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市场化明显在加速。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连续上调至1.5倍、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容后,央行又重启了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的推出调动起了对利率市场化的乐观情绪,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存款利率很快会全线放开,利率市场化很可能在年内就告结束。
尽管大家都希望利率市场化能迅速完成,但无论是大额存单本身的发展,还是存款利率管制的彻底放开,乃至利率传导机制的畅通、价格型调控体系的建立,都无法一蹴而就。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我们不得不耐心等待。若是一心求快,韩国的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前车之鉴。
CDs突破存款利率防线
央行6月初发布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重新启动中断近20年的大额存单(简称CDs)。
“这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大标志,”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表示,“比存款利率上限浮动要重要的多。”
在2013年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体系内仅零售存款仍存在上限管制,央行一直是通过逐步提升存款利率上限来推进利率市场化,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之所以如此艰难,是因为存款利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并通过联动机制影响所有其他利率,是中国利率体系的锚;贸然取消有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冲击,甚至混乱。
可以直接面向个人/企业等一般储户发行、利率还由市场决定的大额存单,啃的正是存款利率这根硬骨头。它的推出,意味着央行允许银行合规合法地规避存款利率管制,部分存款利率可以突破管制,影响深远。
银行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无疑会扩大,存款定价开始尝试告别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有助于提升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根据上述《办法》,大额存单的市场化定价可以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后者则被明确要求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下简称Shibor)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
新产品新价格,不免会对金融市场价格体系带来冲击。
大额存单因为可以流通转让,即便因为流动性较强使得价格相对低于理财产品,也会对银行理财有一定替代作用。“通过规范化、市场化的大额存单逐步替代理财等高利率负债产品,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积极意义。”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央行官网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这种从“刚兑”的银行理财向大额存单的分流,在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肖立强看来,有助于降低因为刚性兑付被无形中抬升的无风险利率。
“由大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风险低,再加上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暂时作为短期无风险利率的替代品,”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员熊启跃认为,“弥补因为短期国债发行不足缺掉的一环。”
随着大额存单在银行间市场的发行与流通,货币市场利率曲线也可以更好地形成。梁红认为,这不仅是市场机制的完善,也是利率市场化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基础。此前,在中国货币市场上,无论是回购交易还是同业拆放都集中在短端。较长期限、特别是3个月以上的交易很不活跃,相应的利率缺乏弹性,作为资金面松紧的价格信号不够灵敏,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利率的有效传导。而大额存单作为货币市场新投资工具,期限可跨1月至5年,银行有动力发行较长期限存单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
此外,银行可以通过大额存单的价格和流动性优势吸收存款,缓减存款流失,增强银行派生能力。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与股市的火爆使得银行存款对资金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明显放缓,是1979年以来的最低。
作为主动负债工具,大额存单还可以推动银行业务模式从负债驱动转向资产驱动。若是银行能从“以存定贷”转向“以贷定存、资产决定负债”,只要有合理的息差,银行就可以通过主动负债来支撑其资产,这显然会大大增强银行的资产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尽管大额存单对利率市场化意义非凡,它的推出也不意味着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很快收官了,年内存款利率上限的彻底取消还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单就大额存单自身而言,也才启动初步试点,获准发行的机构数量有限,认购起点比较高,仍需要时间调整。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大额存单推出初期,将首先在全国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核心成员范围内试点发行。而自律机制的核心成员只有10家,均为大型银行,分别是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国开行、中信、招行、兴业、浦发。
《办法》规定,个人投资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机构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上述央行人士表示,未来,结合利率市场化推进进程和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人民银行可对大额存单起点金额适时进行调整。
何况,在经济还没有起色的现在,银行对大额存单的发行积极性也不会很高,这将延缓大额存单市场的发展速度。
“大额存单的发行量和换手率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反映供求,发挥定价机制的作用,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熊启跃告诉本刊记者,“市场对新产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市场基础设施也要从无到有再走向成熟,发行主体还要从大银行拓展到小银行,毕竟二者在CDs定价上有明显差异。”
