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飞速扩张,绿地作为稀缺资源,对居民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5年广州市1273份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并通过腾讯街景视图和机器学习算法提取街景绿地数据,考察街景绿地、地方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逻辑与机理,并对比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的差异。研究发现:(1)街景绿地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街景绿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中介变量地方依恋的影响,即街景绿地通过影响居
【机 构】
: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1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22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4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飞速扩张,绿地作为稀缺资源,对居民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5年广州市1273份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并通过腾讯街景视图和机器学习算法提取街景绿地数据,考察街景绿地、地方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逻辑与机理,并对比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的差异。研究发现:(1)街景绿地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街景绿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中介变量地方依恋的影响,即街景绿地通过影响居民地方依恋,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3)对于本地居民,地方依恋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即街景绿地对居民心理健
其他文献
借阅服务是图书馆日常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强化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文化教育职能,各级公共图书馆要结合实际,打造具有少儿服务特色的借阅服务体系,以此提升少儿借阅服务质量,彰显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的服务理念。简要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性,从人性化与特色化两个角度入手,对公共图书馆少儿借阅服务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散效应深受城市特征的影响。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特征将城市分为二产主导型城市和三产主导型城市,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探讨高铁对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空间效应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的集散效应具有显著时滞性和异质性,城市产业结构对其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1)基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研究表明,在静态上,高铁促进二产主导型城市产业空间分散、三产主导型
中国的就地城镇化被视为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人类聚落系统发生重大改变的证据之一。已有文献大多局限在城乡二元分析框架内,本文基于城乡界限淡化的背景建立县域就地城镇化模型,对河南省108个县市2006—2016年就地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格局、空间聚类和热点区域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大多数县市就地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大部分县市仍处低水平发展阶段,就地城镇化水平相对差异呈扩大趋势。(2)河
交通流是城市经济联系最显性的表现,为更清晰地识别城市网络结构提供了新视角。本研究采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作为交通流"关系数据",综合图论、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和GIS空间分析,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探索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并利用QAP回归法探究影响网络形成的因素。结果表明:(1)广东省高速公路已形成典型的网络式空间结构,具有"小世界"网络效应。其节点度值服从幂律无标度分布,交通出入量基
云南是中国贫困县最多的山区省份,同时也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居高不下的典型省份。针对当前研究中未能深入探讨城乡收入差距与各地贫困程度关联性、未能深入探讨各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忽视关键地理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等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各县按照贫困程度的差异划分为4个类别,使用云南省129个县(市)2010—2018年产业、社会、经济、人口等维度的面板数据,并引入"地形-气候综合优劣度"作为非经济指标,在
利用8景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数据,基于DSAS数字岸线分析法、改进的水体指数法(MNDWI)等,分析了江苏省如东县2000—2020年海岸线及滩涂围垦时空动态特征,结合围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提取了海岸线与围垦变化的相关性,并阐述了其变迁原因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2000—2020年如东县海岸线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1年来海岸线延长了18.79 km,同时以63.84 m/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网络及其多维邻近性机制已成为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利用Ucinet软件,从区域、主体性质等维度,刻画了2009—2014年产业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创新网络特征。运用PLS-SEM模型,探究全国及不同区域创新网络的多维邻近性影响过程及原因。研究发现:(1)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活动集中在大城市和三大城市群不同,其合作创新网络主要集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