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新课程,初中历史课必须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探求历史教学艺术手段,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手段
初中历史教学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都是通过教学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统一起来,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结合起來,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1 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其次,寻找兴奋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与视角,寻找“兴奋点”。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如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警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用时事热点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在讲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就联系了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被高价拍卖。也联系了当前流落在海外的国宝的情况。通过讲述,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了解火烧圆明园对中国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也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 、突出。
2 历史教学要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⑴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⑵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⑶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 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3 历史课教学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4 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讲和练融为一体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利用讲和练手段充分把学生推上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并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关节点问题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发展方向,逐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讲练结合模式较高层次的体现,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发现式或指导发现式,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方略,学会活用和有效地组织信息,并养成灵活而执着地追求的态度,培养学生“自主而自动”的学习习惯。同时,只有通过及时的评讲和练习,才能全面的总结、科学的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巩固基础知识,以期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因此,讲和练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两大环节。如能切实抓好讲和练这两大环节,初中历史教学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中,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努力探求最佳的课堂教学艺术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才能激活历史课,真正提升历史课的教学效能。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手段
初中历史教学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都是通过教学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统一起来,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结合起來,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1 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其次,寻找兴奋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与视角,寻找“兴奋点”。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教学用的各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如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警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用时事热点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如在讲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就联系了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被高价拍卖。也联系了当前流落在海外的国宝的情况。通过讲述,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了解火烧圆明园对中国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也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 、突出。
2 历史教学要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⑴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⑵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⑶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 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3 历史课教学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4 以练带讲,以讲促练,使讲和练融为一体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利用讲和练手段充分把学生推上主动者、创造者的地位,并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关节点问题上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发展方向,逐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讲练结合模式较高层次的体现,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发现式或指导发现式,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方略,学会活用和有效地组织信息,并养成灵活而执着地追求的态度,培养学生“自主而自动”的学习习惯。同时,只有通过及时的评讲和练习,才能全面的总结、科学的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巩固基础知识,以期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因此,讲和练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两大环节。如能切实抓好讲和练这两大环节,初中历史教学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中,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努力探求最佳的课堂教学艺术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才能激活历史课,真正提升历史课的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