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宝应县小官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宝应 225800)
【中图分类号】R72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49-0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心、脑、肾损害。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社区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为保证人民健康,根据卫生部调整高血压预防策略的“六个转变”要求,“由城市为主向城乡并举转变,由高层向基层转变,由专业行动向群众运动转变”[2],在农村社区大力开展高血压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人,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3] 。针对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持恒性特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院所在自然村为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支持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2009年至2010年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经普查,本自然村2009年共有老年高血压患者204例,男108例,女96例,年龄50——87岁,平均65.3岁,6例已合并心脑血管病并进行过住院治疗,2例留有半身不遂。
2 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背景特点
2.1 与城市地区相比,目前农村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主要仍然以自然村为单位,农村老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健康保健意识薄弱。204例患者高中2例,初中55例,小学108例,文盲39例。204例患者,164例已知有高血压病,40例患者从未测量过血压,150例断续服药,长期规范服药的只有10例。
2.2 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态度①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甚少,因而很轻视,不放在心上。②凭自我感觉估计血压高低。③看药物价格自行购买降压药。④血压一下降即停药。⑤降压过低过快或降压效果不明显。⑥盲目跟随别人用药。⑦没有主动测量监测血压的习惯。⑧服药不定时,想起就吃,忘记就算。⑨因经济情况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导致悲观厌世对疾病恢复丧失信心而拒绝治疗。⑩大多数没有就医意识。
3 心理支持
3.1 先义务上门测量血压并及时记录,建立个体健康档案,了解血压波动情况,随时给予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家中自备血压计自测血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主动测量血压的习惯也很少,护士主动上门为他们测量血压,先让他们被动地形成测量血压的习惯,然后变被动为主动,直到自觉主动地上医院自身监测血压,必要时督导服药直致养成习惯。
3.2 心理支持。测量血压的过程中,引导老人倾诉内心的想法,耐心倾听,使其产生信赖感,才能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道理讲清疾病的防治、保健知识使老人接收理解,通过解释新农合知识及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和事实,使老人消除其悲观消极心理,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配合社区卫生防治工作。
3.3 健康教育。
3.3.1 健康教育内容。①高血压病的基本概念、危害性和并发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②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和诱因。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它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物理环境密切相关。高血压虽不能根治,但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改造生活环境可以良好的控制疾病。③正确的用药和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坚持终身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随访的重要性。让患者清楚高血压需要终身治疗终身服药的思想准备,指导患者根据病情用药,目前降压药种类繁多,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逐步降压,以防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等器官的供血不足;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强调按时、按量、按次服药的重要性,随时正确测量血压,根据药物的起效时间与血压的规律,选择每天最佳服药时间;注意降压药的副作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④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合理膳食、控制总量,低盐(﹤6g)、低胆同醇、优质蛋白饮食,少食动物脂肪、黄油,多食粗纤维、高钾、高钙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经常适当的运动锻炼(如走路、骑自行车、慢跑、打球、太极拳等等有氧运动。)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注意掌握运动时间和环境温度,清晨要在太阳出来后锻炼,冬天气温较低不宜外出锻炼,以免寒冷的空气刺激使血管收缩,加重高血压病诱发中风。⑤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可以通过从事有兴趣的消遣活动如养花、养小动物、钓鱼等等减轻压力放松精神,不宜进行易引起情绪激动的活动(如打麻将)和其它重体力活动。
3.3.2 健康教育方式。针对农村社区高血压老人的文化程度低、记忆力差的特点,宣教护士应掌握高血压病的全面知识和丰富的健康保健知识,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对重点内容反复多次强调,采用直观形式的方法,同时注意对其家属亲人的宣教,让家属亲人帮助、提醒、督促病人。
3.3.3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协助村委支持学习太极拳、腰鼓、跳舞等并在村里安装体育锻炼器材,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组织人员在社区定期开设健康讲座,请名医生开展义诊、义务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使社区高血压老人改变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康复增强信心。
4 效果及体会
2009年至2010年对本自然村高血压老人随访统计,通过对农村社区高血压老人的护理支持,204例高血压老人无一例因高血压并发症死亡,6例已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恢复良好。对农村社区高血压老人进行护理支持及时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泉源主编,社区常见疾病护理,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93
[2] 陈绵治主编,社区预防与保健,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254
