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初中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初中思想政治作为初中学生德育的主要渠道,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在提高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公民道德、综合实践、理性思辨、政治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政治学科 教学方法和策略
2016年开始使用的新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切点,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致力于提高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是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而必备品格和能力。
初中政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身心健康、公民道德、国家认同、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强调个人素养、社会亲近和家国情怀,更关注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由此看来,初中政治教学活动,既要体现国家政治,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更要强调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健康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因此,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人文品质和综合能力。
一、跨学科整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心理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是“综合性”的教学活动。由于初中政治课程呈现出知识内容跨学科,问题指向复杂,实现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因此需采取跨学科整合教学,助力自主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通俗地说,就是对主题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探讨,并寻找解决办法。
学科整合教学,必须调整教学方式,以学为主,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散思维。构建知识网络,指导学生从问题或现象出发,多向联系,运筹帷幄,融会贯通。例如,初三政治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基本国情、时事数据资料,感受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可从历史发展、经济、政治、国际竞争等视角,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亦可从党、国家、政府、民族、地区发展、城乡协调等视角,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理由;还可从法律、制度、战略、国策等视角,为实现共同富裕出谋划策。因此,学科整合教学可以引进一个可行性话题,通过文字、数据、图表等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并建立体系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要给学生足够资源、氛围和方法,引导学生提取信息、获得知识,发展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二、引进争议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
美国学者多拉·豪维尔强调:“理性思辨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理性思维,是创造新知识和科学决策必备的能力。培养理性思辨能力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初中新教材在原有的生活在线、拓展天地等基础上,增加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大胆加入具有思辨甚至争议的话题,约占三分之一学时。初中政治教师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以理性思维启发学生,并提供民主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亲师信道。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教师组织成功有效的思辨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理性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争议议题,即“辨析性”“两难性”问题,政治课堂应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来选择议题。议题最好来源于学生实际困惑,也是教材关键、重要之点。比如初一政治《勇于战胜挫折》的“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和“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初二政治《成事需要自信》的“保持本色才能把握自我”和“学习他人才能完善自己”;初三政治《成长在社会》的老人倒地扶不扶……课堂思辨活动要注重讨论和思辨逻辑性,而不是辩驳的技巧。看重的不仅是过程,更是对问题的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听听不同声音。理性思辨是创造的基础,求同而存异,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其沿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成长。
三、借助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初中思想政治课,常规武器就是举例。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传统。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取材“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加重要。通过“三贴近”的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能力。
情境包括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现实情境等。情境的时代性、新颖性、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精心选择情境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讨论和思辨中深入剖析。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更偏爱于情境的一贯到底,前后呼应,层层深入。通过生动熟悉的情境,产生共鸣和合声,达到知情行的统一。初三年级一节复习课,《融入民族文化》,通过精心剪裁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的精彩短片,不超过一分钟,以此为情境贯穿全课。第一部分女排赢了,“赢”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第二部分海内外华人振奋欢呼,复习民族文化认同感。第三部分不服输打不垮的女排精神,彰显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第四部分女排精神下励志前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借用本土资源,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本土资源,是指校园内外的,自然和人文的,所有可为教学服务的资源。本土资源是学生最熟悉不过,最易带来心灵共鸣的素材。自然生态、传统习俗、社区文化等,有效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是培养学生个人素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更是发展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政治教学,在把控课堂教学同时,应当加入生产劳动、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利用本土资源,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初中政治教材多次提到“保护我们共有家园”,我校初一学生就“水天堂——苏州”为主题,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放假前学生就苏州资源环境,筛选可行性研究方向,自由选择组成活动小组。其次,组内分工合作,形成活动方案和计划,邀请老师家长参与。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职业体验、户外活动等,都是可行的活动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报告书。开学后每组汇报实践成果,各组共商改进策略,汇总后向有关部门提建议。最后利用一个周末为“苏州环境美”志愿服务。当然操作较为复杂,有难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运作,但不可否认,这样本土化实践活动,学生的认识要远比课堂传授更深刻、更真实、更有说服力。学生体验生活同时,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责任感公益心,养成奉献精神,大大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初中政治课,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阵地。作为政治教师需要潜心研究,把核心素养有效落实到教学细节中,润物细无声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毋庸置疑的是,通过初中政治课程有目标、针对性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定会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 张志红.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12).
