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事业单位的改革,尤其是激励机制的改革,是迎合经济发展趋势,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深入分析在激励机制在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作用;地位
激励机制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能够影响职工的态度和需求,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实现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持续健康发展。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激励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激励机制的高效实现,需要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和条件。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激励机制充分的融入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使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招聘、职位晋升及薪酬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能够与其激励机制相结合,以便在事业单位内部充分开展对相关职员的激励,并且高效的实现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既定目标。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深入切合事业单位自身与其他政府部门及企业组织等的区别和特点,转变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建立一个灵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全面考核并加强激励,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事业单位相关管理层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在管理和考核以及激励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体现出事业单位对于相关职员的人文关怀,采用多种形式提升相关职员对于事业单位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有效提高相关职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激励是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力量,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动力,鼓励员工的行为,推动其化为动力,引导其朝着之前制定的方向发展。激励可以理解为激发员工共组动机的心理,普遍用在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中,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共同的目标而通过物质或精神的方法对员工形成刺激,激发出员工内在的动力和活在,使得员工处于兴奋状态,积极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企业进行低水平的激励可以使员工发挥出20%-30%的能力,而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适宜的高水平的刺激将会使员工的能力发挥出80%-90%。员工激励的本质是调动和激发鼓励工作积极性的过程,是对员工潜力挖掘的一个重要途径。换句话说事业单位对员工实行激励机制的前提是需要对员工的需要进行了解,员工需求情况是实行激励机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站在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对员工需求有所了解就可以设置出满足员工需要又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通过目标导向来促使员工的行为按照事业单位需要的情形自觉行动,使得事业单位与员工达到最大利益化。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流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度员工的激励,准确灵活的运用好员工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
三、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激励机制可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促进科技进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主体是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员工优势,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员工激励手段来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事业单位的职工发展会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对职工有利的条件将会促使事业单位的员工朝其发展方向要求来发展。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采取符合职工行为活动规律和职工心理的措施,就将会有效的激发出其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科研水平和质量。采取职工激励机制将能促使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分层次流动,进而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2、实行岗位薪级组合的薪酬机制可增加人才安全感
薪酬就是事业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事业单位对员工实行的一种物质激励。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薪酬机制是由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统一的工资分配模式来给员工发工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分配模式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采用原来的分配模式已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后续发展,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员工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直到 90 年代的中后期我国开始采用现在的岗位薪级组合工资分配制度,对原有工资分配的模式进行了很大的调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我国的基本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为员工增加了很多福利,以及一些激励措施,以此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多做贡献,使得员工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工作中,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贡献。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薪酬激励可以將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留住,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工作的士气,从而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利益。
3、建立人才参与的机制可增加职工归属感
事业单位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开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都是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增加员工的参与度,才能让员工更加了解工作,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事业单位的各项计划中,把事业单位的目标当成员工自己的目标来实现,增加员工对事业单位的归属感,在于其他员工一起完成事业单位布置的任务时,了解事业单位其他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增加自身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高度参与事业单位活动,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与员工和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感情联系,便于事业单位开展工作,也可以为事业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4、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以培养职工危机意识
无论哪种激励方式都是与事业单位员工的业绩评价有很大联系的,目前国家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制定了一套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事业单位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形来对绩效考核的内容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事业单位激励员工的需要,比如对事业单位发展有特别贡献或是突出业绩的员工给予物质和荣誉方面的奖励,这样可以进一步的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有过错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处罚,增加他们的危机意识。
5、建立目标激励和晋升激励机制可提高职工创造性和积极性
事业单位对员工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来说可以促使其个人价值的实现,还可以促使员工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不断的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开发自身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事业单位采用目标激励和晋升激励的方式来促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为事业单位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促使事业单位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宏,关于我国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02)
[2]陈明岩,试论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劳动保障世界,2010(11)
[3]王雪媛,浅谈事业单位对员工的激励机制[J],才智,2011(14)
[4]李小括,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7)
[5]张少英,周明,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分析与思考[J],河北企业,2010(03)
[6]孙战海, 关于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0(05)
