听汉语广播,看汉语电视节目,阅读汉语课外读物,观察图画,观察实物,参加劳动实践和科技实验活动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中摄取大量的有价值的说话材料,寻到说话的源头。训练的方式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大胆想象,培养口语。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而孩子们的想象是一个无限的资源,要多广就有多广,要多深就有多深,要多奇妙那就会有多奇妙。所以,孩子们的想象仿佛是童话中的宝库,丰富而神奇。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那我们为什么不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呢?
2、随机设计,锻炼口才。 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对孩子进行早期汉语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孩子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这是汉语口语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我们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我们大人更应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二是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孩子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布置家庭作业“打电话”(模拟):让孩子和妈妈“打”电话,爸爸做评委;让孩子和爸爸“打”电话,妈妈做评委;让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孩子做评委。模拟家里有客人的场景,提供孩子口语交际的机会。
3、借机发挥,培养口语。 现在好多的儿童读物具有很多的优势:渗透着美,孕育着情,饱含着道理;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古诗、儿歌,各种各样。那何不借机发挥,为学生创造培养口语能力、提高口语能力的条件呢?让孩子们练说,仿说,发挥说,创新说。鼓励孩子唱歌或朗诵短诗让你欣赏,以此训练孩子的胆子。还可以在班中举行辩论、讨论、讲故事、演讲、排演课本剧等,鼓励孩子在大家的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四、提倡循序渐进,制定训练要求
对朝鲜族小学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因此说话训练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训练要求,切忌起点过高,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实际。例如,以“我的妈妈”为题说话,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讲出妈妈的外貌特征就行了,到了中年级就要求学生通过一件事,抓住妈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征进行口述,表现妈妈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这样,随着要求的逐步提高,内容的丰富,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以上是我对小学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几点粗浅的体会,总之,口语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要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时时处处注意给孩子创造机会,提供条件,使汉语课堂真正成为朝鲜族学生的“说”坛。
一、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前五分钟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能就感兴趣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把它做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说”的要求应当不断提高,开始从语调高低、音色圆润、有表情、声音抑扬顿挫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做到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评议,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话可说。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丰富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了口语交际面。
二、多加表扬鼓励,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平时在家里、在小伙伴中,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但不少学生上课时,变得羞怯、拘谨,他们害怕说得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针对学生这一心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讲得是否正确,都加以肯定。对被点名发言的学生,讲对了则热情表扬,若不讲或讲错了,则启发诱导,千万不能训斥。这样,班上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显示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
三、采取多种形式,丰富训练内容
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小学生说话的欲望。平时布置学生听汉语广播,看汉语电视节目,阅读汉语课外读物,观察图画,观察实物,参加劳动实践和科技实验活动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中摄取大量的有价值的说话材料,寻到说话的源头。训练的方式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大胆想象,培养口语。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而孩子们的想象是一个无限的资源,要多广就有多广,要多深就有多深,要多奇妙那就会有多奇妙。所以,孩子们的想象仿佛是童话中的宝库,丰富而神奇。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那我们为什么不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呢?
2、随机设计,锻炼口才。 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对孩子进行早期汉语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孩子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这是汉语口语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我们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我们大人更应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二是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孩子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布置家庭作业“打电话”(模拟):让孩子和妈妈“打”电话,爸爸做评委;让孩子和爸爸“打”电话,妈妈做评委;让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孩子做评委。模拟家里有客人的场景,提供孩子口语交际的机会。
3、借机发挥,培养口语。 现在好多的儿童读物具有很多的优势:渗透着美,孕育着情,饱含着道理;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古诗、儿歌,各种各样。那何不借机发挥,为学生创造培养口语能力、提高口语能力的条件呢?让孩子们练说,仿说,发挥说,创新说。鼓励孩子唱歌或朗诵短诗让你欣赏,以此训练孩子的胆子。还可以在班中举行辩论、讨论、讲故事、演讲、排演课本剧等,鼓励孩子在大家的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四、提倡循序渐进,制定训练要求
对朝鲜族小学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因此说话训练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训练要求,切忌起点过高,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实际。例如,以“我的妈妈”为题说话,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讲出妈妈的外貌特征就行了,到了中年级就要求学生通过一件事,抓住妈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征进行口述,表现妈妈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这样,随着要求的逐步提高,内容的丰富,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以上是我对小学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几点粗浅的体会,总之,口语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要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时时处处注意给孩子创造机会,提供条件,使汉语课堂真正成为朝鲜族学生的“说”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