[3] 金文斌. 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初探[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罗瑞长. 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政治学科 教学方法和策略
2016年开始使用的新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切点,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致力于提高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是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而必备品格和能力。
初中政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身心健康、公民道德、国家认同、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强调个人素养、社会亲近和家国情怀,更关注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由此看来,初中政治教学活动,既要体现国家政治,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更要强调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健康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因此,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人文品质和综合能力。
一、跨学科整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心理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更重视学生的社会化成长,是“综合性”的教学活动。由于初中政治课程呈现出知识内容跨学科,问题指向复杂,实现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因此需采取跨学科整合教学,助力自主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通俗地说,就是对主题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探讨,并寻找解决办法。
学科整合教学,必须调整教学方式,以学为主,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散思维。构建知识网络,指导学生从问题或现象出发,多向联系,运筹帷幄,融会贯通。例如,初三政治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基本国情、时事数据资料,感受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可从历史发展、经济、政治、国际竞争等视角,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亦可从党、国家、政府、民族、地区发展、城乡协调等视角,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理由;还可从法律、制度、战略、国策等视角,为实现共同富裕出谋划策。因此,学科整合教学可以引进一个可行性话题,通过文字、数据、图表等方式,构建知识体系,并建立体系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要给学生足够资源、氛围和方法,引导学生提取信息、获得知识,发展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二、引进争议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
美国学者多拉·豪维尔强调:“理性思辨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理性思维,是创造新知识和科学决策必备的能力。培养理性思辨能力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初中新教材在原有的生活在线、拓展天地等基础上,增加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大胆加入具有思辨甚至争议的话题,约占三分之一学时。初中政治教师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以理性思维启发学生,并提供民主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学生亲师信道。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教师组织成功有效的思辨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理性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争议议题,即“辨析性”“两难性”问题,政治课堂应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来选择议题。议题最好来源于学生实际困惑,也是教材关键、重要之点。比如初一政治《勇于战胜挫折》的“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和“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初二政治《成事需要自信》的“保持本色才能把握自我”和“学习他人才能完善自己”;初三政治《成长在社会》的老人倒地扶不扶……课堂思辨活动要注重讨论和思辨逻辑性,而不是辩驳的技巧。看重的不仅是过程,更是对问题的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听听不同声音。理性思辨是创造的基础,求同而存异,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其沿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成长。
三、借助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初中思想政治课,常规武器就是举例。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传统。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取材“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加重要。通过“三贴近”的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能力。
情境包括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现实情境等。情境的时代性、新颖性、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精心选择情境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讨论和思辨中深入剖析。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更偏爱于情境的一贯到底,前后呼应,层层深入。通过生动熟悉的情境,产生共鸣和合声,达到知情行的统一。初三年级一节复习课,《融入民族文化》,通过精心剪裁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的精彩短片,不超过一分钟,以此为情境贯穿全课。第一部分女排赢了,“赢”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第二部分海内外华人振奋欢呼,复习民族文化认同感。第三部分不服输打不垮的女排精神,彰显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第四部分女排精神下励志前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借用本土资源,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本土资源,是指校园内外的,自然和人文的,所有可为教学服务的资源。本土资源是学生最熟悉不过,最易带来心灵共鸣的素材。自然生态、传统习俗、社区文化等,有效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是培养学生个人素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更是发展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政治教学,在把控课堂教学同时,应当加入生产劳动、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利用本土资源,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初中政治教材多次提到“保护我们共有家园”,我校初一学生就“水天堂——苏州”为主题,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放假前学生就苏州资源环境,筛选可行性研究方向,自由选择组成活动小组。其次,组内分工合作,形成活动方案和计划,邀请老师家长参与。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职业体验、户外活动等,都是可行的活动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报告书。开学后每组汇报实践成果,各组共商改进策略,汇总后向有关部门提建议。最后利用一个周末为“苏州环境美”志愿服务。当然操作较为复杂,有难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运作,但不可否认,这样本土化实践活动,学生的认识要远比课堂传授更深刻、更真实、更有说服力。学生体验生活同时,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责任感公益心,养成奉献精神,大大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初中政治课,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阵地。作为政治教师需要潜心研究,把核心素养有效落实到教学细节中,润物细无声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毋庸置疑的是,通过初中政治课程有目标、针对性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定会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 张志红.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12).
[3] 金文斌. 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初探[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罗瑞长. 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