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在史学海洋 畅行于写作之路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试题的“内容领域”不断拓展: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哲理性命题,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生类的、文艺评论等等,不一而足。虽然题目千变万化,形式也各有千秋,但可以发现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人文气息愈见浓厚,思辨色彩愈加明显,这与现今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极为吻合。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提高中学生的全面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指向十分明确:要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批判性”,并具有“审美与探究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准确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动向
  1.围绕新课标命题
  注重新课标理念的渗透、新课标目标的解读,在写作领域预先演练新课标,营造新课标实施的氛围。如江西卷2011高考语文作文以“孟子三乐”为主题,很自然地把人带入沧桑的历史氛围中。再如2013年湖北卷从“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引发的感悟,营造浓厚的诗意、文学氛围,给人以启示。
  2.侧重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考查
  如江苏卷的“探险者与蝴蝶”的故事,除考查考生的思维纵深发展,还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考作文的训练策略
  现今的中学生因缺乏充分接触社会现实的机会,又深受当前快餐文化、网络语言的影响,胸中缺少丰富、深刻的文化底蕴,写出的作文往往呈现出“浅、薄、小”的特点。即目光短浅,意蕴浅白;见识不深,道理肤浅;心胸狭小,选材面小。这样的作文难以让人认可,击节拍案的赞叹更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深、厚、大”,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深邃思辨性的作文呢?就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只有遨游在浩瀚历史与文学海洋之中,汲取精华,炼就大气,丰富素材,增强思辨力,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才能在写作之路上畅行无阻。
  1.以史学素材作论据,增加厚重感
  许多中学生的作文,也常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和观点,但往往因缺少权威的、有深度的典型论据而使文章的质量大打折扣。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第二条是:“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就突出强调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内容的丰富与否能够反映考生的语文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和文化底蕴。要想使文章材料丰富、内容充实,不妨找找阅读过的文章。十年寒窗苦读,相信每位考生从小学到高中,课内外读过的文章即便不能说车载斗量,也是数量可观。如果能将精耕细作学过的和课内外读过的精彩事例、人物材料、历史事件巧妙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再加上深刻、新颖的立意,可快速解决素材的燃眉之急。
  如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塑造成功的自己》,充分运用韩信、诸葛亮、司马迁的故事,使之有了大气磅礴之感。2011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留给自己一个对手》讲秦始皇一扫天下,无战可战的寂寞与苍凉。他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迷失了自己,最终秦朝二世而亡。刘邦虽然喜钱财,好美姬,但是项羽的存在,使他由一个街头混混,成长为一个帝王。文章用正反两个例子的结局告诉我们对手的重要性,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和深厚感。
  2.从史学角度立意,提升思辨性
  历史不仅提供丰富素材,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回顾历史,能使思想更为深刻,“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是与“发展地看待问题”相对的思维方略。假设未来时空可以拓展思维空间,那么假设过去时空也是能拓展思维空间的。把一个现时的问题放到特定的历史时空去思考,我们往往能发现新东西或归纳出深刻的结论。
  如以《诚信》为题,我们可以探讨古今中外名人的诚信故事,或是名言警句。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思路就能开阔一些。忘记历史,不顾未来,思维只能停留在现实里,一个人的思维应该在以历史、现实、未来构成的三维空间中纵横驰骋。面对特定的历史时代或某个历史或文学人物身上,营造一种泛黄的厚重的历史氛围,这样的作品更容易征服读者。
  2013年湖北高考作文题一出,吓倒了一大批考生。而有些考生从历史、文学中寻找立意角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似水人生》让人眼前一亮,以古今名人文天祥、“竹林七贤”、梁思成为例阐释了方与圆的关系。
  3.故事新编,针砭时弊
  如果一味囿于史学素材直接发挥,也许会走入另一个死胡同,就像鲁迅所说的“钻故纸堆”。可利用历史、文学人物进行重编,选择历史上的经典人物(或真实,或虚构)以其原有的性格、经历为依托,虚构或改编故事,以表现新的精神、新的主题或选取一段经典故事(或真实、或虚构),在原有人物、情节的基础上依中心需要改编,并添加某些人物、情节,给旧的故事以新的灵魂。当旧人物的身影走进现代社会,融入现代生活,与现代人交往,他们必定要与现实发生冲突,在冲突中或针砭时弊,或引人思考,或教人警戒,从而达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的效果。
  如《相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以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蓝本,进行改编,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话,体现现代人的观点“只看到自己的人,遗臭万年;总想着别人的人,流芳百世”。又如《天堂之辩》一文,关羽的信书碰壁,孔子、马稷的劝谏“人莫要尽信自己,须广听谏言,多听他人意见”,与黄庭坚、谢玄“自信为先”辩论,最终以顾炎武的“自信果断、善听谏言”结束,达到阐明自己观点的最终效果。
  4.“腹有诗书气自华”
  史学宝藏,除了事件、人物,还有许多经典名句、优美的诗词供我们选择、使用、引用,它们是增加文章文采的极佳材料。巧用这些经典诗句、名句,一方面可使抒发的感情更真挚,思想更健康;另一面又能使文章语言字字珠玑。此外,作品的文采斐然,达到一种“满纸烟霞随腕生”的境界,自然能让人“一树繁花照眼明”。这类文章与那些滥用港台语言、网络语言、江湖黑话的文章比较,档次、品位已泾渭分明。
  用不同的诗句、名句解读语文中包含的人间万象,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正如2013年的山东高考优秀作文《闻吾过,心窃喜》分别引用了屈原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唐太宗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孔子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等名句,让人读后口留余香。
  所以,在高考中,只要学生能善于挖掘和运用历史、文学中的丰富宝藏,就能使文章深刻、厚重、大气、有品位,从而在高考写作的道路上畅行无阻。
其他文献
本文接着上文继续谈谈数据分析问题。今天,多数研究者都会看到.用不着学习统计分析这类课程的专业不多。实际上.多数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要经过统计分析才是有意义的.但这个分析过
开展“学习践行《党章》争做合格党员”讲党课活动近日,新郑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华伟为全体党员干部上党课,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党课学习.
菌类食品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索,易于消化吸收,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类最佳饮食结构,就是每天“一荤一素一菇”。
高三语文复习中,以典型试题训练带动考点的复习,让学生在试题演练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失为一种常规且有效的复习方法。比如,不少教师在复习中给学生总结归纳出现代文阅读的
随着网络、电子计算机技术持续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不同行业、领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新形势下,随着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
对水下爆炸冲击波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影响冲击波传播的因素和球形装药中心起爆时出现驼峰的原因。利用AutoDyn软件对装药在自由场与沉底爆炸二种工况的压力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
情感教学要重视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反之,则产生一种消极的情感,如嫌恶、愤怒、憎恨等。“喜生于好,怒生于恶……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左传》),  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和片面的直觉性,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不可能达到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程度,而是凭直观感觉来确定自己的好恶。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喜”而“好”,“好”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是这样,作文也如此。元代乔梦符提出作文“六字诀”:“凤头、猪肚、豹尾”,巧妙地运用比喻,说明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那么考
9月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牵引作用,推动“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实施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165项重大工程含金量很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0月18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指出,10月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格鲁吉亚第一副总理兼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部部长库姆西什维利,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