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合格党员的标尺立起来
——突出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2016年1月7日,梁平县梁山街道北池社区,党员民主评议暨“柚乡先锋”评选现场。
社区党员们正争先恐后晒“成绩单”——
“我教会了5个贫困户木工技能,实现户均增收46000余元。”
“我组织‘邓平寿服务团’康乐志愿队在公园举办文艺演出。”
“我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困难户4户。”
…………
面对激烈竞评,党员肖仁美成功胜出。
2014年以来,这样的场景正在梁平各地反复上演。
在“柚乡先锋”不断催生的背后,合格党员的标尺也在全县党员心中逐渐明晰。
“党员就该有个党员的样子”
2014年3月12日,梁平县竹山镇。
百里竹海间,一辆小汽车正在山间公路上穿梭。
车上,一支县委党建调研团队如临大敌。
这天早些时候,他们参加了一场院坝会。
“有的党员哪里还有党员的样子,政府要修公路,他只想着自家的利益,硬是不让通过。”
“给镇干部反映个问题,没得十天半个月不会有回信。”
“有的镇干部下村,再近都要坐小车,下次村又解决不了几个实际问题。”
…………
院坝会上,党员和群众大倒苦水,刺痛着县委调研团队的耳膜。
此次调研收集到的问题,引起了县委高度重视。
这样刺耳的问题,并非竹山镇独有——在全县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等问题。
县委班子发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党员标准模糊,导致作风行为出现偏差。
如此难题,如何解决?
当年3月24日晚,县委常委会召开了一场专题会议。
其间,常委们结合党章以及党中央和市委对于合格党员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梁平党员干部的“三好”标准:“党员就应该把话说好,把事办好,把自己管好。”
之后一个月,县委陆续明确和细化了6大类32条合格党员行为准则。
一个既实现全面覆盖,又兼顾领导干部、机关在职党员干部、基层普通党员等不同群体特殊性的合格党员“对标”体系,开始在梁平运转。
“抓住‘关键少数’才能发挥引领作用”
2014年年底,和林镇党委书记邓清洪郁闷惨了。
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测评会上,和林镇排名倒数第一。
测评会一结束,邓清洪立即被县委书记约谈。
“这下丢脸了。”邓清洪说。
从此,在严格要求自己“对标”的同时,他也开始大力落实党建责任。
在邓清洪的转变背后,是梁平县委针对“关键少数”亮出的妙招。
为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群体,引领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对标”,梁平县委实施了“增强项目意识、效率意识、增长意识、效益意识,比项目落地、执行到位、发展提速,看工作实效”的“四增三比一看”行动。
“对参与行动不力的‘后进’乡镇,其党委书记将被县委常委约谈。”县委书记吴盛海说。
基层党委书记开始争相“对标”。
“不抓到底不放手、不改到位不收兵!”在一个月后的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邓清洪当众承诺。
一年后,“四增三比一看”行动表彰会召开,因党建工作表现突出,邓清洪获得表彰。
“机关党员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践行邓平寿精神”
2015年的一天,梁平县石马山。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田坎书记”邓平寿的雕像前,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朱剑波是梁平县交通执法大队一名普通党员。这天,他和同事们参加了“邓平寿服务团”成立仪式。
“邓平寿服务团”是什么?
“邓平寿精神就是党员干部‘三好’标准的最好注释,把这个载体抓实了,梁平就会有千千万万个‘邓平寿’涌现出来!”吴盛海说。
为激励在职党员争当“邓平寿”,县委提出了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加入“邓平寿服务团”开展定向志愿服务。
在邓平寿雕像前,朱剑波和同事们庄严宣誓:“我承诺,刻苦工作,敬业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邓平寿精神!”
一个月后,梁平县石马社区。
朱剑波提着生日蛋糕,要去看望“干儿子”。
“邓平寿服务团”成立后,朱剑波接下了一个“服务订单”——关爱留守和弱势儿童。
“‘邓平寿服务团’成立时,社区党组织调查收集辖区居民的需求,分门别类地梳理成‘订单’,动员在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自主认领‘接单’。”梁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彭锋说。
和朱剑波一样,其他在职党员也积极“接单”。一年来,全县在职党员累计走访社区群众15800余户,征求意见建议720余条,投入121余万元结对帮扶困难家庭1100余户……
“党员要敢担当、讲奉献、有作为、当先锋”
2015年夏天,梁平县福禄镇青橋村。
村里的“椒王”谢林贵钻进一片椒林。
见谢林贵前来,正在劳作的椒农竞相直起身:“谢党员,又来上课了?”
“对,来上课。”谢林贵笑道。
这一年,谢林贵有了一份“兼职”——免费为椒农充当技术导师。
为履行导师之责,谢林贵往返奔波于全村椒林之间。
谢林贵为何如此卖力?