[3] 夏泉源主编,社区常见疾病护理,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94
【中图分类号】R72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49-0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心、脑、肾损害。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社区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为保证人民健康,根据卫生部调整高血压预防策略的“六个转变”要求,“由城市为主向城乡并举转变,由高层向基层转变,由专业行动向群众运动转变”[2],在农村社区大力开展高血压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人,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3] 。针对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持恒性特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院所在自然村为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支持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2009年至2010年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经普查,本自然村2009年共有老年高血压患者204例,男108例,女96例,年龄50——87岁,平均65.3岁,6例已合并心脑血管病并进行过住院治疗,2例留有半身不遂。
2 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背景特点
2.1 与城市地区相比,目前农村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主要仍然以自然村为单位,农村老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健康保健意识薄弱。204例患者高中2例,初中55例,小学108例,文盲39例。204例患者,164例已知有高血压病,40例患者从未测量过血压,150例断续服药,长期规范服药的只有10例。
2.2 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态度①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甚少,因而很轻视,不放在心上。②凭自我感觉估计血压高低。③看药物价格自行购买降压药。④血压一下降即停药。⑤降压过低过快或降压效果不明显。⑥盲目跟随别人用药。⑦没有主动测量监测血压的习惯。⑧服药不定时,想起就吃,忘记就算。⑨因经济情况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导致悲观厌世对疾病恢复丧失信心而拒绝治疗。⑩大多数没有就医意识。
3 心理支持
3.1 先义务上门测量血压并及时记录,建立个体健康档案,了解血压波动情况,随时给予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家中自备血压计自测血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主动测量血压的习惯也很少,护士主动上门为他们测量血压,先让他们被动地形成测量血压的习惯,然后变被动为主动,直到自觉主动地上医院自身监测血压,必要时督导服药直致养成习惯。
3.2 心理支持。测量血压的过程中,引导老人倾诉内心的想法,耐心倾听,使其产生信赖感,才能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道理讲清疾病的防治、保健知识使老人接收理解,通过解释新农合知识及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和事实,使老人消除其悲观消极心理,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配合社区卫生防治工作。
3.3 健康教育。
3.3.1 健康教育内容。①高血压病的基本概念、危害性和并发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②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和诱因。使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它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物理环境密切相关。高血压虽不能根治,但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改造生活环境可以良好的控制疾病。③正确的用药和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坚持终身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随访的重要性。让患者清楚高血压需要终身治疗终身服药的思想准备,指导患者根据病情用药,目前降压药种类繁多,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逐步降压,以防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等器官的供血不足;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强调按时、按量、按次服药的重要性,随时正确测量血压,根据药物的起效时间与血压的规律,选择每天最佳服药时间;注意降压药的副作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④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合理膳食、控制总量,低盐(﹤6g)、低胆同醇、优质蛋白饮食,少食动物脂肪、黄油,多食粗纤维、高钾、高钙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经常适当的运动锻炼(如走路、骑自行车、慢跑、打球、太极拳等等有氧运动。)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注意掌握运动时间和环境温度,清晨要在太阳出来后锻炼,冬天气温较低不宜外出锻炼,以免寒冷的空气刺激使血管收缩,加重高血压病诱发中风。⑤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可以通过从事有兴趣的消遣活动如养花、养小动物、钓鱼等等减轻压力放松精神,不宜进行易引起情绪激动的活动(如打麻将)和其它重体力活动。
3.3.2 健康教育方式。针对农村社区高血压老人的文化程度低、记忆力差的特点,宣教护士应掌握高血压病的全面知识和丰富的健康保健知识,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对重点内容反复多次强调,采用直观形式的方法,同时注意对其家属亲人的宣教,让家属亲人帮助、提醒、督促病人。
3.3.3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协助村委支持学习太极拳、腰鼓、跳舞等并在村里安装体育锻炼器材,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组织人员在社区定期开设健康讲座,请名医生开展义诊、义务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使社区高血压老人改变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康复增强信心。
4 效果及体会
2009年至2010年对本自然村高血压老人随访统计,通过对农村社区高血压老人的护理支持,204例高血压老人无一例因高血压并发症死亡,6例已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恢复良好。对农村社区高血压老人进行护理支持及时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泉源主编,社区常见疾病护理,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93
[2] 陈绵治主编,社区预防与保健,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254
[3] 夏泉源主编,社区常见疾病护理,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