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 素质教育 走班制
又一个寒假如约而至,我的学生们紧张了一个学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看着他们激动的笑脸,我的心里也被幸为人师的喜悦充盈着。然而,我的内心却不敢像我的学生那样放松懈怠,我探索的脚步更不敢因为寒假的来临而停滞不前,假期是孩子们的,身为人师,身为班主任,我只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索,去追寻。
来不及细数自己脸上不期而至的皱纹,我已经收到了五十六级同学寄自象牙塔的贺卡,恍然如梦!五十六级是我教学生涯中不平凡的一级,我和我的学生第一次面临走班制,这是我们前所未闻更无从实施过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回首来路,痛并快乐着。
一、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走班制是高中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国家以及山东省课改的要求,高中教学要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走班是新课改后的必然现象,也是全面落实新课改、实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高中新课程采取必修与选修并存的方式,这必然带来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变化,走班制于是应运而生,成为新课程实验地区和学校进行改革的一个新探索。应该说,没有“选课与走班”教学模式的真正实施,就没有高中课程改革的真正实施。
走班制是中国目前许多高中开始推行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必修课程在这里学习,称为行政班;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要在别的班级上,称为教学班。不同行政班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在不同的教室上课。
五十六级,我校坚决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山东省高中选课指导意见》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扎实推进课改工作为使命,以创建市级高中课改样本校为契机,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新课程研究、培训、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全体师生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56级三年的努力,彻底改变原有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素质教育,符合我校校情的新的教学路子。
我们学校的选课遵循因材施教、自主自愿、必修课优先、选修课能力所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学生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的原则,因此实施以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极大欢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说‘走班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既遵循了教育规律,又照顾了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说,一中的走班制为五十六级学生营造了一方学习的乐土。
二、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56级走班制的几点收获
1.对学生来说,能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课程、选择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并从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使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状况基本相当的学生“走”到一起,便于任课教师确定教学起点、重点、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第三,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互相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第四,学生按自己的水平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和平衡心态,体会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幸福。
小媛是我校五十六级的学生,升入高二后,她和同学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选修课程。她说了这样一番话:“原来只听说大学里有选修课,现在我们也可以选修课程了,同学们对这种新的上课形式感到很新鲜。”小宁说,他喜欢文科,由于现在高二之前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走班制”,他就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人文与社会科目,而原来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也要继续学习,只是可以选择其中不同的模块,他就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物理科目系列1中的模块和化学科目的化学与生活模块。“我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比较感兴趣,这样学起来不会太枯燥,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雯雯是一名喜欢理科的高二女生,她除了选修科学与技术领域里的课程外,还选修了人文与社会领域地理科目中的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模块。雯雯说:“除了学好必修课程,我们可以根据爱好进行选修,老師会在选修课堂上尽可能地扩充我们的知识面,这对我们的基础能力也是一种培养。”
“走班制”这种方式既有侧重地照顾了学生的爱好,又兼顾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让大部分学生表示出了极大的好奇与期待。学生们明显感觉到老师在授课方式及内容上有了很大变化,作业变少了,学习压力变轻了,自己有了更充裕的课外时间和更自由的选择空间。
2.对老师来说,传统教法受到了冲击,填鸭式教育过时了,他们由过去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变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们顺应时代潮流,采用了种种新的教学法,让学生走出了"恶性循环"的阴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
我们组的小高老师说,走班制刚实行的时候,自己都快招架不住了。她担任AB两个层次班的教学任务,在备课时,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备一份就够了,两个层次班及学生起点不一样,基础相差较大,所以迫使自己必须备出两份完全不同的教案,才能适应两个班级的学生。而课后的辅导也是如此,比以前更多的强调了因材施教。尽管很累,但一段时间过后,小高说,自己觉得业务水平提升了很多,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脑袋发蒙了。
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探索一边奋进,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经受住了考验,乘风破浪,在三尺讲台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3.对学校来讲,借走班制的东风,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体系。
