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弱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通过强化对学生的引导、指导、辅导的“三导”方式来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够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和条件的同时,有效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积极、主动、科学、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主导作用;“三导”方式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2-0006-0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被弱化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更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只是应该转换一个角度。因此,我们认为新时期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三导”,即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全面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扎实辅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一、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只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或是对新旧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调整或改变),从而获得知识意义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家庭和落后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安排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或探究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之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学习。
1.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乐于学习。
“亲其师,信其道。”中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即中小学生对教师具有先天的倾向和依恋心理。教师的恰当语言引导和行为表率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倾向,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崇拜之感,从而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双向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对教师传递信息的理解和认同,使学生主动接近教师,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内容。教师应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导入时的情境设计、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小组合作氛围的创设、师生问答方式的选择、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特点学生的密切关注、及时肯定成绩和善意指出错误等,以保证学生始终处于态度积极、思考主动、兴趣浓厚、情绪高昂的学习状态中。
2.商定明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临时指定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任务,因此,学生几乎不了解每个学期、每个月或者每周内学习的任务分配,甚至对每一节课以及课堂中每个环节的学习任务都不会提前知道。这就使得学生逐渐产生了这样的观念:学习任务是老师给的,学习过程就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不能形成主动安排学习任务的意识和习惯,学习过程也必须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一旦教师监督不到位,学习效率就会下降。自主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安排一段时期内的学习任务,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水平和学习习惯,借助教师和同伴以及学习工具的帮助自觉、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每个学年、学期向学生交代课程内容和课程计划,甚至要与学生共同商量每月、每周以及每节课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方式,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自觉反馈调整学习进程与方法,自觉检查学习效果。通过引导与训练,学生就会逐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3.构建小组竞争的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条件下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但是由于中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以致学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还要通过构建小组合作的竞争机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学习。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与机会。从确定小组共同目标、明确小组成员的共同身份,创设小组文化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其次,要构建一个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组织。从调配小组的规模、精心搭配小组成员、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的角色等几个方面优化小组结构的设计,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组内每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合作交流、成果共享、相互启发、共同发展的作用。再次,要建立学习小组的评价机制。学生商定评价计划、制定评价的原则、设立奖励方式、建立监督落实机制,不断改善学习小组的环境与效果。
二、全面指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倾向性。“习惯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魏书生)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体现在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监控,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水平。
1.讲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培养习惯的意识。
例如,我们曾对中学生的演草习惯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某初中八年级一个班(47人)随机抽取了16名学生的演草纸进行了分类统计。(1)从演草纸的选择来看:在专用的演算本进行演算的有5人,随机在其它练习本上演算的有6人,其中有3人是在已有书写内容的练习本的背面进行演算,有2人是在已有书写内容的练习本的空白处演算,有1人是在已有的书写内容上直接进行演算(原来的书写内容为铅笔,现在的演算为圆珠笔),有5人在课本上的空白地方进行演算。(2)从算式与演算的安排上来看:与算式写在同一页的有10人(包括在课本上进行演算的5人),与算式不在同一页上进行书写的有6人。(3)从演算开始的位置来看:首先从左上角开始书写的有4人,首先从右上角开始书写的有4人,随机选择位置开始书写的有8人。(4)从演算排列的方式来看,能够整齐有序排列的有6人,排列不整齐的有10人(或者排列很零乱,或者在纸上斜着进行排列,或者不同题目的演算排列相互交叉)。(5)从演算的态度来看,能够工整书写的有7人,书写比较潦草的有9人。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演算草纸的选择、演算位置的选择、演算排列方式的选择的随意性都很大,并且演算时书写的态度不够认真。我们与任课教师座谈后,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多数教师普遍不重视学生的演算方式与过程,既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也没有对一些不良的书写习惯进行校正。可见,教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通过讲解和交流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决定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形成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2.明确习惯形成的行为要求,帮助学生在学习行动中养成良好习惯。