[7]马庆丰,李连辉,激励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
关键词: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作用;地位
激励机制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能够影响职工的态度和需求,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实现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持续健康发展。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激励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激励机制的高效实现,需要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和条件。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激励机制充分的融入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使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招聘、职位晋升及薪酬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能够与其激励机制相结合,以便在事业单位内部充分开展对相关职员的激励,并且高效的实现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既定目标。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深入切合事业单位自身与其他政府部门及企业组织等的区别和特点,转变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建立一个灵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全面考核并加强激励,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事业单位相关管理层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在管理和考核以及激励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体现出事业单位对于相关职员的人文关怀,采用多种形式提升相关职员对于事业单位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有效提高相关职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激励是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力量,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动力,鼓励员工的行为,推动其化为动力,引导其朝着之前制定的方向发展。激励可以理解为激发员工共组动机的心理,普遍用在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中,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共同的目标而通过物质或精神的方法对员工形成刺激,激发出员工内在的动力和活在,使得员工处于兴奋状态,积极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企业进行低水平的激励可以使员工发挥出20%-30%的能力,而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适宜的高水平的刺激将会使员工的能力发挥出80%-90%。员工激励的本质是调动和激发鼓励工作积极性的过程,是对员工潜力挖掘的一个重要途径。换句话说事业单位对员工实行激励机制的前提是需要对员工的需要进行了解,员工需求情况是实行激励机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站在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对员工需求有所了解就可以设置出满足员工需要又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通过目标导向来促使员工的行为按照事业单位需要的情形自觉行动,使得事业单位与员工达到最大利益化。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流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度员工的激励,准确灵活的运用好员工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
三、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激励机制可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促进科技进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主体是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员工优势,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员工激励手段来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事业单位的职工发展会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对职工有利的条件将会促使事业单位的员工朝其发展方向要求来发展。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采取符合职工行为活动规律和职工心理的措施,就将会有效的激发出其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科研水平和质量。采取职工激励机制将能促使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分层次流动,进而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2、实行岗位薪级组合的薪酬机制可增加人才安全感
薪酬就是事业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事业单位对员工实行的一种物质激励。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薪酬机制是由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统一的工资分配模式来给员工发工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分配模式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采用原来的分配模式已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后续发展,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员工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直到 90 年代的中后期我国开始采用现在的岗位薪级组合工资分配制度,对原有工资分配的模式进行了很大的调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我国的基本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为员工增加了很多福利,以及一些激励措施,以此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多做贡献,使得员工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工作中,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贡献。事业单位对员工进行薪酬激励可以將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留住,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工作的士气,从而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利益。
3、建立人才参与的机制可增加职工归属感
事业单位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开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都是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增加员工的参与度,才能让员工更加了解工作,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事业单位的各项计划中,把事业单位的目标当成员工自己的目标来实现,增加员工对事业单位的归属感,在于其他员工一起完成事业单位布置的任务时,了解事业单位其他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增加自身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高度参与事业单位活动,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与员工和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感情联系,便于事业单位开展工作,也可以为事业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4、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以培养职工危机意识
无论哪种激励方式都是与事业单位员工的业绩评价有很大联系的,目前国家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制定了一套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事业单位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形来对绩效考核的内容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事业单位激励员工的需要,比如对事业单位发展有特别贡献或是突出业绩的员工给予物质和荣誉方面的奖励,这样可以进一步的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有过错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处罚,增加他们的危机意识。
5、建立目标激励和晋升激励机制可提高职工创造性和积极性
事业单位对员工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来说可以促使其个人价值的实现,还可以促使员工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不断的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开发自身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事业单位采用目标激励和晋升激励的方式来促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为事业单位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促使事业单位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宏,关于我国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02)
[2]陈明岩,试论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劳动保障世界,2010(11)
[3]王雪媛,浅谈事业单位对员工的激励机制[J],才智,2011(14)
[4]李小括,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7)
[5]张少英,周明,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分析与思考[J],河北企业,2010(03)
[6]孙战海, 关于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0(05)
[7]马庆丰,李连辉,激励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