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南》考辨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372751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开篇首列二《南》。关于何为二《南》,历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二《南》之别不在地域之异,而在时间之别。南方诸国是周王朝的南土,因二《南》产生于周之南土,故人们称之为“南”。从周王室与南方诸国之关系来看,二《南》当产生于西周成、康时期。周、召二公与南方诸国来往甚多,故二公制作礼乐时,南方诸国的一些诗歌被采集到朝廷,经过乐师加工,用之于各种礼仪之中,于是形成《周南》和《召南》。周公时所采集的南方诗歌称为“周南”,召公时所采集的南方诗歌称为“召南”。
其他文献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氨化Ga2O3/Ta薄膜,合成大量的一维单晶纤锌矿型氮化镓纳米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和光致发光谱对制备的
在氟锆酸盐、铝酸盐和硅酸盐3种不同电解液中对镁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分别制得了锆膜、铝膜和硅膜,对这些膜层的形貌、相组成、表面粗糙度、结合强度、硬度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设备在不同N2分压下制备了Zr-Si-N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了N2分压对薄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2分压的增加,薄膜中Zr、Si元素含量比降低,且薄膜方
采用水热法制备火箭高长径比的Sb2Se3纳米带。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形貌控制剂在纳米带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垒关重要的作用,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采用溶胶法制备了用于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Pt-Ni/C阴极电催化剂,用XRD、XPS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电位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电化学活性及抗甲醇性。结果表明,制备的Pt-Ni
散文的"闲笔"看似多余,却极其重要。散文教学需要重视"闲笔"。"闲笔"是散文"形散"特征的集中表现。例如,韩愈《祭十二郎文》第二段交代了作者的身世和家世:"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
用热压法制备Ti/Al扩散偶,并在525,550,575,600℃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当Al未完全消耗时,TiAl3是Ti/Al界面处唯一的产物,TiAl3向Al箔一侧长大,Ti箔中没有检测到Al原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