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课的兴趣激发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 学习兴趣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门艺术。如何运用这门艺术,将思想品德课教得生动活泼,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培养学生智能
  教师上课时,先通过提出疑问,唤起疑难,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如我上《做诚实的孩子》一课时,提问:王宁偷摘别人的两个芒果给妹妹吃,在班级主题会上,韦老师还表扬他是个诚实的孩子,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涉及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也是这一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我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入手,问: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又问:王宁为什么要摘芒果呢?学生回答后,我接着问:王宁读自己的观察作文读到黄澄澄的芒果时,为什么结结巴巴读不下去呢?后来他怎样做?学生对这些问题经过解疑,激起了他们思维的浪花。大家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王宁知错认错,有错就改,是个诚实的孩子。
  二、运用生动感人的课堂语言,增强思想教育效果
  教师语言的质量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关系极大。斯霞说过:“课堂语言的语调应当抑扬顿挫、快慢适当、富有节奏感,作到轻重有分、缓慢有别。讲到主要的地方应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应当自然地露出笑容,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应当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应变得低沉。”教师运用生动感人的课堂语言,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印象深刻,也大大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类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讲课时通过类比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如:我上《为集体争光》一课时,讲到“评检组将来检查时,四(3)班李军看到了,他要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马上把垃圾踢到四(4)班教室门口。这样做对吗?有个同学回答说:李军这样做是对的,应为他为班级体争了光。我没有正面表态,反问到:如果四(4)班的李华首先发现这堆垃圾,把垃圾踢到你们班的门口,你们班同学有意见吗?这样一问,他明白了:我们在为班集體争光的同时,也不能损害大集体或别人的利益。类比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内在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掘。
  四、选择生活案例,以例释文
  案例教学,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道德观点,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如我在进行《自尊自爱的徐悲鸿》一课的教学时,列举这样一例:一天中午,曾小光在教学楼后的墙角边小便,李林批评他不该随地小便,说这不但不卫生,而且是不文明行为。曾小光听了笑嘻嘻的,显得无所谓。讲完后,我要求学生对这种行为进行错与对的判断,并说说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在讨论中纷纷发表意见,认为:随地小便,不听劝告还笑嘻嘻无所谓,这是不知羞耻的表现。通过实例讨论,联系实际,明辩是非,很自然地把课文中“知荣辱,知羞耻,爱惜自己名誉”的道德观点贯穿到头脑中。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在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能使美术教助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育教学效学更为生动活泼、更为成功高效。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把握住课程改革的之风,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开拓一片美术教育的新天地。  [关键词]美术 多媒体教学 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各种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也
期刊
[摘要]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今天,到处都在呼唤人文精神,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充满了人文因素和人文思想。物理教育中,要有意识地挖掘出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并把它与物理知识相融合,更多地关心“人”和“人文”,使我们的物理教育富有生机和人性。  [关键词]物理教育 人文精神 渗透 培养  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今天,到处都在反思“重科技,轻人文”所造成的“半个人”现
期刊
[摘要]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对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1)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素质教育”;(2)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开卷考试;(3)突破旧课程的“包围”走进新课程;(4)初中政治课随时代发展、随社会进步,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关键词]新形势 初中政治课教学 思考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令人瞩
期刊
[摘要]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強思品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让思品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学生 活动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仍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进教学效果,改善物理课堂教学。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 物理教学 整合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物理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就解析函数的三个等价定理进行讨论和证明,给出三个定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本文通过给出三个等价定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证明和一些关于解析函数的相关解法的归纳与总结,从而给出相关的实际应用,使读者通过本文能更好的理解解析函数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解析函数 等价定理 柯西-黎曼方程  一、解析函数  1.1解析函数的概念  1.1.1复变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1.1.2解析
期刊
[关键词]美育 学习兴趣 创新 效率  一、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科学,科学源于自然,源于社会。物理教学要注重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教材中的“生活物理社会”部分基于实际,描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揭示物理本质,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物理。  [关键词]“生活物理社会” 探究式学习 学习兴趣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密切结合,倡导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其编排上基本每一节都
期刊
[摘要]从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积累写“真实”的素材;潜入书海,广撷博采,掌握写“真实”的方法;放飞想象,搭建平台,创设写“真实”的最佳途径;自主命题,发挥个性,获得写“真实”的自主权三个方面,探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真情实感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也会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生也不例外。作文,本就是对
期刊
[摘要]对教科书设计的整体要求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社会实际,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展示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化学的价值。教科书实行弹性设计,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编入必学内容外,还编入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以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科书 设计 创新意识 实踐能力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