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化疗形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aote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TB)抗结核治疗后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初治肺结核患者616例,其中单纯TB组患者300例,抗结核治疗后TB+NAFLD组患者31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肝肾功能、血脂和血糖等。组间比较用凇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与单纯TB组比较,TB+NAFLD组患者多为男性、高龄、高水平γ-谷胺酰转肽酶,应用左氧氟沙星和水飞蓟宾比例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燃烧法结合高温还原技术合成了LiBaPO4:Eu^2+的蓝色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材料的结构,表明形成了LiBaPO4物相;用荧光光谱仪测定了材料的发光性质.LiBaPO4:Eu^2+的激发光谱
目的探讨抗CD27抗体对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前列腺癌功效的影响。方法将RM-1前列腺癌细胞注入雄性C57BL/6小鼠皮下。4d后,将载瘤小鼠分为4组,分别接受未治疗、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肺高压(PH)大鼠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L—Arg防治PH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n=6):对照组(C组)、MCT组(M组)、L-Arg/MCT
研究了不同载体(SiO2、Al2O3、TiO2)负载的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的还原行为.采用原位X-射线衍射(in-situ 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技术对催化剂的还原过程
2012年6月14日,由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梅之南教授、杨光忠教授等完成的“南方代表性民族药中新颖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应用”项目荣获了201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
聚氯乙烯(PVC)在1912年由德国化学家F.Klate 和E.Zacharis 进行了工业生产法的探索。直到三十年代末乳液聚合、悬浮聚合的生产方法才确定下来。 我国于1954年由沈阳化工研究
一系列热稳定性强、兼具弹性和憎水性的含氟三元共聚物聚[四氟乙烯-四醋酸乙烯酯-四聚丙烯酸(二甲基硅氧基)甲酯]是由四氟乙烯、醋酸乙烯树脂和聚丙烯酸(二甲基硅氧基)甲基酯在超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降气纳肾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120例COPD缓解期肺功能分级为Ⅱ或Ⅲ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
期刊
市教育局的大门被同堵了。正是上班时间,想进去的人进不去,想出来的人出不来。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观望,有人随上访者向这边靠拢,试图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门前的交通瞬间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