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行医在深山,渡河划舟、翻山越岭、骑车扛车……
30年来,他不辞辛劳,累计出诊5000多次,行程达10万公里以上,救治了无数村民。他就是江西省东乡县小璜镇岭上村乡村医生王文德。
王文德,1962年出生于东乡县小璜镇岭上村。他中等个子,经常穿着一件白大褂,看上去质朴干练。岭上村因20世纪50年代修建水库被隔断在深山老林里。王文德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有时深更半夜生病,父母要背着他翻山越岭,然后再渡河,再步行5公里才能到镇卫生院,这让王文德从小就有了当医生的想法。1983年,王文德高中毕业后,看到村里一直没有村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决心到镇里拜师学医。想到做到,说干就干,他在镇里医生的教导下,勤学苦练了两年。学业有成后,他拿到了行医资格证,成为一名正式的乡村医生。从此,他独自肩负起整个村委会基层卫生的宣传、组织及村民的疾病预防、接种、保健、治疗工作。
岭上村有13个自然村,共600余户人家.2500多人口。由于地处偏远,又没有公路,各个自然村之间相隔着大山和水库,王文德每次出诊都要翻山越岭,行走非常困难。一辆自行车、一把柴刀、一支手电、一个医药箱成了伴随着王文德出诊的“四样法宝”,陪伴着王文德走过了30年的行医路。30年来,一共有7名医生曾先后在岭上村诊所工作过,但都因为嫌条件太艰苦而一个个离去。“以前到每个村子都要靠步行或骑自行车,很多时候,一半路是人骑自行车,一半路是自行车‘骑’人,另有4个自然村要乘渡船才能到达。原来的渡船没有安全措施,而且常常超载,老王曾经遇到过好几次翻船的险情。现在老王出诊,我每次都要嘱咐他,一定要在天黑前赶回来。”王文德的妻子工大红说起丈夫出诊的事,现出满脸的担忧。
王文德热爱农村卫生事业,为了村民的健康,他节假日从没休息过。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无沦是下地劳动,还是赶集、做客、走亲戚,都会习惯性地挎上药箱,以便随时在田边地头、林间崖下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从医30年来,他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也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在简陋而艰苦的环境里,他用听筒、针筒和一张张发黄的医药费欠条换来了无数村民的健康。
黄打虎村小组79岁的乐老太因摔伤卧床,生了褥疮。每天一到换药时间,连亲属都退避三尺,王文德却想尽一切办法,每天行走6公里的山路坚持为她换药,并采集草药免费为其治疗,终于治好了乐老太的顽疾。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多为村民解除病痛,多为村民服务,不仅是我,还有很多乡村医生都在这么做。”面对村民们的赞扬,王文德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分内的事。
2005年,王文德在一次意外中摔断了腿.因为家贫,也因为想着村里的人看病难.他手术后只住院一个星期就回到了诊所。他一边缠着绷带石膏、挂着点滴,一边为村民看起了病。手术8个月后,因为又到了计划免疫建卡和接种的时间.在腿伤还没有完全好的情况下,他毅然带上柴刀,走向深山里的村子。回来后他的腿伤发作,钢板错位,使他接连又上了两次手术台。手术后,王文德虽然幸运地站了起来,但是腿却瘸了。王文德说:“好在村里2001年架起了桥,这几年乡村间的公路也慢慢修起来了,需要坐船爬山的自然村只有4个了。要不然,我还真的吃不消。我如今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也没有原来利索,一天最多也只能走一两个自然村。但不管怎样,只要还能动,我就一定会坚持给村民们治病。”
去年金秋时节,笔者曾跟随王文德到各村巡诊。来到井源村,他去看望生病的76岁的严老太,为她打针。笔者发现,所到的几个自然村都是空荡荡的,见不到多少年轻人与小孩。王文德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带着孩子到外而打工去了,条件好一点的也搬走了.剩下的大多是故土难离的留守老人。他把患者当亲人,为了减轻留守老人的负担,如今每个月他都至少要到各个村子走一遍,为老人们送医送药。他为村民看病收取的医药费很低,全年收入还不足1.5万元,每年都要靠养猪种田来贴补家用。可他还经常给一些特困户、残疾人免费用药,为困难群众赊账赊药。
2013年12月,王文德被评为“最美东乡人”。然而,就在“最美东乡人”评选揭晓的第二天,乡亲们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经诊断,王文德患上了鼻咽癌,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治疗。面对这一沉重打击,王文德选择了坚强面对。就在准备去南昌治疗的前一天,他心里依然放不下即将开始的第四季度村民健康体检。“健康体检我能赶回来,一定会回来!我宁愿不治病,也要回来,把这件事办完。”多么朴实的话语!有谁在面对癌症时不惊慌失措?又是什么让一个人在生死之际还牵挂着他人的健康?乡亲们听到王文德这真诚而掷地有声的话语,无不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只要把病人揣在心头,把生命举过头顶,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从医30年来王文德的人生感悟。30年来,王文德扎根乡村救死扶伤,坦然面对生活的磨难和死亡的威胁。他,用无悔的青春让大山深处的乡亲体味到了生命的尊严;他,用对事业的执着和满腔热情为山村的百姓健康护航。
医者仁心,天道酬勤!2015年7月,王文德荣登“中国好人榜”,喜获“敬业奉献”好人称号。
