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有术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术”是用来合乎“道”的,而不是操作把持“道”的,两者不可颠倒(但现实中往往被颠倒)。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讲的都是一个道理:最高的平衡就是道。
  道是什么?是自然法则,是“宇宙真理”,是人文关怀,是天下为公,是民心所向,是核心价值。平衡是兼顾各方利益,体现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谁合乎了这个“道”,谁就得道多助。平衡术追求的不就是这个吗?
  今年6月,我去西藏旅游,终于有时机领略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平衡原理。
  我们知道青藏高原海拔很高,所以相对气温就低。哪怕我们所在的城市处在夏季,青藏高原很多地方仍是白雪皑皑。一些山脉上的冰雪,便化作江河的源头。问题来了:青藏高原哪来这么多化不完的积雪?原来,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面坡度比较缓,印度洋的热湿气流从南往北爬坡,爬过山脉后陡遇寒流,因此那里常年雨雪不断——造物主就这样把印度洋的水汽,以云团的形式搬运到青藏高原,再化作雨雪,源源不停地供给几大河流,而几大河流再顺着地势蜿蜒而下,“奔流到海不复回”,构成一个完美轮回——前提是别遭到人为破坏,否则就会导致各种失衡——气候上的、地质上的、生態上的、经济乃至社会上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物理学中把物体平衡分为“稳定平衡”“随遇平衡”“不稳定平衡”三种情形。其实这三种情形也体现在社会历史当中。当社会不公平、不公正、不稳定的现象越来越严峻时,就容易出现“失衡”求变的推力,以达到新的平衡。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改朝换代,表面看起因都是一些小事件,比方秦末一场大雨,揭开农民起义序幕,导致秦朝“二世而亡”;明末辞退一个驿卒,导致崇祯皇帝自缢,更招致清军大举入侵。但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并非这些小事件,它们只不过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嬴政父子来说,秦朝基业“二世而亡”是个天大的悲剧,但从整个历史长河上看,亡的只是秦朝而不是中华,中国的历史长河并没有因此断流,每一处转弯,每一次跌宕,每一声咆哮,都意味着新的“稳定平衡”的开始。
  再拿历史举例。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导致三国鼎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拉孙权以抗曹操,孙权左右逢源,时而拉刘抗曹,时而拉曹打刘,三方玩儿的都是平衡术,每个人也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诸葛亮27岁时与刘备作“隆中对”,堪称战略平衡的经典;年轻的吴主孙权,继位时年仅18岁,但是在玩平衡术方面一点不输曹刘。
  平衡往往表现为中庸,但两者性质截然不同。中庸是一种道,平衡是一种术。
其他文献
胡舒立在2013年第49期的《新世纪》上撰文指出:目前,政府、学界和公众对城镇化的原则与方向取得了基本共识,但对许多具体问题仍然存在分歧.一个突出事例便是城镇化路径之争。“中
高三学生在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等待的就是高考能金榜题名。高考承载了众多家庭的期望与幸福,事关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较重,有的学生会出现消极、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