从美国和日本等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来看,放开存款利率之前,大额存单均经过了二十年上下的充分发展,即便中国用时没有那么长,也不至于在大额存单刚推出,银行还没有学到什么的时候就立即放开存款利率。
在大额存单与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之间,还有几个环节,一个是从大额到小额,还有一个从长期到短期,最后一个才是活期利率的放开。其他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将活期存款利率放在最后,美国的活期存款零利率的限制甚至到2011年才宣告取消。
“利率市场化中最难的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而存款利率市场化最难的环节则是活期存款利率的放开。”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徐跃红告诉记者,“活期存款是银行业最核心的低成本负债来源,在整体存款的比重很高。虽然因为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活期存款有一定流失,但在中国大型银行的存款占比仍比较高,若是将活期存款利率从目前的0.35%抬升到宝宝类货币基金的水平,银行利润显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数据显示,四大行的活期存款比重已降至45%上下。
虽然央行推出政策的频率在加快,虽然央行内部人士认为经济下行期的利率市场化成本低,虽然降息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没有触及上限,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利率市场化快速结束的理由。一者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新近出台的各项政策;二者经济下行期,银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大额存单的积极性并不高;三者利率市场化与利率上升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商榷,从美国的经验看,反而是因为市场利率上升超过银行利率上限倒逼监管当局逐步放松管制。
最为重要的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还需要其他制度的协调推进。民生证券总结了东亚国家利率市场化经验,发现包括多元融资体系建设、金融风险控制、相关产业调整及财税体制改革均对市场利率引导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国首次利率市场化失败的主要原因,便在于相对激进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对利率市场化相关配套举措难以跟进。
利率调控体系仍缺位
“利率市场化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重点便是建立有效调控体系,”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向记者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引导、影响利率总水平和利率结构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以便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传达中央银行的意图、通过利率总水平的变化来影响总需求、通过利率结构(包括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来引导(广义)信贷资金的结构。”
目前,无论是新的基准利率,还是利率传导机制,都还在摸索完善中。彭兴韵认为,在没有利率调控体系之前, 要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有难度。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也就是要找到一个新的基准来代替央行目前的存款利率。当商业银行完全习惯在所有产品上都以基准利率加点或减点来定价时,当商业银行内部的资金核算也用市场基准来核算时,基本就可以把存款利率放开了。
大额存单的推出调动起了对利率市场化的乐观情绪,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存款利率很快会全线放开,利率市场化很可能在年内就告结束。
尽管大家都希望利率市场化能迅速完成,但无论是大额存单本身的发展,还是存款利率管制的彻底放开,乃至利率传导机制的畅通、价格型调控体系的建立,都无法一蹴而就。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我们不得不耐心等待。若是一心求快,韩国的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前车之鉴。
CDs突破存款利率防线
央行6月初发布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重新启动中断近20年的大额存单(简称CDs)。
“这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大标志,”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表示,“比存款利率上限浮动要重要的多。”
在2013年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体系内仅零售存款仍存在上限管制,央行一直是通过逐步提升存款利率上限来推进利率市场化,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之所以如此艰难,是因为存款利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并通过联动机制影响所有其他利率,是中国利率体系的锚;贸然取消有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冲击,甚至混乱。
可以直接面向个人/企业等一般储户发行、利率还由市场决定的大额存单,啃的正是存款利率这根硬骨头。它的推出,意味着央行允许银行合规合法地规避存款利率管制,部分存款利率可以突破管制,影响深远。
银行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无疑会扩大,存款定价开始尝试告别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有助于提升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根据上述《办法》,大额存单的市场化定价可以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后者则被明确要求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下简称Shibor)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
新产品新价格,不免会对金融市场价格体系带来冲击。
大额存单因为可以流通转让,即便因为流动性较强使得价格相对低于理财产品,也会对银行理财有一定替代作用。“通过规范化、市场化的大额存单逐步替代理财等高利率负债产品,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有积极意义。”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央行官网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这种从“刚兑”的银行理财向大额存单的分流,在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肖立强看来,有助于降低因为刚性兑付被无形中抬升的无风险利率。
“由大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风险低,再加上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暂时作为短期无风险利率的替代品,”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员熊启跃认为,“弥补因为短期国债发行不足缺掉的一环。”
