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教育科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学校扩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并不意味着弱化理论教学,而是对理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教学既要精讲知识培养技能,更要激发思维活动培养应试解题能力和自学能力。无论计算机知识如何更新,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经过短期培训或自学均能同化、顺应和调整,做到与时代同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虽然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已经成为当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主流教学方向,然而传统的常规教学法仍然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从学科及年级角度出发简要说明在计算机专业課教学中采用的几种常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专业课常规教学模式
  (一)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
  对于教材实务处理中存在多种处理办法或有值得商榷之处,可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其课堂教学结构为:
  1、呈现:教师呈现书本例题并进行解释说明和分析。
  2、复演:教师展示书本实务处理过程。
  3、设疑:教师指出书本实务处理不当之处,提出本节课的创新目标。
  4、尝试: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5、讨论:分组或全体讨论、评价学生(或教师)提出的创新方案。
  6、定型:教师指出各种方案的合理内核,确定最终方案。
  (二)尝试教学模式
  交叉学科知识(重复性内容为主),学习的知识点在其他学科中学过,只是本节稍复杂或可类比。从培养前瞻性人才的角度出发可在高年级或在相关学科交叉知识点适当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尝试教学模式”为原型的六步教学模式。
  1、新课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呈现业务:出示尝试业务题,指导学生自学教材。
  3、学生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
  4、尝试练习:学生对照范例,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优异生板演,中差生对照自检。
  5、教师讲评: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精讲知识,矫正偏误,并将知识系统化。
  6、强化训练:再练,巩固成果,强化记忆。
  (三)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对于复杂问题、难点内容以及在低年级可广泛采用以常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为基础的专业课六环节教学模式。
  1、检查清障:检查复习,督促及时复习并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2、目标牵引:引入新课,目标激励,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
  3、罕辟而喻:精讲原理,浅例释义,理论知识具体化。
  4、巩固强化:巩固练习,重复性业务练习与变式性业务练习相结合,强化训练形成技能。
  5、系统小结:课时总结,言简意赅。
  6、课时延续:布置作业,督促复习。设计弹性作业(作业题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可做可不做题)。
  (四)图示教学模式
  复杂的编程问题,学生难以从总体上把握全过程。可设计心理学图示法教学模式:
  1、定向(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业务题,阐明要讲述的计算机编程目标。
  2、呈现图式模型:教师根据理论设置直观的图示模型,呈现给学生,并将图示与理论相匹配,讲解操作程序。
  3、具体化示范:教师根据直观图示模型示范处理定向业务题。
  4、图式回归:教师结合学生的尝试练习强调图示的程序及关键。
  5、仿真实训:书本与实际一体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图示模型指示的操作程序,在"真实"的程序情境中进行上述例题及习题的操作演练。
  6、布置再试作业。
  (五)“示范——模仿”式实验教学模式
  职业技能训练实践课教学可采用以下三类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1、准备:教师结合模拟实验,呈现实训目标,激发求知欲。
  2、示范:教师针对实际业务讲解要领并示范操作。
  3、定型:教师以图表等方式总结,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4、实训:学生仿效教师的示范操作进行自主练习,教师个别化指导。
  5、反馈:教师呈现尝试题答案,指明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照自检。
  6、作业:布置操作性作业,实现技能正迁移。
  二、设计计算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设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精讲是着眼点,善练是突破口,使学生掌握实际技能是落脚点。精讲善练要在“备”字上下功夫,技能培养要在练字上动脑筋。
  2、要设计好三进环节。(1)德育进课堂,鼓舞士气,培养职业道德(2)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课堂,培养科技意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技能训练进课堂,适当增加必要的实践环节,培养职业技能,造就实用人才。
  3、课堂用语通俗化。课堂教学语言要通俗化,做到浅例释义,努力使远处的东西近处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4、要加大巩固练习的力度。题型要多样化。做到当堂内容当堂练。即时巩固,要以重复性练习为主,并精心选择一定的变式性练习。
  5、要加强学法指导,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及识记的方法。加强实效性,突出实用性,讲求实际效果。
  6、采用比较式教学,开展聚合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训练,建立学科纵向与横向知识间的联系。
  7、要加大反馈力度,开展双向、多向交流活动,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过程,做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其他文献
时代发展呼唤高素质的人才,中学历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传统教学中,学生大多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这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往往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向、定势思维,不利于学生转换视角,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因此,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
期刊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所以,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应从中学生抓起。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论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情感教育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前提  在教学中,可抓住语言文学与思想情感的聚焦点,引导探究,促使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深切领悟,以使语言训练
期刊
身临初中数学教学几年,我发现学习成绩较差的绝大多数学生智力并不差,有的甚至可以称之为聪明,可是他们的成绩为什么会差呢?可见决定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往往是非智力因素.这里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性格、习惯等。所以我们应该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以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应从下述几方面努力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
期刊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阅读能沟通人与人类的心灵,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  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陶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品位,阅读能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
期刊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  第一、力求以情感人,唤起说的兴趣,以说带写。1、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在教学中力求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也要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
期刊
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教学经验出发,设计有趣的数学作业,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导者。那么,如何指导好教师,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有趣有探究与思考的作业呢?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完成数学作业的关键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
期刊
评价学校、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在当今急功近利的中等教育圈内,已是云遮雾障,扑朔迷离。  评判、衡量教师的尺度,依照常规理念,应是教师的全面素质和整体表现,包括业务功底、师德修养、教学业绩、研究性成果等。视学校,同样应通盘考虑,即据办学方向、办学特色、校风、校貌、教科研质量等整体水平,给与综合评定。但在“唯分至上”的圈内,高考上线率、均分率,学校班级科目的排名,已统而代之,成为唯一标准。没有了分数,即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是一个进行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学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为造就一代代高素质的、富于挑战与创新精神的民众创造环境和条件。回溯从15世纪—20世纪,世界经济文化中心转移(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过程,一个规律性的现象是,后来居上超越过强国的新兴强国,总是从重视和发展
期刊
摘 要:《工程制图》是土木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上好这门课程对于同学建立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制图的基本技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提高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通过尝试结合不同的任务驱动提高同学的课堂听课效率,并根据同学接受能力,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有助于提高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而分层教学方法弥补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无形遗产,主要指非文字的不以物质形式出现,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的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这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髓。  人作为社会构成的主体,其童年、少年、青年阶段都离不开学校教育,而这也正是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意识取向会影响到一个人对所寄以生存的环境的认知,对自身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从宏观上讲,更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