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问促学、以问激思,借助于问题教学营造求知的氛围,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促进他们思维的开启、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梳理内容、创设情境、精选问题、科学探究等角度阐述高中地理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中地理;问题教学;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环境,学会用地理的思维去认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生活品质的提升。教师要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去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引领学生去发现、探索,促进他们知识结构的完善、网络体系的建构。
一、梳理内容,精选教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于一些内容复杂、理论性强的知识,采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让他们立足于地理的视角去分析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要精研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结构,依据主题内容,引领学生开展问题探究,能有助于他们对问题的分析探讨,培育他们的地理思维,提升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核心问题加以一一分解,让他们逐一分析小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推进,从而能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深化理解,从而能促进地理的理解。如在《水圈和水循环》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陆地水由哪些水体组成?请试着绘出知识框架图。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有哪些?教者为学生演示海陆水循环的动画,并让学生思考:这种水循环共有哪些环节?促进水循环运动的能量主要是什么?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驱使学生从自身的认知水平出发,经过分析、思考、探究,逐步完成问题。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能促进他们对地理问题的深度思考。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课教学中,教者创设问题情境:1983年,为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于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强调经济、生态与社会持续发展的理念 ,诠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教者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代表经济学家、生态学家与社会学家,让他们从自身扮演的角色出发,表达自己对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理解。“经济学家”组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福利水平、增加社会财富,要倡导清洁生活与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持续工业倡导废物的资源化,力求零废物排放、无害化生活;持续农业要做到环境不退化、技术适当、社会接受;“生态学家”组认为,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产既要满足人类对物质的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社会学家”认为,经济以“物”为中心,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生存、康乐与发展需要。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下,学生融入角色之中分析问题,解决认知障碍。
三、精选问题,强化探究
问题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活动是否得到顺利开展,教师要精选问题,要突出教学重点,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依据学情设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能通过问题的设计,引领学生分析、梳理、提炼知识结构,让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能分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地发展。如在《认识区域》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什么叫均质区?按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它又可分为哪两类?功能区的概念及其组成?常见的功能区有哪些?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要借助问题引导他们立足于地理思维方式梳理内容,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设计的难度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能促进大部分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设计过易或过难,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问题要问在关键之处,要贴近教学重点、难点,要避免不着边际的提问。如果问题过深,难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网络构建的目的。教师要关注问题的生成,要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因势利导、适时指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科學探究,提升素养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让他们能对地理现象展开探究,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由感性走向理性。当学生面对较为抽象、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针对性地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多思考、多分析、多整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问题加以分解,以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学生要掌握探究问题邀请法,可以通过资料查阅、合作探究、模拟实验等方式探究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切忌大包大揽,经引导他们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逐步探索。教师要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探学的帮助者,要合理把控问题的难度以及问题探究的时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问题的探究促进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形成。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问题式教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引发探究兴趣,促进思维开启与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莉敏,程东来.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J].咸宁学院学报,2006(05).
[2]袁孝亭,张志孝.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的培养[J].地理教学,1995(01).
【关键词】 高中地理;问题教学;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环境,学会用地理的思维去认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生活品质的提升。教师要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去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引领学生去发现、探索,促进他们知识结构的完善、网络体系的建构。
一、梳理内容,精选教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于一些内容复杂、理论性强的知识,采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让他们立足于地理的视角去分析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要精研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结构,依据主题内容,引领学生开展问题探究,能有助于他们对问题的分析探讨,培育他们的地理思维,提升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核心问题加以一一分解,让他们逐一分析小问题,通过循序渐进的推进,从而能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深化理解,从而能促进地理的理解。如在《水圈和水循环》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陆地水由哪些水体组成?请试着绘出知识框架图。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有哪些?教者为学生演示海陆水循环的动画,并让学生思考:这种水循环共有哪些环节?促进水循环运动的能量主要是什么?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驱使学生从自身的认知水平出发,经过分析、思考、探究,逐步完成问题。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探求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能促进他们对地理问题的深度思考。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课教学中,教者创设问题情境:1983年,为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于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强调经济、生态与社会持续发展的理念 ,诠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教者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代表经济学家、生态学家与社会学家,让他们从自身扮演的角色出发,表达自己对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理解。“经济学家”组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福利水平、增加社会财富,要倡导清洁生活与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持续工业倡导废物的资源化,力求零废物排放、无害化生活;持续农业要做到环境不退化、技术适当、社会接受;“生态学家”组认为,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产既要满足人类对物质的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社会学家”认为,经济以“物”为中心,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生存、康乐与发展需要。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下,学生融入角色之中分析问题,解决认知障碍。
三、精选问题,强化探究
问题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活动是否得到顺利开展,教师要精选问题,要突出教学重点,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依据学情设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能通过问题的设计,引领学生分析、梳理、提炼知识结构,让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能分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地发展。如在《认识区域》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什么叫均质区?按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它又可分为哪两类?功能区的概念及其组成?常见的功能区有哪些?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要借助问题引导他们立足于地理思维方式梳理内容,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设计的难度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能促进大部分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设计过易或过难,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问题要问在关键之处,要贴近教学重点、难点,要避免不着边际的提问。如果问题过深,难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网络构建的目的。教师要关注问题的生成,要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因势利导、适时指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科學探究,提升素养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让他们能对地理现象展开探究,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由感性走向理性。当学生面对较为抽象、较为复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针对性地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多思考、多分析、多整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问题加以分解,以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学生要掌握探究问题邀请法,可以通过资料查阅、合作探究、模拟实验等方式探究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切忌大包大揽,经引导他们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逐步探索。教师要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探学的帮助者,要合理把控问题的难度以及问题探究的时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问题的探究促进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形成。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问题式教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引发探究兴趣,促进思维开启与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莉敏,程东来.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J].咸宁学院学报,2006(05).
[2]袁孝亭,张志孝.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的培养[J].地理教学,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