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调动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地位的确立,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价值的实现和教育终极目标的完成,也不会造就创新的人才和创新的民族。
  一、 兴趣——动力之源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需要,就会自发的产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兴趣的培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步。通过灵活多样的激趣的手段,让学生乐学。
  (一) 魅力激趣。教师学高身正,举止落落大方,语言风趣幽默,书法潇洒美观,口语标准流利,自然会产生无穷的人格魅力,自然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情景激趣。成功的外语教学应该在课堂里创造更多的情景。教师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教学,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激起学生运用英语的欲望和兴趣。情景激趣的手段多种多样,例如用英语进行朗读会、讲故事、猜谜语、唱歌、对话表演、词汇竞赛、演讲比赛、书法展览、办墙报、课外阅读、举办“英语角”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赞许激趣。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学生说英语一有错,教师就会立刻打断,进行纠正。学生学习英语,特别是利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是需要勇气的,他们希望展现自己,得到认可,同时也害怕出错怕遭到嘲笑而不敢尝试。这时老师的及时鼓励和宽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利用英语的积极性。
  (四)减负激趣。以适应学情的“精讲精练”取代高耗低效的“满堂硬灌”和“题海战术”,本身就意味着对学生学习、未来和身心健康的高度负责。实践证明,把学生从学业的重重压力中解救出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动——成功之路
  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他们的学习行为积极主动起来。主动学习是成功的内因,但主动动机并不等于主动能力,教师应从课前,课内,课外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主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方面的指导,以培养学生高效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 课前主动。课前主动学习的培养主要是抓预习。学生学生学生根据导学目标,知识搭桥和学法点拨,在课前独立自学新课内容,做好准备,以掌握听课主动权,提高听课效率。有些学生学英语感到很吃力,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其原因一是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听课的盲目性和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明显不佳。只有搞好预习才能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才能把握新课的重点、难点,达到学习的目的。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自主探究习惯,教师还要认真检查预习效果。
  (二)课后主动。课后复习是课后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内化所学知识。课后复习的有如下几种:(!)回忆,可以通过与同学及时交流的方式把当天所学知识回忆一遍,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使学生把知识经过大脑的思考,整理编码用交际的方式再现出来。(2)朗读。可以朗读课文和重点词汇,做到潜移默化,熟能生巧。(3)补充完善笔记,对知识点再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主动延伸。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故事会,话剧表演,英语歌曲欣赏等。学生自选的方式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需要,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使他们逐步消除畏难情绪,达到听说读写的同步提高。
  三、主体——持续发展之本
  经济建设中,资源开发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学生主体能力的关注也要由校内到校外,由现在到将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博采众长,探索让主体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方法。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持续发展呢?
  (一) 终身学习的意识是前提。意识的培养不应是疾风暴雨,而应是“润物细无声”的化雨春风。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既有稳定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英语词汇和语用习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所以要终身学习,终身提高。
  (二)自主探究能力是保障。自主探究是“学案导学”的灵魂,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以“学法”为中心,设计教“学法”的思维,从一下几个方面培养主体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主体的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用力的保障。(1)自我认识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会英语学习是怎么一会事,以及怎样才能学好英语。(2)自我定向,确立和把握目标,避免学习过程中不同相关的事物,学会从单一的教科书向更丰富的语言材料拓展。(3)自我管理,有意识地寻找练习的机会,争取一切有利英语学习的条件,尽可能减少不利因素。(4)自我评价,对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策略是否有效进行诊断,对所取得的进步进行评估。(5)自我发展,对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进行自我激励,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确立进一步的目标,不断创新。
  英语本身是一种枯燥的语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方法,深钻教材,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
  如何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呢?我觉得应巧用一些格言.谚语.歌谣.谜语和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起,初中新教材更应做到这一点。
  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创造性的发挥其协调,促进和指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是不能完全把握自己的,他们会走弯路,甚至走错路,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他们发挥主体能力的后盾,使他们觉得有成就感,充满了信心,也有了前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地理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引导和组织者。   关键词:教育;知识;组织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
期刊
当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效益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沿袭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应试教育的“幽灵”仍在“作祟”。其表现如下:(1)重主导,轻主体,包办多,自主少;(2)重形式,轻内容,理性多,情趣少;(3)重虚构,轻生活,模拟多,写实少;(4)重共性,轻个性,统一多,能动少;(5)重结果,轻过程,指责多,肯定少。这些都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益呢?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
期刊
《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是习作,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就怎么写,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但是实际教学中作文仍然是学生最大的拦路虎,相当数量的学生提起作文还是无从下笔,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因为教师人为地加大了作文的难度,要求学生写出从
期刊
知识经济时代呼吁更多具有才情的人才,中学是人一生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我们从事中学教育的人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 激发学生语文才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视人文修养关注情商发展   首先、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只有挖掘教材,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课堂之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的共鸣
期刊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兴趣、能力为目的的一门课程,它的开设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目的的重要举措。语文活动课有别于文化课,设计好活动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这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扩展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有关资料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左右来自于课外。由此可见
期刊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提起写作文,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怕写。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道心理障碍,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笔者认为: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的作文素质就会稳步提高,作文教学就一定会有起色。小学生作文畏难心理调适该从何入手?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本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此浅谈
期刊
学生到了高年级,已经经过了两年的说话训练,两年的习作练习,对于作文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一般来说,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学期都要经历很多次的作文课,作文也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同时也是众多学生比较棘手的一道最大难题。随着近年作文的开放度和自由度越来越大,话题作文也越来越流行.我发现我班学生作文跑题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话题作文。这不得不引起我的重视。  那么什么是话题作
期刊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素质教育中,积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小学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寓乐于教   小学生有猎奇、求异、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取信息刺激手段,力求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活泼有趣,让学生在兴奋快乐、积极思考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1、利用有趣的实物,多彩的挂图,即兴的简笔画,刺激学生的感官,引
期刊
抓好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是有科学道理的,有良好的开端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应着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上下功夫。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初次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该印象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并且持续的时间更长。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主观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抓好初中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作文课应该怎样上?成了众多语文教师致力解决而又悬不能决的羁绊。于是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上。的确,报刊杂志上许多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都颇有可取之处,但是真正结合教材使广大教师有本可依的范例却并不多见。原因有三:  1、打擦边球,在作文外围扎营寨。  见诸于报端的作文类指导,往往在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奠定文学基础上下功夫:如何取一个作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