中小学生需要养成很多学习习惯。例如: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自觉预习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观察思考的习惯、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等等。每一种习惯都是由一系列科学的学习行为所组成的,而且每一种行为都有明确而具体的动作标准。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这些行为及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与训练。例如,良好演草习惯的具体要求有三点:(1)使用专门的演草本进行书写;(2)按照常规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书写;(3)书写时字迹要端正,排列要整齐,不同的演草内容之间要留适当的间隙等。再如,总结归纳的习惯要求有四点:(1)每章每节学习结束后,必须进行小结,以形成知识体系;(2)对所学知识要进行概括,抓准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3)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进行对比理解,以搞清楚每一种概念的本质特征;(4)每个学习专题完成后,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以便于运用时能够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3.建立反馈评价的监督机制,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初步形成的习惯。
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向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多次重复,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中小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还比较弱,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多种监督方式,帮助他们不断强化初步形成的学习习惯。(1)以小组内监督为主,建立学习习惯养成的常规监督机制。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按好、中、差三类设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以4~6人为宜,每4~5个小组设立一个大组。将学习习惯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考核,量化的规则必须是具体的学习行为。这样就形成了组员互查,小组长、大组长、班长逐级检查的监督机制。(2)任课教师负责抽查、评价与反馈。教师的抽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各小组、大组监督的过程是不是扎实有效,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3)学生的自主检查与监督是监督机制的主体力量。组内监督、任课教师的监督与指导,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超越的自主监控意识与能力。
三、扎实辅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可见,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作用。因此,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作用还须体现于扎实辅导学生探索和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与技巧。
1.优中求优,加强优秀生的学习方法辅导。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提高优秀生学习信心和成绩的同时,也使得优秀生产生了独立性与自主性相对较差、与别人合作意识相对较差、总结归纳意识与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等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教师还应加强对优秀生学习方法的辅导,以帮助他们优中求优。(1)着重培养他们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初期,有些优秀生会感觉不太适应,还期望能够像以前一样,计划由教师安排,内容由教师讲解,方法由教师来归纳,自己按部就班去做。因此,教师应着重从安排课前预习、汇报预习成果、突破重点难点、归纳知识结构、探索学习策略等方面帮助优秀生尽快学会独立探求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秀生往往担任着小组长的角色。分配角色与任务、组织学习与讨论、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组织成果汇报等过程都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讲解能力,还需要宽容的胸怀、睿智的策略、奉献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显然,教师应关注优秀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帮助他们克服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3)培养他们自我监控、自我超越的意识与能力。有的优秀生还有明显的自满心理。教师还应通过分配更多的学习任务,设计富有趣味而又有较大难度的课堂练习,帮助他们探索最佳的学习策略,提高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与能力。
2.稳中求进,加强中等生的学习方法辅导。
中等生在学习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很难突破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即学习很努力,效果却不佳。中国科学院林群院士认为,中等生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有三个层次:(1)知识记忆,就是记住概念、定理、公式等,明白它们的含义;(2)知识联系,就是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整理并形成知识体系;(3)知识运用,就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运用也有三个层次:(1)解题能力,就是想尽各种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2)反思能力,就是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3)回归能力,就是将获得的知识经验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回归到书本上去。显然,中等生在学习中只是到了第二个层次,他们只有掌握了第三个层次的方法,才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从提高学习自觉性、夯实学习基础、锻炼学习毅力、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行辅导,以帮助他们尽快突破“高原现象”,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3.巧中求快,加强后进生的学习方法辅导。
后进生在学习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不浓、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培养不到位,缺少科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我们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后进生在内心深处都非常渴望得到尊重,希望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为后进生提供了很好的独立学习、学有所获的机会与条件。但是,他们在这些机会与条件面前却处于较为明显的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后进生进行专门的辅导。首先,应该营造尊重后进生的浓厚氛围,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其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专门辅导。在预习环节,应该给他们布置更明确的学习任务;在组织自主合作学习中应该为他们确定结对帮扶的对象,且要尽可能直接辅导他们学习;在汇报或展示学习成果时,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练习巩固阶段,要为他们设计专门的练习题,以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成绩,并通过回顾、总结引导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除了极少数智力确有障碍的学生之外,只要教师能够了解后进生,关爱后进生,全力辅导后进生,他们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该明确新时期肩负的社会责任,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全面、深入、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以及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运用更高水平的教育机智去组织教学。这样,就不仅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还能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积极、主动、科学、高效地学习知识,增长才智,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雪梅.试论走进新课程教师主导作用的新内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8).
[2]孙精珍.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思考[J].山西教育,2004,(12).
[3]郭颖.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1).
[4]郭召良.中等生提高成绩方法最重要[EB/OL].鲁安新华论坛,http://pic1.netsh.com/bbs/831090/html/table_25641391.html.2007-11-08.
