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白花蛇舌草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肿瘤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并筛选党参、白花蛇舌草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探讨党参、白花蛇舌草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以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参数筛选候选化合物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检索药物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在Genecard数据库中检索结直肠癌对应的基因,采用String工具对药物和疾病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绘制疾病靶点PPI,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基因-疾病关系网络,合并网络筛选核心基因,分别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党参、白花蛇舌草中共得到28个候选化合物,所对应的靶点共469个,药物靶点对应的人类基因排除未找到的共196个,结直肠癌对应的基因8248个,药物基因与疾病基因中心交集63个,构建的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中共63个节点,569个连接.GO功能分析提示,相关作用机制涉及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和生物过程3个方面,发现结直肠癌可能与调控平滑肌和上皮细胞的增殖、调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血液循环以及对营养水平的反应等有关.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可能与p53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党参、白花蛇舌草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成分干预p53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为阐明其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潜在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不同突变状态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324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及其第19号和第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将EGFR基因突变患者分为EGFR基因第19号外显子突变组(A组)和EGFR基因第21号外显子突变组(B组),均给予吉非替尼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34例
维泰醇是从短叶红豆杉树皮的真菌突变株中提取并纯化的单体化合物,维康醇是其氧化物异构体.近期研究表明,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可干扰肿瘤细胞中多重信号通路的活性,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维泰醇可特异性作用于黄嘌呤氧化酶,促进细胞内活性氧堆积,激活内源性凋亡通路,导致细胞死亡.蛋白质谱研究表明,维泰醇可特异性地与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中的4种酶蛋白结合,扰乱线粒体有氧呼吸功能和细胞能量代谢,减少ATP的产生,遏制体内肿瘤生长.维泰醇与维康醇均表现出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并可诱导
目的:提高对BRAF V600E突变升结肠癌腹膜转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BRAF V600E突变升结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为72岁老年男性,肠镜确诊为升结肠癌,基因检测提示BRAF V600E突变,经多学科综合诊疗讨论后给予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经过评估病情,手术切除右半结肠,术后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达到原发病灶及大网膜转移灶清除、腹膜病灶控制的效果,评价疗效为部分缓解。结论:BRAF V600E突变的晚期结肠癌合并腹膜转移预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7例心脏肿瘤患儿的临床、病理及MRI影像资料。结果:患儿包括男性3例、女性4例,首诊年龄1个月至3岁。临床表现多有心脏杂音和心界扩大;1例仅表现为急性脑梗死,1例无任何异常表现。病理检查示,6例良性肿瘤(包括纤维瘤2例,横纹肌瘤、黏液瘤、脂肪瘤及血管瘤各1例),1例恶性肿瘤(心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MRI显示,恶性肿瘤在各序列中的信号强度均
免疫系统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即使阻断免疫检查点在多种肿瘤中均能有效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但肿瘤免疫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三级淋巴结构(TLS)为抗肿瘤细胞的产生和体液免疫应答提供了关键的局部微环境,在多数恶性肿瘤中,TLS的存在与良好的预后相关,但在少数恶性肿瘤中,TLS对患者的预后价值尚存争议.因此,进一步解读TLS与不同肿瘤类型之间的关系可能为开发新型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妊娠相关性乳腺癌因其特殊的生理改变以及治疗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等因素,在药物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2020年5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发布妊娠相关性乳腺癌临床诊治专家共识(2020版),推荐蒽环类、紫杉烷类、环磷酰胺、铂类作为妊娠期乳腺癌的治疗药物,但未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也未推荐可行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回顾既有文献,总结妊娠相关性乳腺癌治疗相关药物对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及胎儿的影响,阐明乳腺癌治疗相关药物在妊娠期、哺乳期的安全性,以期为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miRNA-296-5p(miR-296-5p)对缺氧诱导的胰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收集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和蚌埠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55例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胰腺癌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芯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iR-296-5p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ANC-1细胞分为缺氧组和常氧组,采用Tra
目的 研究EH结构域蛋白2(EHD2)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曲妥珠单抗(TZB)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联合分析GEO、Kaplan-Meier plotter及TCGA数据库,筛选出与乳腺癌细胞TZB敏感性密切相关的基因EHD2.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BT474,将其分为敏感组、抵抗组及干扰组,敏感组用PBS处理12周后转染PX459-Control载体,抵抗组用0.5、1、2、4、8、16μg·mL-1 TZB诱导12周后转染PX459-Control载体,干扰组用0.5、1、2、4、8、16
目的 探索藏红花素联合顺铂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宫颈癌HeLa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DMSO)、藏红花素组(400μg·mL-1)、顺铂组(5μg·mL-1)、联合组(藏红花素400μg·mL-1+顺铂5μg·mL-1).干预48 h后,CCK-8检测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CompuSyn软件计算藏红花素与顺铂的联合指数(CI),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激活型半胱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特异性拮抗剂G15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HEC-1A、KLE侵袭、迁移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划痕愈合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15作用不同时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HEC-1A、KLE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shikawa、HEC-1A、KLE细胞中GPER、MMP9及ERK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随着G15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