随着大额存单在银行间市场的发行与流通,货币市场利率曲线也可以更好地形成。梁红认为,这不仅是市场机制的完善,也是利率市场化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基础。此前,在中国货币市场上,无论是回购交易还是同业拆放都集中在短端。较长期限、特别是3个月以上的交易很不活跃,相应的利率缺乏弹性,作为资金面松紧的价格信号不够灵敏,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利率的有效传导。而大额存单作为货币市场新投资工具,期限可跨1月至5年,银行有动力发行较长期限存单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
此外,银行可以通过大额存单的价格和流动性优势吸收存款,缓减存款流失,增强银行派生能力。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与股市的火爆使得银行存款对资金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明显放缓,是1979年以来的最低。
作为主动负债工具,大额存单还可以推动银行业务模式从负债驱动转向资产驱动。若是银行能从“以存定贷”转向“以贷定存、资产决定负债”,只要有合理的息差,银行就可以通过主动负债来支撑其资产,这显然会大大增强银行的资产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尽管大额存单对利率市场化意义非凡,它的推出也不意味着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很快收官了,年内存款利率上限的彻底取消还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单就大额存单自身而言,也才启动初步试点,获准发行的机构数量有限,认购起点比较高,仍需要时间调整。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大额存单推出初期,将首先在全国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核心成员范围内试点发行。而自律机制的核心成员只有10家,均为大型银行,分别是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国开行、中信、招行、兴业、浦发。
《办法》规定,个人投资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机构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上述央行人士表示,未来,结合利率市场化推进进程和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人民银行可对大额存单起点金额适时进行调整。
何况,在经济还没有起色的现在,银行对大额存单的发行积极性也不会很高,这将延缓大额存单市场的发展速度。
“大额存单的发行量和换手率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反映供求,发挥定价机制的作用,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熊启跃告诉本刊记者,“市场对新产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市场基础设施也要从无到有再走向成熟,发行主体还要从大银行拓展到小银行,毕竟二者在CDs定价上有明显差异。”
从美国和日本等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来看,放开存款利率之前,大额存单均经过了二十年上下的充分发展,即便中国用时没有那么长,也不至于在大额存单刚推出,银行还没有学到什么的时候就立即放开存款利率。
在大额存单与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之间,还有几个环节,一个是从大额到小额,还有一个从长期到短期,最后一个才是活期利率的放开。其他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将活期存款利率放在最后,美国的活期存款零利率的限制甚至到2011年才宣告取消。
“利率市场化中最难的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而存款利率市场化最难的环节则是活期存款利率的放开。”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徐跃红告诉记者,“活期存款是银行业最核心的低成本负债来源,在整体存款的比重很高。虽然因为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活期存款有一定流失,但在中国大型银行的存款占比仍比较高,若是将活期存款利率从目前的0.35%抬升到宝宝类货币基金的水平,银行利润显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数据显示,四大行的活期存款比重已降至45%上下。
虽然央行推出政策的频率在加快,虽然央行内部人士认为经济下行期的利率市场化成本低,虽然降息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没有触及上限,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利率市场化快速结束的理由。一者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新近出台的各项政策;二者经济下行期,银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大额存单的积极性并不高;三者利率市场化与利率上升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商榷,从美国的经验看,反而是因为市场利率上升超过银行利率上限倒逼监管当局逐步放松管制。
最为重要的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还需要其他制度的协调推进。民生证券总结了东亚国家利率市场化经验,发现包括多元融资体系建设、金融风险控制、相关产业调整及财税体制改革均对市场利率引导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国首次利率市场化失败的主要原因,便在于相对激进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对利率市场化相关配套举措难以跟进。
利率调控体系仍缺位
“利率市场化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重点便是建立有效调控体系,”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向记者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引导、影响利率总水平和利率结构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以便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传达中央银行的意图、通过利率总水平的变化来影响总需求、通过利率结构(包括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来引导(广义)信贷资金的结构。”
目前,无论是新的基准利率,还是利率传导机制,都还在摸索完善中。彭兴韵认为,在没有利率调控体系之前, 要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有难度。
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也就是要找到一个新的基准来代替央行目前的存款利率。当商业银行完全习惯在所有产品上都以基准利率加点或减点来定价时,当商业银行内部的资金核算也用市场基准来核算时,基本就可以把存款利率放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