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网络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实时性、跨地域性、个性化、交互性等特点,这是崇尚知识、个性鲜明、追求时尚的学生们理想的“空间”;同时,现代的中小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外语基础使之在网络的世界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使他们与网络之间的联系更长久、更牢固。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网络对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1.影响学习成绩
  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而在现实的校园中有部分学生却不愿意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甚至产生了很强烈的厌学情绪,网络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学习气氛与学习环境,在有关部门的权威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且有13%的同学认为网络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很严重的下降,这极不利于广大学生独立思维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养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一遇到问题就求助于网络,网络传播的形象化?穴图、文、音、像?雪,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这都说明了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行为方式,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大量的信息传递夹杂着违反社会公德的内容,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网络的迅猛发展,以更快的速度,向人们提供了最新、最多的信息,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思维。但在众多的信息中,夹杂着许多不良内容,如:伤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信息;反科学、伪科学的信息;破坏他人声誉的信息及商业欺诈等。另外,网络上一些色情网站也趁机应运而生,极大地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大量的网络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大量地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3.沉迷于网络易损坏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网络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一些人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缺乏有感情的人际交往,便产生孤立、自私、冷漠和非社会化的倾向,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而且学生阶段正是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缺乏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的安全的人际关系,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一旦受骗上当就容易产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
  另外,大部分上网的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综合技能,尤其是如何利用网络与自身的专业学习、人生发展、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是一片茫然。他们上网不是利用网络收集信息、查找资料,而是去上网聊天,有的则是迷恋以战争、暴力、凶杀为主的网络游戏,这对他们易造成冷漠、无情和自私的性格,产生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有的学生整日沉迷在网络游戏和聊天室中,对其学业、生活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甚至荒废学业。
  4.网上虚拟世界导致不健康思想的产生
  网络交往在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匿名的,相互交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这种交往具有很强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社会其他群体和机构、政党甚至政府组织的政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网络世界互动关系的虚拟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了人们感性上的隔膜,思想波动性大,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民族意识淡化。
  5.网络的成瘾性,导致学生自律能力低下
  网络有“白色毒品”之喻,即便是成年人面对五花八门的网页也难以自我控制,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面对强大的网络信息时往往手足无措,被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牵着鼻子走,不可自拔,极大地影响学业,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受到影响。各种媒体报道过的“问题少年”的悲剧结局无不给我们做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师敲响警钟。
  6.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更多与成年人身份匹配的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自由交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感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空间来弥补。而且网上交流是虚拟的平等交流,可以自由选择交流对象,正是中小学生内心渴望的一种交往方式,极具吸引力。中小学生的性格尚未最终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
  
  二、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解决途径
  
  1.建立队伍,提高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
  加强网上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支由相关老师和学生组成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这支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他们这些思想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学会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而且还要运用网络,要善于把思想教育融入网络,把思想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在思想教育的方式、载体和手段上有所创新,才能对学生思想教育有所突破,从而提高学校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2.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
  针对学校网络建设的现状,研究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心态、思想状况以及进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对如何在学生网民比较集中的网络社区?穴如校内BBS?雪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等,只有在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指导。
  3.提高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
  对各种信息的良莠好坏的识别是目前中小学生比较缺乏的能力,要组织有关专家,开设一些上网引导课,让学生懂得在互联网这个知识宝库中到底能做什么,应该如何挖掘宝藏,应该如何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等问题。同时多开辟积极向上网站,组织具有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信息上网,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成就、经验和成果,以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大进展就是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开发这些信息资源,主动传播到全体学生心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垃圾的入侵,消除其不良影响。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也应加大改革力度,必须加强现代化、信息化,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学校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也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树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辨别是非好坏,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4.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于中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沉迷上“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学生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疏导。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学校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应在学生迷恋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5.与地方政府协调合作
  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学校附近一定范围内禁止设立网吧,但可以看到,有很多网吧离我们的学校仅一街之隔,甚至有些网吧就开设在学校的门口。学校应该请求有关机构取消这些网吧,消除校外网吧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总之,思想教育工作应正视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网络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刘献君.迎难而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中国高等教育,2001(3).
  [3]张鸿.网络与大学生.当代青年研究,2000(4).
  [4]徐建军.新形势下构建高校网络思想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孙晓雯)
其他文献
汉字是我国的主要文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内和广大华人华侨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对世界范围内使用人数最多的汉字进行研究,已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的关注。多年来,史学家、文字学家以及汉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汉字进行了研究,而心理学专家对汉字的研究,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本实验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速示条件下汉字字形结构对中小学生识别字形的影响,目的在于分析不同字形结构对中小学生识别字形是否产生影响
内置涡核破碎翼旋风分离器具有保持较高效率同时降低压降的特点。研究涡核破碎翼参数对分离器性能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
当教育研究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网络辅助的多维教学模式的时候,教育者纷纷积极寻找提高教学效果的路径和方法,从分级分层到卓越精英教育,从自主学习中心到立体化教学平台,从多媒体辅助到网络课程,越来越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其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基于网络的交互学习活动,如BBS,MSN,QQ,Blog等平台,然而,对基于社交网络的虚拟互动社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研究并
结合吸收式热泵和溶液除湿技术特征,提出了基于吸收式制冷和除湿溶液再生的复合冷源系统。以中央空调常规冷源系统为比较基准,分析了新型复合冷源系统的年供冷性能系数、供冷
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以及有限长移动线热源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井孔内、外传热数学模型。基于抽、回灌井不同运行时长,对耦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全年运行过程
在我國,重组后的中小学科学课程始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其具体措施之一就是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但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作为这一要求具体体现之一的科学课程,实施以来却遭遇到了来自社会、学校,特别是教师自身的阻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1]。新课程改革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否有效,关系到新课程理念是否落实到实处,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有效教学的研究来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针对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提出的,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2]。高中生物作为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