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试降不了择校热 “小升初”新政引质疑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月26日,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再次明确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并强调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新政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对象。然而,作为孩子家长的父母,对于新政的期望似乎并没有多大的热情,许多家长对此仍然疑虑重重。
  政策利好有望助推教育公平
  根据新政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因为扎堆选择名校而造成学生的大规模流动,遏制了择校费用的产生和上扬,规范了各地区学生生源的均衡发展。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取消了“小升初”入学考试这一拦路虎,掐断了部分学校靠成绩选拔学生的途径,对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一视同仁,把孩子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对于孩子自身的发展,对于孩子享受均等、公平的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远来看,这对于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有一定的政策引导作用。
  根据《意见》精神,各地学校要强化义务教育,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任务,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
  长期以来,特长生招生一直是名校拿来额外招生的一个幌子,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各地名校借以选拔优秀生源的有力手段,当然这也为广大的家长朋友给子女报各种培训班、特长班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孩子们可谓苦不堪言。逐步减少以致断绝特长招生可以逐步降低学校、家长对于特招的热衷度,从而解放孩子们,将课外时间还给孩子们。
  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
  学区化管理的一个有利结果就是,可以实现一定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打破学校之间的优劣高低之分,促进区域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对学生而言,不用再为上哪所学校、去哪里更好而发愁,这也是我们期望看到的。
  家长不买账担心政策落实不够
  划片能否合理引担忧
  现实的基础教育生态中,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小升初择校一直屡禁不止。而教育部与地方政府一直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如果没有配套监督问责机制跟进,小升初禁止考试,不允许拿证书和考级证明做入学依据,而学校又有好坏之别,那只有凭关系、靠金钱择校了。因此,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很可能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据了解,为遏制“小升初”乱象,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发文重申“就近入学”“阳光招生”等刚性原则,但由于监督手段乏力、惩戒措施不足等原因,各项禁令往往沦为“一纸空文”,教育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都面临严峻挑战。
  说到就近入学,首先要说的就是划片的问题,《意见》再次强调就近入学,并提出学区的政策引导。划片合不合理关乎政府公信力,关系到广大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认同度。
  《意见》确定的主要划片方式是“单校划片”,即直接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考虑到学校间发展水平不平衡,《意见》同时规定,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多校划片的各片区办学水平要大致均衡。多校划片的初中,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但“划片”具体怎么操作,如何均衡各方面的利益,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当下包括“划片”在内的多种方式只能缓解择校的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均衡的问题。储朝晖说,作为一个统一的程序规范,由于不同学校之间还是有差距的,那么这个划片可能起到一个阻隔的作用,本来我们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学生可以流动,划片之后这个学生就相对定格在某一个小区域内,这个小区域内的选择依然会有一些新的问题,所以同时必须真正的采取措施,让不同学校之间进一步均衡,这两个方面都是不能偏背的。
  从家长的反应看,新规并没有被家长们看好,小学生家长叶女士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试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本来就规定了的,教育部这次规定只是重申,“都喊了这么多年了,可是择校仍然止不住,这次重申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我而言,只要有条件,就会择校,谁不希望自己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这些话里,我们不难发现,家长之所以绞尽脑汁,为的就是让孩子能够进入到一所满意的学校,接受优秀的教育,而现在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显然不是简单“划片”就能够解决的。
  择校、特招是无奈之举
  尽管教育部早就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但是家长们仍削尖脑袋为孩子择校。
  春节假期,原本面临“小升初”压力的孩子,有没有因此享受一个轻松的假期呢?通过我们的了解,答案是否定的。
  童童,今年5年级,身经无数考验。小升初意见出台当天,当时他刚刚结束了上午的语文测试。从四年级起,除了日常的学习,童童课外还有2个语文班、1个英语班、2个数学班,基本属于“学霸”型选手。如果今后真能按着“免试、就近入学”的模式来操作,童童不是可以轻松点儿吗?然而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意见出台后的这十天,童童一点也没有放松。