“作为党员,我既然认领了‘增收致富’岗位,就要为村民脱贫出一份力。”他说。
谢林贵口中的“认领岗位”,是梁平县动员党员“对标”的另一创举——“比实绩干好本职事、比奉献办好组织事、比作风管好身边事,争当‘柚乡先锋’”活动。
“‘三比’活动中,县委动员广大基层党员按照‘三好’标准,根据自身特长,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持续‘对标’。”彭锋说。
扶贫攻坚,就是基层党员“对标”的主战场之一。
在 “柚乡先锋”助推下,全县已有10个市级贫困村整村脱贫,256户731名深度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9728户28675名贫困人口全部销号。
“如今,‘把话说好,把事办好,把自己管好’和‘干好本职事,办好组织事,管好身边事’已经成为梁平每一位党员的行为准则。”吴盛海说,经过持续“对标”,全县党员干部队伍提振了党性意识,也增强了实战能力,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突出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2016年1月7日,梁平县梁山街道北池社区,党员民主评议暨“柚乡先锋”评选现场。
社区党员们正争先恐后晒“成绩单”——
“我教会了5个贫困户木工技能,实现户均增收46000余元。”
“我组织‘邓平寿服务团’康乐志愿队在公园举办文艺演出。”
“我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困难户4户。”
…………
面对激烈竞评,党员肖仁美成功胜出。
2014年以来,这样的场景正在梁平各地反复上演。
在“柚乡先锋”不断催生的背后,合格党员的标尺也在全县党员心中逐渐明晰。
“党员就该有个党员的样子”
2014年3月12日,梁平县竹山镇。
百里竹海间,一辆小汽车正在山间公路上穿梭。
车上,一支县委党建调研团队如临大敌。
这天早些时候,他们参加了一场院坝会。
“有的党员哪里还有党员的样子,政府要修公路,他只想着自家的利益,硬是不让通过。”
“给镇干部反映个问题,没得十天半个月不会有回信。”
“有的镇干部下村,再近都要坐小车,下次村又解决不了几个实际问题。”
…………
院坝会上,党员和群众大倒苦水,刺痛着县委调研团队的耳膜。
此次调研收集到的问题,引起了县委高度重视。
这样刺耳的问题,并非竹山镇独有——在全县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等问题。
县委班子发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党员标准模糊,导致作风行为出现偏差。
如此难题,如何解决?
当年3月24日晚,县委常委会召开了一场专题会议。
其间,常委们结合党章以及党中央和市委对于合格党员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梁平党员干部的“三好”标准:“党员就应该把话说好,把事办好,把自己管好。”
之后一个月,县委陆续明确和细化了6大类32条合格党员行为准则。
一个既实现全面覆盖,又兼顾领导干部、机关在职党员干部、基层普通党员等不同群体特殊性的合格党员“对标”体系,开始在梁平运转。
“抓住‘关键少数’才能发挥引领作用”
2014年年底,和林镇党委书记邓清洪郁闷惨了。
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测评会上,和林镇排名倒数第一。
测评会一结束,邓清洪立即被县委书记约谈。
“这下丢脸了。”邓清洪说。
从此,在严格要求自己“对标”的同时,他也开始大力落实党建责任。
在邓清洪的转变背后,是梁平县委针对“关键少数”亮出的妙招。
为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群体,引领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对标”,梁平县委实施了“增强项目意识、效率意识、增长意识、效益意识,比项目落地、执行到位、发展提速,看工作实效”的“四增三比一看”行动。
“对参与行动不力的‘后进’乡镇,其党委书记将被县委常委约谈。”县委书记吴盛海说。
基层党委书记开始争相“对标”。
“不抓到底不放手、不改到位不收兵!”在一个月后的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邓清洪当众承诺。
一年后,“四增三比一看”行动表彰会召开,因党建工作表现突出,邓清洪获得表彰。
“机关党员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践行邓平寿精神”
2015年的一天,梁平县石马山。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田坎书记”邓平寿的雕像前,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朱剑波是梁平县交通执法大队一名普通党员。这天,他和同事们参加了“邓平寿服务团”成立仪式。
“邓平寿服务团”是什么?
“邓平寿精神就是党员干部‘三好’标准的最好注释,把这个载体抓实了,梁平就会有千千万万个‘邓平寿’涌现出来!”吴盛海说。
为激励在职党员争当“邓平寿”,县委提出了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加入“邓平寿服务团”开展定向志愿服务。
在邓平寿雕像前,朱剑波和同事们庄严宣誓:“我承诺,刻苦工作,敬业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邓平寿精神!”
一个月后,梁平县石马社区。
朱剑波提着生日蛋糕,要去看望“干儿子”。
“邓平寿服务团”成立后,朱剑波接下了一个“服务订单”——关爱留守和弱势儿童。
“‘邓平寿服务团’成立时,社区党组织调查收集辖区居民的需求,分门别类地梳理成‘订单’,动员在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自主认领‘接单’。”梁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彭锋说。
和朱剑波一样,其他在职党员也积极“接单”。一年来,全县在职党员累计走访社区群众15800余户,征求意见建议720余条,投入121余万元结对帮扶困难家庭1100余户……
“党员要敢担当、讲奉献、有作为、当先锋”
2015年夏天,梁平县福禄镇青橋村。
村里的“椒王”谢林贵钻进一片椒林。
见谢林贵前来,正在劳作的椒农竞相直起身:“谢党员,又来上课了?”
“对,来上课。”谢林贵笑道。
这一年,谢林贵有了一份“兼职”——免费为椒农充当技术导师。
为履行导师之责,谢林贵往返奔波于全村椒林之间。
谢林贵为何如此卖力?
“作为党员,我既然认领了‘增收致富’岗位,就要为村民脱贫出一份力。”他说。
谢林贵口中的“认领岗位”,是梁平县动员党员“对标”的另一创举——“比实绩干好本职事、比奉献办好组织事、比作风管好身边事,争当‘柚乡先锋’”活动。
“‘三比’活动中,县委动员广大基层党员按照‘三好’标准,根据自身特长,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持续‘对标’。”彭锋说。
扶贫攻坚,就是基层党员“对标”的主战场之一。
在 “柚乡先锋”助推下,全县已有10个市级贫困村整村脱贫,256户731名深度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9728户28675名贫困人口全部销号。
“如今,‘把话说好,把事办好,把自己管好’和‘干好本职事,办好组织事,管好身边事’已经成为梁平每一位党员的行为准则。”吴盛海说,经过持续“对标”,全县党员干部队伍提振了党性意识,也增强了实战能力,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