[5]曾瑞天,刘瑞子.掌握差生特点,促进差生进步[J].广东:教育导刊,1994,(2).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主导作用;“三导”方式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2-0006-0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被弱化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更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只是应该转换一个角度。因此,我们认为新时期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三导”,即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全面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扎实辅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一、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只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或是对新旧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调整或改变),从而获得知识意义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家庭和落后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安排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或探究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之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学习。
1.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乐于学习。
“亲其师,信其道。”中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即中小学生对教师具有先天的倾向和依恋心理。教师的恰当语言引导和行为表率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倾向,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崇拜之感,从而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双向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对教师传递信息的理解和认同,使学生主动接近教师,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内容。教师应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导入时的情境设计、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小组合作氛围的创设、师生问答方式的选择、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特点学生的密切关注、及时肯定成绩和善意指出错误等,以保证学生始终处于态度积极、思考主动、兴趣浓厚、情绪高昂的学习状态中。
2.商定明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临时指定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任务,因此,学生几乎不了解每个学期、每个月或者每周内学习的任务分配,甚至对每一节课以及课堂中每个环节的学习任务都不会提前知道。这就使得学生逐渐产生了这样的观念:学习任务是老师给的,学习过程就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不能形成主动安排学习任务的意识和习惯,学习过程也必须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一旦教师监督不到位,学习效率就会下降。自主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安排一段时期内的学习任务,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水平和学习习惯,借助教师和同伴以及学习工具的帮助自觉、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每个学年、学期向学生交代课程内容和课程计划,甚至要与学生共同商量每月、每周以及每节课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方式,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自觉反馈调整学习进程与方法,自觉检查学习效果。通过引导与训练,学生就会逐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3.构建小组竞争的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条件下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但是由于中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以致学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还要通过构建小组合作的竞争机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学习。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与机会。从确定小组共同目标、明确小组成员的共同身份,创设小组文化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其次,要构建一个有效的合作学习的组织。从调配小组的规模、精心搭配小组成员、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的角色等几个方面优化小组结构的设计,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组内每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合作交流、成果共享、相互启发、共同发展的作用。再次,要建立学习小组的评价机制。学生商定评价计划、制定评价的原则、设立奖励方式、建立监督落实机制,不断改善学习小组的环境与效果。
二、全面指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倾向性。“习惯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魏书生)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体现在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监控,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水平。
1.讲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培养习惯的意识。
例如,我们曾对中学生的演草习惯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某初中八年级一个班(47人)随机抽取了16名学生的演草纸进行了分类统计。(1)从演草纸的选择来看:在专用的演算本进行演算的有5人,随机在其它练习本上演算的有6人,其中有3人是在已有书写内容的练习本的背面进行演算,有2人是在已有书写内容的练习本的空白处演算,有1人是在已有的书写内容上直接进行演算(原来的书写内容为铅笔,现在的演算为圆珠笔),有5人在课本上的空白地方进行演算。(2)从算式与演算的安排上来看:与算式写在同一页的有10人(包括在课本上进行演算的5人),与算式不在同一页上进行书写的有6人。(3)从演算开始的位置来看:首先从左上角开始书写的有4人,首先从右上角开始书写的有4人,随机选择位置开始书写的有8人。(4)从演算排列的方式来看,能够整齐有序排列的有6人,排列不整齐的有10人(或者排列很零乱,或者在纸上斜着进行排列,或者不同题目的演算排列相互交叉)。(5)从演算的态度来看,能够工整书写的有7人,书写比较潦草的有9人。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演算草纸的选择、演算位置的选择、演算排列方式的选择的随意性都很大,并且演算时书写的态度不够认真。我们与任课教师座谈后,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多数教师普遍不重视学生的演算方式与过程,既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也没有对一些不良的书写习惯进行校正。可见,教师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通过讲解和交流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决定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形成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2.明确习惯形成的行为要求,帮助学生在学习行动中养成良好习惯。