30年来,他不辞辛劳,累计出诊5000多次,行程达10万公里以上,救治了无数村民。他就是江西省东乡县小璜镇岭上村乡村医生王文德。
王文德,1962年出生于东乡县小璜镇岭上村。他中等个子,经常穿着一件白大褂,看上去质朴干练。岭上村因20世纪50年代修建水库被隔断在深山老林里。王文德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有时深更半夜生病,父母要背着他翻山越岭,然后再渡河,再步行5公里才能到镇卫生院,这让王文德从小就有了当医生的想法。1983年,王文德高中毕业后,看到村里一直没有村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决心到镇里拜师学医。想到做到,说干就干,他在镇里医生的教导下,勤学苦练了两年。学业有成后,他拿到了行医资格证,成为一名正式的乡村医生。从此,他独自肩负起整个村委会基层卫生的宣传、组织及村民的疾病预防、接种、保健、治疗工作。
岭上村有13个自然村,共600余户人家.2500多人口。由于地处偏远,又没有公路,各个自然村之间相隔着大山和水库,王文德每次出诊都要翻山越岭,行走非常困难。一辆自行车、一把柴刀、一支手电、一个医药箱成了伴随着王文德出诊的“四样法宝”,陪伴着王文德走过了30年的行医路。30年来,一共有7名医生曾先后在岭上村诊所工作过,但都因为嫌条件太艰苦而一个个离去。“以前到每个村子都要靠步行或骑自行车,很多时候,一半路是人骑自行车,一半路是自行车‘骑’人,另有4个自然村要乘渡船才能到达。原来的渡船没有安全措施,而且常常超载,老王曾经遇到过好几次翻船的险情。现在老王出诊,我每次都要嘱咐他,一定要在天黑前赶回来。”王文德的妻子工大红说起丈夫出诊的事,现出满脸的担忧。
王文德热爱农村卫生事业,为了村民的健康,他节假日从没休息过。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无沦是下地劳动,还是赶集、做客、走亲戚,都会习惯性地挎上药箱,以便随时在田边地头、林间崖下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从医30年来,他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也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在简陋而艰苦的环境里,他用听筒、针筒和一张张发黄的医药费欠条换来了无数村民的健康。
黄打虎村小组79岁的乐老太因摔伤卧床,生了褥疮。每天一到换药时间,连亲属都退避三尺,王文德却想尽一切办法,每天行走6公里的山路坚持为她换药,并采集草药免费为其治疗,终于治好了乐老太的顽疾。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多为村民解除病痛,多为村民服务,不仅是我,还有很多乡村医生都在这么做。”面对村民们的赞扬,王文德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分内的事。
2005年,王文德在一次意外中摔断了腿.因为家贫,也因为想着村里的人看病难.他手术后只住院一个星期就回到了诊所。他一边缠着绷带石膏、挂着点滴,一边为村民看起了病。手术8个月后,因为又到了计划免疫建卡和接种的时间.在腿伤还没有完全好的情况下,他毅然带上柴刀,走向深山里的村子。回来后他的腿伤发作,钢板错位,使他接连又上了两次手术台。手术后,王文德虽然幸运地站了起来,但是腿却瘸了。王文德说:“好在村里2001年架起了桥,这几年乡村间的公路也慢慢修起来了,需要坐船爬山的自然村只有4个了。要不然,我还真的吃不消。我如今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也没有原来利索,一天最多也只能走一两个自然村。但不管怎样,只要还能动,我就一定会坚持给村民们治病。”
去年金秋时节,笔者曾跟随王文德到各村巡诊。来到井源村,他去看望生病的76岁的严老太,为她打针。笔者发现,所到的几个自然村都是空荡荡的,见不到多少年轻人与小孩。王文德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带着孩子到外而打工去了,条件好一点的也搬走了.剩下的大多是故土难离的留守老人。他把患者当亲人,为了减轻留守老人的负担,如今每个月他都至少要到各个村子走一遍,为老人们送医送药。他为村民看病收取的医药费很低,全年收入还不足1.5万元,每年都要靠养猪种田来贴补家用。可他还经常给一些特困户、残疾人免费用药,为困难群众赊账赊药。
2013年12月,王文德被评为“最美东乡人”。然而,就在“最美东乡人”评选揭晓的第二天,乡亲们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经诊断,王文德患上了鼻咽癌,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治疗。面对这一沉重打击,王文德选择了坚强面对。就在准备去南昌治疗的前一天,他心里依然放不下即将开始的第四季度村民健康体检。“健康体检我能赶回来,一定会回来!我宁愿不治病,也要回来,把这件事办完。”多么朴实的话语!有谁在面对癌症时不惊慌失措?又是什么让一个人在生死之际还牵挂着他人的健康?乡亲们听到王文德这真诚而掷地有声的话语,无不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只要把病人揣在心头,把生命举过头顶,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从医30年来王文德的人生感悟。30年来,王文德扎根乡村救死扶伤,坦然面对生活的磨难和死亡的威胁。他,用无悔的青春让大山深处的乡亲体味到了生命的尊严;他,用对事业的执着和满腔热情为山村的百姓健康护航。
医者仁心,天道酬勤!2015年7月,王文德荣登“中国好人榜”,喜获“敬业奉献”好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