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明代神魔小说的宏观空间构建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197671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与明代神魔小说的宏观空间构建有密切关联,以神魔小说中天界、幽冥、凡间三大空间为代表,基本上都吸收和改造了佛教三界、地狱和四大部洲的空间观念.佛教这些纷繁复杂的空间观念在神魔小说中并未原样照搬,而是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有利于小说情节叙述的较为简单明了的空间观念.佛教深邃的空间理论给神魔小说的空间构建提供了极大的理论支撑与艺术启发,其宏大的空间格局让神魔小说具有更高的思想旨趣,使得人物形象具有更为极致化的法术技能和思想个性,让神魔小说的情节线索更加复杂生动.佛教宏观空间观念让神魔小说建立了一个虚实结合、循环运转的“天界—凡间—幽冥”空间体系,使得人物形象拥有多重身份,空间内事物之间产生了新的空间关系,生发出摇曳多姿而又极具特色的空间艺术.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考证梅志记述胡风的一份材料,梳理出了胡风接受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一个特殊路径和脉络,进而再现了胡风批判性接受藏原惟人革命文学理论的全过程.尤其对胡风因何
电影艺术在“十七年”被视为叙事性文学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小说改编为电影极大地提高了文艺传播效能,拓展了读者接受群体.改编中的审美元素消长融入了意识形态特质,叙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