一是“走班制管理体系”。对于流动班级的管理,采取临时班长和该课程的课代表制。对于师资队伍,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都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课程,并积极参与以自己所教学科为主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逐渐建设、完善、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课程“套餐”。强化综合管理,构建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树立“人人都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全员负责”的新观念。强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班干部的管理信息沟通,从真正意义上杜绝了管理的“真空地带”。
二是分层教学体系。首先,为教学班配备班干部。每个行政班的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共同协商选定课代表一名,这样保证在每个教学班里都能够有来自不同行政班的课代表。这些课代表是班主任和各教学班之间的联络员,负责把上课纪律、作业情况,包括对任课教师的反映等信息传递给班主任。其次,为教学班设立负责人。负责人一般由业务能力强、敬业爱生的学科教师担任,负责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对学生在各层教学班中的流动进行指导,并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第三,建立学生周记制,以此扩大师生交流的渠道。学生通过周记向教师反映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第四,加强学校的校务管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要求,教师通过学生的周记来了解学生当时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下一步的教学目标。
三是科学有效的学科、班级评价体系。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层次班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因此为A、B层次班配备任课教师时,学校综合考虑,适人适位,调动了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层次固然有高低,但各层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敬业精神、管理能力等方面不应有多大差距,尤其是避免了“好老师教好班,差老师教差班”的不当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虽然各层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不应有多大差别,但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是明显不同的。A层班:总体上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局部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尖子生培养,确保该层次的学生高考时单科成绩超过重点本科线。B层班:要低起点,多反复,补欠缺,教方法,重基础,常反馈。为调动每个教师和每个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实行了各教学班成绩单独考核而同科同层次班之间互相比较和“走班”学生回行政班综合考核而不同行政班间相互比较的双重考核办法。
三、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走班制存在的问题
分层走班制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虽没有在全国各中小学校广泛推行,但已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广东等地区率先进行了部分课程走班制教学的实验研究,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走班制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在“走班制”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班级的四五十个同学扩大到全年级的学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这种相互影响虽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影响也很大,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这是班级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目前难解决的问题。另外,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会因此变得困难。由于相当多的学生不在行政班的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班主任就无法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怎样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分层教学班,其中的难度也很大。
这一点,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深有体会:学生经常换教室,师生感情淡薄了,沟通交流少了。以前和几个任课老师聊聊天就能了解学生的情况,现在一个班的学生分散在几个不同的班级里,有几十位老师在教我这个班的学生,信息了解起来相当困难。不过我认为,高中是从小学初中的纯管理向大学自主管理过度的一个阶段,走班制从长远来看一定是正确的。
2.走班制暴露了教师教学方面的缺陷。分层教学加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流动式上课不便于任课老师辅导,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由于“走班制”属流动式上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返回行政班,再加上不同层次班任课教师也不同,因此,很难安排某位教师到行政班辅导。这样一来,学生也颇有“跟不住老师”的感觉。此外,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水平不一,如何让他们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样是一个问题。
3.走班制使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走班制”使学生的活动频繁起来,经常化的来去匆匆,使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感到好奇、好玩的同时,增添了一份忙乱和心散,很难找到那种心如止水的感觉。由于A、B层次是由高到低划分的,因此,“走班”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我是尖子”、“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
我的一个学生,高二时因为走班制,去了B班,她很苦恼,经常来找我谈心,她觉得全校的人都知道她是个B班的学生,看她的眼光都多了一份歧视,好长一段时间,她都沉浸在这种悲观情绪中,思想压力特别大,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了学生的心理,解决了他们内心的思想问题,才能帮助他们更健康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按相关要求,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原始记录、评价手册需要学生和教师完成的内容过于繁琐,劳动量过大,重复劳动较多,如何将其合理整合,删繁就简,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走班制明天会更好
历经三年的探索与研究,五十六级的实践证明,走班制是顺应教育发展潮流的,应当进一步推广。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走班制,一定能走出一个辉煌的明天,迎来教育的大满贯!
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深感教师的光荣与伟大;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还需努力再努力!
2012的钟声已经敲响,又一个龙年朝我们走来,祝愿我们莱阳的教育事业也能够迎來朝气蓬勃、龙腾虎跃的新的春天!
