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enr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实验用直观且趣味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不仅有助于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还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初中化学课上开展探究实验的频率并不高,一是害怕影响教学进度,二是一些实验存在危险性不适合操作。发挥探究性实验的作用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创新实验方法。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初中化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探究性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有效且普遍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保障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保障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规律进行充分的研究,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一、探究性实验的应用原则
  探究实验是为教学而服务的,实验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除了安全、趣味、探究等基础原则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实验操作的简单性原则,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步骤不应过于复杂。因为实验操作会让学生感觉十分新奇,如果装置过于复杂反而会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实验步骤过于复杂则容易造成实验结果失败,影响学生探究的热情。(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原则,实验要把握化学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的内部联系,保证实验的可操作性。(3)确保实验的发展性原则,实验要充分展现化学知识,也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实验中多设计不同的变化条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实验过程进行探究。
  二、探究性实验要不断改进与创新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的演示和操作带领学生学习新知识。但是有些实验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器械复杂、反应过程产生污染等,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实验的方法,用更加安全的方式取得同样的效果。比如,“燃烧与灭火”这一课课本中的实验过程就存在一定的污染性,教师转而使用配有胶塞的密闭试管中做白磷燃烧的实验,这样就避免了污染,更加安全。为了解决导管向水中吹气将白磷液滴吹得到处都是的情况,教师使用大号试管做白磷液滴的保护罩,从而解决了滴液飞溅的问题,避免伤害到学生,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实验不一定非要用一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节。
  其次,教师需要对实验进行创新,比如,让学生举一反三,用相同的原理进行不同的实验操作;再比如,创新实验操作的方法等。传统的实验过程主要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但是探究性实验最好是由学生亲自完成,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让每个小组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并生成实验报告,教师则是作为实验的监督者和引导者。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实验,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方式进行演示,让学生将实验过程当作一个游戏,在更轻松的状态下看见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探究性实验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化学与生活密切相连,教师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利用生活中的细节将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比如,学习分子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微观粒子的运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闻一闻班级中盛开的花,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大家闻到了香味,使学生认识到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颗粒,肉眼无法看见但是却可以被感知。教師可以让学生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来代替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如用贝壳代替碳酸钙制取CO2、用汽水验证CO2、用白醋代替盐酸等。将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去验证哪些实验过程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替代、哪些实验结果可以作用于生活等,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三、开设综合性化学探究实验
  化学是中考的重要内容,所以探究性实验不仅要体现趣味,更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将化学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部分化学知识的关联性。比如,在复习“金属的冶炼”时,将H2、C、CO作为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做对比,让学生从反应物状态、接触是否充分、反应的难易程度这三点分析反应条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基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
  在设计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能力以及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才能够更加主动与积极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才能够带着目的去进行学习,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在设计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科学地设计化学实验能够有效迎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升其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对化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首先,教师应当事先准备一个天气瓶,并且提出问题,提问学生天气瓶是怎样实现温度变化的。其次,教师应当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制作一个天气瓶,并且为天气瓶附加正确的使用说明书,其中必须包括天气图示。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问学生:为了要制作一个符合标准的天气瓶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最后,教师对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学生结合资料展开探究,了解到需要四个步骤:学习与绘画天气图示、设计实验步骤、完成作品、交流探究。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对天气图示进行了解,并进行合作学习,在纸上画出常见的天气状况,进行交流;随后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如何制作天气图示;而后提问学生,制作天气瓶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学生通过讨论会说出需要氯化铵、水、酒精、天然樟脑、硝酸钾等材料;最后教师借机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讲解。
  总而言之,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策略来保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保障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小英.初探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7).
  [2]魏宝瑛.模拟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溶液酸碱性的测量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8).
  [3]孙楠.探究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15).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将心室局部异常电位(LAVPs)作为消融靶点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远期预后。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1例(男7例),年龄17~72(46.6±16.1)岁。在窦性心律下标测LAVPs,将消融后LAVPs的消失或电压的明显降低作为手术终点。研究终点是室性心动过速再发或全因死亡。结果8例在术中标测到LAVPs(72.7%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中测定腔内心电图参数,尤其是左心室激动延迟时间是否可以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逆重构发生。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37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植入CRT,术中测试窦性心律自身传导情况下右心室-左心室导线的激动时间差(Δt),测试右心室导线起搏到左心室导线感知时间(RVp-LV)及左心室导线起搏到右心室导线感知时间(LVp-RV)。随访观
目的评价心脏变时功能不良的发生和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关系。方法2006年至2009年75例(2006年至2008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66例,2009年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9例)平时窦性心动过缓的体检人群,男52,女23,年龄14~72(47.6±13.0)岁,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检测运动前及运动高峰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运动前静息阶段至运动最高峰的心率(H
【摘要】为了做好中职教育管理工作,本文将围绕“管育并重”模式展开研究,主要论述该模式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后提出该模式的运用策略。采用文中策略能够充分发挥“管育并重”模式作用,帮助教师做好中职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学业与未来发展。  【关键词】“管育并重”模式;中职教育管理;中职学生  引言  目前,很多中职教师在教育管理中都遇到了困难,工作难以起到应有效果,诸如许多教师表示自身在教育管理中发现学生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心电图QRS波特征和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的发生率及其时限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335例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QRS波形态分为病理性Q波组(96例)、fQRS波组(158例)、两者均
【摘要】“数”和“形”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两个元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借助两者之间的关系来梳理知识网络,进而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  一、课堂导入环节  (一)借助数形结合解释数学概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通常会以“多理论,多习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了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新型带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导线除颤器(A+ICD)植入时及植入后的导线参数及随访情况,评估心房活动所致误放电频率,评价A+ICD的安全性、导线稳定性和识别房性心律失常的能力。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浙江医院和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入选10例植入(Lumax540 VR-T DX,德国百多力公司)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符合标准的患者,导线植入后测量并记录心房感知、心室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