  童童妈:现在的孩子都太累了,你说哪个小学生没有参加过课外辅导班?哪个家长能陪孩子轻松地度过每个周末和课余时间?说到底,就是家长们都想让孩子走一個升学的捷径。
  如果省去了特长、共建、奥数、英语、推优等这些繁复的环节,我相信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会单纯很多,会更朝着他们更真实的兴趣、真实的能力去发展。
  一方面是学校高昂的择校费用,一方面是孩子们昏天暗地参加各种培训、特训,其实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有什么办法,为了孩子的未来,只能拼了,我想这应该是不少家长的心声。在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今天,而对新政又不很报希望的心理下,不少的家长仍然是选择为孩子择校或者走特招的路子,实属无奈之举。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身上突出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都集中在一个点上,那就是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加上不同地区多年来的发展和经营,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难以弥补,更加加重了权衡的难度。所以,对于新政,我们期待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同时希望各地能够有更加详细合理的措施出台。
  (编辑 高龙辉)
其他文献
如今,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越不好找,就业不容易,自主创业更难。  年轻、文化程度高、对新生事物敏感,这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但其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市场经验等致命的弱点也制约着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大学生要自主创业,一定要明白: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短暂创业路    “我希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即将飞翔的青春岁月里,不要像我一样留下永远的伤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家)    黄炎培以“有所不为,无所不容”八字概括老师蔡元培:“盖有所不为,吾师之律己也:无所不容者,吾师之教人也。有所不为,其正也;无所不容,其
所谓“心理中暑”,又称“心理暑热症”,指的是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  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出现“情绪中暑”症状,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容易情绪失控,人与人之间容易发生摩擦或争执。  “心理中暑”的症状可分成情绪异常、认知异常和行为异常。
童年时的蔡小琴,就读于一所农村小学,由于师资有限,一名姓吴的老师几乎承担了班主任与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在她的记忆中,吴老师对每一位同学都很好,蔡小琴有时因为帮家里做农活而误了上学时间,吴老师从不责备,反而表扬她懂事。  小时候的蔡小琴像个“假小子”,常常违反学校规定,跑到井边舀水喝。一次喝水时,不小心掉进了井里,虽然被救了起来,但全身都已湿透,她走进学校,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主动向吴老师承认错误。
Q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可是父母对我的期望却是很高,他们希望我能够突然“开窍”,以便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上一个好大学。因此他们不许我和女同学接触,说会影响我的学习,分散的我注意力。我只能去找我的男生朋友一起玩,有时见到同班的女生,就会感到害怕,唯恐我的父母出现,训斥我和女同学来往。时间久了,我就越发的恐惧女生,更加乐意亲近男生,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十分安全,甚至感觉他们是在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  本书是《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系列丛书的第一册。本册分为“幻想”“文学变形记”“动物”“人与事”四个部分,选入梁实秋、莫言、王小波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卡夫卡、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宫泽贤治等世界大师名篇。通过阅读这些杰出作品,让读者享有语文课本不曾带来的阅读乐趣。  此外,编者在每篇文章后面专门写了一段赏析解读的小文,或交代背景,或介绍情节,或延展阅读,等等
Q我的女儿读初中二年级,最近开始十分注重外表,爱打扮,整天让我们帮她买化妆品,没事的时候就对着镜子化妆。回到家,也不再看书、写作业,而是上网看各种化妆知识,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  A中学生正处在青春的十字路口,是思想行为最活跃的时候。特别是女孩子,对于成年女性的装扮已经由羡慕转变成尝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期女孩爱打扮,主要是以下原因:  1.是对性别的认同和接纳。中学生正在步入青春期,身
当今历史上复制量最大的肖像之一——头戴金五星贝雷帽的切·格瓦拉。这个消瘦的男子的头像被印在T恤、咖啡杯、海报、钥匙串、小盒子上。蓄着嬉皮发型和个性小胡子的格瓦拉在摇滚乐、歌剧院和艺术展上出尽风头。格瓦拉出现在著名足球队的队旗上、出租车司机的坐驾前方,摇滚音乐会的大型电子屏幕上,他那被神化的形象成为当今世界最时髦的标志。    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是西班牙和爱尔兰裔家庭的长子。他出生证明
语文课,老师要检查背诵诗句,林强站在座位上一句不吭。  老师说:“你回家后根本没背。”  林强说:“老师,我背熟了,可是,我来上学前,妈妈叫我喝了两碗豆浆,就把背下的诗句冲走了。还在我的肚子里,要不我上厕所的时候叫科代表看看?”  老师听完差点就吐了……
童年是风,吹来朵朵白云;童年是云,化作新春的雨;童年是雨,滋润初生的花;童年是花,伴我暮看晚霞。  童年是梦,梦出外婆的桥;童年是桥,接着未来的路;童年是路,使我们远离童年。  童年是一支笔,描绘出美妙的图画; 童年是一幅画,开满了艳丽的鲜花;童年是一束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善良的桥,童年是一本精彩的书。  童年时期的人和事,都储存在脑海里,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