(作者单位:山东莱阳市第一中学一中)
又一个寒假如约而至,我的学生们紧张了一个学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看着他们激动的笑脸,我的心里也被幸为人师的喜悦充盈着。然而,我的内心却不敢像我的学生那样放松懈怠,我探索的脚步更不敢因为寒假的来临而停滞不前,假期是孩子们的,身为人师,身为班主任,我只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索,去追寻。
来不及细数自己脸上不期而至的皱纹,我已经收到了五十六级同学寄自象牙塔的贺卡,恍然如梦!五十六级是我教学生涯中不平凡的一级,我和我的学生第一次面临走班制,这是我们前所未闻更无从实施过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回首来路,痛并快乐着。
一、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走班制是高中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国家以及山东省课改的要求,高中教学要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走班是新课改后的必然现象,也是全面落实新课改、实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高中新课程采取必修与选修并存的方式,这必然带来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变化,走班制于是应运而生,成为新课程实验地区和学校进行改革的一个新探索。应该说,没有“选课与走班”教学模式的真正实施,就没有高中课程改革的真正实施。
走班制是中国目前许多高中开始推行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必修课程在这里学习,称为行政班;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要在别的班级上,称为教学班。不同行政班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在不同的教室上课。
五十六级,我校坚决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山东省高中选课指导意见》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扎实推进课改工作为使命,以创建市级高中课改样本校为契机,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新课程研究、培训、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全体师生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56级三年的努力,彻底改变原有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素质教育,符合我校校情的新的教学路子。
我们学校的选课遵循因材施教、自主自愿、必修课优先、选修课能力所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学生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的原则,因此实施以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极大欢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说‘走班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既遵循了教育规律,又照顾了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说,一中的走班制为五十六级学生营造了一方学习的乐土。
二、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56级走班制的几点收获
1.对学生来说,能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课程、选择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并从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使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状况基本相当的学生“走”到一起,便于任课教师确定教学起点、重点、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第三,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互相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第四,学生按自己的水平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和平衡心态,体会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幸福。
小媛是我校五十六级的学生,升入高二后,她和同学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选修课程。她说了这样一番话:“原来只听说大学里有选修课,现在我们也可以选修课程了,同学们对这种新的上课形式感到很新鲜。”小宁说,他喜欢文科,由于现在高二之前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走班制”,他就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人文与社会科目,而原来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也要继续学习,只是可以选择其中不同的模块,他就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物理科目系列1中的模块和化学科目的化学与生活模块。“我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比较感兴趣,这样学起来不会太枯燥,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雯雯是一名喜欢理科的高二女生,她除了选修科学与技术领域里的课程外,还选修了人文与社会领域地理科目中的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模块。雯雯说:“除了学好必修课程,我们可以根据爱好进行选修,老師会在选修课堂上尽可能地扩充我们的知识面,这对我们的基础能力也是一种培养。”
“走班制”这种方式既有侧重地照顾了学生的爱好,又兼顾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让大部分学生表示出了极大的好奇与期待。学生们明显感觉到老师在授课方式及内容上有了很大变化,作业变少了,学习压力变轻了,自己有了更充裕的课外时间和更自由的选择空间。
2.对老师来说,传统教法受到了冲击,填鸭式教育过时了,他们由过去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变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们顺应时代潮流,采用了种种新的教学法,让学生走出了"恶性循环"的阴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
我们组的小高老师说,走班制刚实行的时候,自己都快招架不住了。她担任AB两个层次班的教学任务,在备课时,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备一份就够了,两个层次班及学生起点不一样,基础相差较大,所以迫使自己必须备出两份完全不同的教案,才能适应两个班级的学生。而课后的辅导也是如此,比以前更多的强调了因材施教。尽管很累,但一段时间过后,小高说,自己觉得业务水平提升了很多,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脑袋发蒙了。
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探索一边奋进,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经受住了考验,乘风破浪,在三尺讲台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3.对学校来讲,借走班制的东风,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体系。