中小学生需要养成很多学习习惯。例如: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自觉预习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观察思考的习惯、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等等。每一种习惯都是由一系列科学的学习行为所组成的,而且每一种行为都有明确而具体的动作标准。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这些行为及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与训练。例如,良好演草习惯的具体要求有三点:(1)使用专门的演草本进行书写;(2)按照常规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书写;(3)书写时字迹要端正,排列要整齐,不同的演草内容之间要留适当的间隙等。再如,总结归纳的习惯要求有四点:(1)每章每节学习结束后,必须进行小结,以形成知识体系;(2)对所学知识要进行概括,抓准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3)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进行对比理解,以搞清楚每一种概念的本质特征;(4)每个学习专题完成后,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以便于运用时能够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3.建立反馈评价的监督机制,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初步形成的习惯。
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向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多次重复,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中小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还比较弱,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多种监督方式,帮助他们不断强化初步形成的学习习惯。(1)以小组内监督为主,建立学习习惯养成的常规监督机制。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按好、中、差三类设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以4~6人为宜,每4~5个小组设立一个大组。将学习习惯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考核,量化的规则必须是具体的学习行为。这样就形成了组员互查,小组长、大组长、班长逐级检查的监督机制。(2)任课教师负责抽查、评价与反馈。教师的抽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各小组、大组监督的过程是不是扎实有效,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3)学生的自主检查与监督是监督机制的主体力量。组内监督、任课教师的监督与指导,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超越的自主监控意识与能力。
三、扎实辅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可见,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作用。因此,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作用还须体现于扎实辅导学生探索和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与技巧。
1.优中求优,加强优秀生的学习方法辅导。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提高优秀生学习信心和成绩的同时,也使得优秀生产生了独立性与自主性相对较差、与别人合作意识相对较差、总结归纳意识与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等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教师还应加强对优秀生学习方法的辅导,以帮助他们优中求优。(1)着重培养他们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初期,有些优秀生会感觉不太适应,还期望能够像以前一样,计划由教师安排,内容由教师讲解,方法由教师来归纳,自己按部就班去做。因此,教师应着重从安排课前预习、汇报预习成果、突破重点难点、归纳知识结构、探索学习策略等方面帮助优秀生尽快学会独立探求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秀生往往担任着小组长的角色。分配角色与任务、组织学习与讨论、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组织成果汇报等过程都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讲解能力,还需要宽容的胸怀、睿智的策略、奉献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显然,教师应关注优秀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帮助他们克服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3)培养他们自我监控、自我超越的意识与能力。有的优秀生还有明显的自满心理。教师还应通过分配更多的学习任务,设计富有趣味而又有较大难度的课堂练习,帮助他们探索最佳的学习策略,提高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与能力。
2.稳中求进,加强中等生的学习方法辅导。
中等生在学习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很难突破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即学习很努力,效果却不佳。中国科学院林群院士认为,中等生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有三个层次:(1)知识记忆,就是记住概念、定理、公式等,明白它们的含义;(2)知识联系,就是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整理并形成知识体系;(3)知识运用,就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运用也有三个层次:(1)解题能力,就是想尽各种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2)反思能力,就是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3)回归能力,就是将获得的知识经验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回归到书本上去。显然,中等生在学习中只是到了第二个层次,他们只有掌握了第三个层次的方法,才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从提高学习自觉性、夯实学习基础、锻炼学习毅力、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行辅导,以帮助他们尽快突破“高原现象”,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3.巧中求快,加强后进生的学习方法辅导。
后进生在学习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不浓、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培养不到位,缺少科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我们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后进生在内心深处都非常渴望得到尊重,希望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为后进生提供了很好的独立学习、学有所获的机会与条件。但是,他们在这些机会与条件面前却处于较为明显的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后进生进行专门的辅导。首先,应该营造尊重后进生的浓厚氛围,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其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专门辅导。在预习环节,应该给他们布置更明确的学习任务;在组织自主合作学习中应该为他们确定结对帮扶的对象,且要尽可能直接辅导他们学习;在汇报或展示学习成果时,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练习巩固阶段,要为他们设计专门的练习题,以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成绩,并通过回顾、总结引导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除了极少数智力确有障碍的学生之外,只要教师能够了解后进生,关爱后进生,全力辅导后进生,他们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该明确新时期肩负的社会责任,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全面、深入、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以及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运用更高水平的教育机智去组织教学。这样,就不仅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还能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积极、主动、科学、高效地学习知识,增长才智,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雪梅.试论走进新课程教师主导作用的新内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8).
[2]孙精珍.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思考[J].山西教育,2004,(12).
[3]郭颖.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1).
[4]郭召良.中等生提高成绩方法最重要[EB/OL].鲁安新华论坛,http://pic1.netsh.com/bbs/831090/html/table_25641391.html.2007-11-08.
[5]曾瑞天,刘瑞子.掌握差生特点,促进差生进步[J].广东:教育导刊,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