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液体环氧树脂低温结晶的研究

来源 :现代涂料与涂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9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液态环氧树脂低温的结晶机理,对不同型号的E51树脂、活性稀释剂、低温环境、树脂的密封贮存性及冷热交替进行试验数据评选,解决了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低温结晶问题.
其他文献
为了评估列车振动对济源三公祠和袁公祠石窟产生的影响,测试了不同车道列车运行时石窟的振动响应,分析了列车影响下结构的振动加速度和速度的最大值,并与现行国家规范规定的振动限值进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①二号车道引起的振动响应较一号车道大,其中垂直振动较为突出.在列车运行时,石窟上既有裂缝两侧振动响应不一致,变形发展不协调,在长期列车振动影响下,有继续发展的可能;②列车运行时垂直振动加速度级最大为72 dB,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邻近铁路两侧噪声不大于80 dB的要求,但大于特殊住宅区、居民区及文教区的噪
针对209P型转向架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采用全聚焦3 D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全聚焦3D相控阵超声检测具有缺陷图像显示直观、缺陷定量准确等特点,能够实现对209P型转向架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管控.全聚焦3D相控阵超声检测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对复合材料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为研究采用与被检部件异种试块校准超声波仪对部件内部缺陷定位的影响,本文以碳钢试块校准的超声波仪对P 91材质部件内部缺陷定位为例,首先对对比试块中不同深度人工缺陷定位,后以时间为中间量推导出仪器定位数值与缺陷真实存在位置的理论关系式,最后结合现场应用实例得出结论:采用与被检部件异种试块校准超声波仪,因声速差异导致检验工作中缺陷定位不准确;选定K值探头,随检测部件中缺陷存在位置深度增大,缺陷测量水平距离和垂直深度与真实值误差增大;若某些情况下,采用与被检部件异种试块校准超声波仪对缺陷定位时,可借助本文理论推
采用水热法合成水化硅酸钙(C-S-H),并将其掺入水泥中,研究其对水泥基材料微纳米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对掺有C-S-H的水泥水化产物的弹性模量、硬度等纳米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对纳米压痕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制备的C-S-H能有效地促进水泥水化,填充水泥浆体中的孔隙;随龄期增加,低密度C-S-H凝胶体积分数增加幅度较大,高密度C-S-H凝胶体积分数也有所增加;当C-S-H掺量为1%(质量分数)时,显著地提高了水泥基材料早期的微纳米力学性能.
基于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s)用户的群智感知网络具有节点覆盖广泛、数据全面及时等优点.该技术实现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车联网用户的信息(如用户地理位置等)来选择合适的感知任务参与者,以合理地进行任务分配,进而提高感知任务的完成质量和任务发布者收益.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车辆用户轨迹特征与组合多臂赌博机(CMAB,combinatorial multi-armed bandits)算法的群智感知用户任务分配机制.首先,基于用户历史行车轨迹的相似程度,将用户聚类.然
恶性的皮肤病变在早期阶段的治愈率极高,基于深度学习的皮肤病诊断研究近年来受到持续关注,其诊断准确率较高,然而计算资源消耗大,且依赖于医院大型计算设备。为在物联网移动设备上实现快速准确皮肤病诊断,提出一种基于IR-VGG(inverted residual visual geometry group)的多分类皮肤病实时诊断系统,使用轮廓检测算法分割出皮肤病图像病灶区域,并用反转残差块替换VGG16第
每一个产业,总是会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新陈代谢,继往开来.有着百年积淀的汽车工业亦是如此.随着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的不断进入,汽车制造的未来将如何?rn回顾汽车工业产销2021上半年的数据,1-6月,汽车产销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增长24.2%和25.6%,增速比1-5月回落12.2个百分点和11.0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984.0万辆和1000.7万辆,同比增长26.8%和27.0%.
期刊
介绍了水性环氧涂料的的成膜机理,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水性环氧涂料,并对水性环氧涂料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水性环氧涂料在浮顶储罐浮盘内表面的涂装施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利用PTA残渣改性醇酸树脂,通过树脂用量的选择,颜填料、助剂等的筛选和用量的确定,制备的产品符合GB/T 25251-2010《醇酸树脂涂料》中底漆和调和漆的各项指标,和原有产品相比,干燥时间短、光泽高、VOC含量低、固体分高、成本降低.
根据售后变速器油封漏油的故障问题,对装配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进行工艺优化,采取措施,进行标准化制定和经验教训总结,希望对类似制造厂商相关油封装配工艺和ME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