一是“走班制管理体系”。对于流动班级的管理,采取临时班长和该课程的课代表制。对于师资队伍,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都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课程,并积极参与以自己所教学科为主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逐渐建设、完善、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课程“套餐”。强化综合管理,构建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树立“人人都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全员负责”的新观念。强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班干部的管理信息沟通,从真正意义上杜绝了管理的“真空地带”。
二是分层教学体系。首先,为教学班配备班干部。每个行政班的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共同协商选定课代表一名,这样保证在每个教学班里都能够有来自不同行政班的课代表。这些课代表是班主任和各教学班之间的联络员,负责把上课纪律、作业情况,包括对任课教师的反映等信息传递给班主任。其次,为教学班设立负责人。负责人一般由业务能力强、敬业爱生的学科教师担任,负责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对学生在各层教学班中的流动进行指导,并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第三,建立学生周记制,以此扩大师生交流的渠道。学生通过周记向教师反映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第四,加强学校的校务管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要求,教师通过学生的周记来了解学生当时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下一步的教学目标。
三是科学有效的学科、班级评价体系。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层次班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因此为A、B层次班配备任课教师时,学校综合考虑,适人适位,调动了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层次固然有高低,但各层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敬业精神、管理能力等方面不应有多大差距,尤其是避免了“好老师教好班,差老师教差班”的不当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虽然各层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不应有多大差别,但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是明显不同的。A层班:总体上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局部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尖子生培养,确保该层次的学生高考时单科成绩超过重点本科线。B层班:要低起点,多反复,补欠缺,教方法,重基础,常反馈。为调动每个教师和每个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实行了各教学班成绩单独考核而同科同层次班之间互相比较和“走班”学生回行政班综合考核而不同行政班间相互比较的双重考核办法。
三、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走班制存在的问题
分层走班制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虽没有在全国各中小学校广泛推行,但已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广东等地区率先进行了部分课程走班制教学的实验研究,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走班制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在“走班制”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班级的四五十个同学扩大到全年级的学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这种相互影响虽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影响也很大,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这是班级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目前难解决的问题。另外,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会因此变得困难。由于相当多的学生不在行政班的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班主任就无法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怎样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分层教学班,其中的难度也很大。
这一点,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深有体会:学生经常换教室,师生感情淡薄了,沟通交流少了。以前和几个任课老师聊聊天就能了解学生的情况,现在一个班的学生分散在几个不同的班级里,有几十位老师在教我这个班的学生,信息了解起来相当困难。不过我认为,高中是从小学初中的纯管理向大学自主管理过度的一个阶段,走班制从长远来看一定是正确的。
2.走班制暴露了教师教学方面的缺陷。分层教学加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流动式上课不便于任课老师辅导,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由于“走班制”属流动式上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返回行政班,再加上不同层次班任课教师也不同,因此,很难安排某位教师到行政班辅导。这样一来,学生也颇有“跟不住老师”的感觉。此外,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水平不一,如何让他们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样是一个问题。
3.走班制使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走班制”使学生的活动频繁起来,经常化的来去匆匆,使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感到好奇、好玩的同时,增添了一份忙乱和心散,很难找到那种心如止水的感觉。由于A、B层次是由高到低划分的,因此,“走班”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我是尖子”、“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
我的一个学生,高二时因为走班制,去了B班,她很苦恼,经常来找我谈心,她觉得全校的人都知道她是个B班的学生,看她的眼光都多了一份歧视,好长一段时间,她都沉浸在这种悲观情绪中,思想压力特别大,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了学生的心理,解决了他们内心的思想问题,才能帮助他们更健康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按相关要求,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原始记录、评价手册需要学生和教师完成的内容过于繁琐,劳动量过大,重复劳动较多,如何将其合理整合,删繁就简,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走班制明天会更好
历经三年的探索与研究,五十六级的实践证明,走班制是顺应教育发展潮流的,应当进一步推广。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走班制,一定能走出一个辉煌的明天,迎来教育的大满贯!
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深感教师的光荣与伟大;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还需努力再努力!
2012的钟声已经敲响,又一个龙年朝我们走来,祝愿我们莱阳的教育事业也能够迎來朝气蓬勃、龙腾虎跃的新的春天!
(作者单位:山东莱阳市第一中学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