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指导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和进行物理课外活动,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了阐述,其做法有一定借鉴和推广性。
【关键词】独立探究;物理;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为任何一位学生都潜藏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教师的职责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启动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提供学习成功的适当条件,引导并帮助他们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水平,促进他们素质的协调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间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间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物理的独立探究法则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舞台。
1 什么是独立探究法,其意义及特点是什么?
独立探究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教师只提供问题而没有进行方法上的指导),独立地探索研究,寻找到一系列的研究方法,自行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其意义在于:独立探究法的核心是学生独立探索,在独立探索中,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认识和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独立探索中,第一,知识得到应用,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培养;第二,探索本身蕴含要用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等科学的探索因素,有利于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探索是学生通过劳动自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奋斗的毅力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独立探究法作为一种完整的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及必修课程的提高教学。
独立探究法的特点:(1)非常规性,即问题的内容不一定是教材内容的翻版,可以是教材内容有意义的延伸和超越,或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解答要有一定的创造性。(2)情景性,即给出问题往往不是纯教学化的“己知”、“求解”模式,而是一种情景,一种客观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疑问,它的解答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3)开放性,即所给问题不一定有解,答案不一定唯一,条件还可以冗余,它注重于探究的思维价值,而不是结论的正确与否;在同一课题下,探究视角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均有较大的灵活度,为学习者个性特长和才能的发挥留有足够的空间。
2 独立探究法与物理课外活动的实施
独立探究的载体是物理课外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课外活动得到实现。我校学生的物理课外活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动手的小实验,二是手脑并用的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地点主要在家庭。
采用的方式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学生提出),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想办法、做实验进而得出结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且成本低、效果好。在实施过程中要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好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电学实验。
独立探究并不是学生做教师什么都不管。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指导,具体来说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启发学生利用方便易得的材料,做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各自做完实验后的总结,将实验成果让其他同学分享。教师要注意及时总结,及时表扬,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完善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
3 独立探究法与物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3.1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较强的能力和勇气,需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有一定学习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3.2 通过实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物理实验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可以使学生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观察中要要求学生有条理、有系统地获取信息,提高观察效率。
3.3 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利用学生身边有限的资源进行实验,或者用不同的几种方法探究同一个物理量,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4 独立探究法与物理课外活动实例
实例、探究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布置这样一个物理课外活动:请你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并亲自在家做一做,比较一下结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要求一个星期后带到课堂上来交流。一个星期后学生带来了以下几种:
方法1、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测出下落高度h和下落时间t,根据公式h= gt /2 ,即得:g=2h/t 。同学们实际实验时,根据各自家庭居住大楼层数,用卷尺测出一层楼高(计算下落高度);而测下落时间时,同学在地面放一块铁板,从楼上释放重物的同时开始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重物落地撞击铁板发出响声时结束计时,由于该实验中空气阻力的不可避免、计时的误差、测量高度的误差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方法2、根据g=mg,只要测出给定物体的重力g和质量m,便可由g=g/m求出。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多数同学用这种方法。
方法3、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测出自由下落的铁锤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δs,然后由公式g=δs/t ,即可得出g。这个实验综合运用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和《测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两个学生实验,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灵活应用能力,此实验由于摩擦的存在也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方法4、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测。同学们尽量减小误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显示了学生的才能,使他们的思维素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当然物理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除上述方法外还有:科技小制作、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等对学生开拓知识面、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独立探究;物理;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为任何一位学生都潜藏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教师的职责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启动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提供学习成功的适当条件,引导并帮助他们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水平,促进他们素质的协调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间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间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物理的独立探究法则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舞台。
1 什么是独立探究法,其意义及特点是什么?
独立探究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教师只提供问题而没有进行方法上的指导),独立地探索研究,寻找到一系列的研究方法,自行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其意义在于:独立探究法的核心是学生独立探索,在独立探索中,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认识和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独立探索中,第一,知识得到应用,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培养;第二,探索本身蕴含要用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等科学的探索因素,有利于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探索是学生通过劳动自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奋斗的毅力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独立探究法作为一种完整的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及必修课程的提高教学。
独立探究法的特点:(1)非常规性,即问题的内容不一定是教材内容的翻版,可以是教材内容有意义的延伸和超越,或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解答要有一定的创造性。(2)情景性,即给出问题往往不是纯教学化的“己知”、“求解”模式,而是一种情景,一种客观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疑问,它的解答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3)开放性,即所给问题不一定有解,答案不一定唯一,条件还可以冗余,它注重于探究的思维价值,而不是结论的正确与否;在同一课题下,探究视角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均有较大的灵活度,为学习者个性特长和才能的发挥留有足够的空间。
2 独立探究法与物理课外活动的实施
独立探究的载体是物理课外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课外活动得到实现。我校学生的物理课外活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动手的小实验,二是手脑并用的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地点主要在家庭。
采用的方式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学生提出),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想办法、做实验进而得出结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且成本低、效果好。在实施过程中要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好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电学实验。
独立探究并不是学生做教师什么都不管。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指导,具体来说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启发学生利用方便易得的材料,做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各自做完实验后的总结,将实验成果让其他同学分享。教师要注意及时总结,及时表扬,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完善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
3 独立探究法与物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3.1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较强的能力和勇气,需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有一定学习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3.2 通过实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物理实验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可以使学生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观察中要要求学生有条理、有系统地获取信息,提高观察效率。
3.3 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利用学生身边有限的资源进行实验,或者用不同的几种方法探究同一个物理量,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4 独立探究法与物理课外活动实例
实例、探究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布置这样一个物理课外活动:请你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并亲自在家做一做,比较一下结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要求一个星期后带到课堂上来交流。一个星期后学生带来了以下几种:
方法1、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测出下落高度h和下落时间t,根据公式h= gt /2 ,即得:g=2h/t 。同学们实际实验时,根据各自家庭居住大楼层数,用卷尺测出一层楼高(计算下落高度);而测下落时间时,同学在地面放一块铁板,从楼上释放重物的同时开始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重物落地撞击铁板发出响声时结束计时,由于该实验中空气阻力的不可避免、计时的误差、测量高度的误差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方法2、根据g=mg,只要测出给定物体的重力g和质量m,便可由g=g/m求出。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多数同学用这种方法。
方法3、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测出自由下落的铁锤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δs,然后由公式g=δs/t ,即可得出g。这个实验综合运用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和《测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两个学生实验,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灵活应用能力,此实验由于摩擦的存在也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方法4、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测。同学们尽量减小误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显示了学生的才能,使他们的思维素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当然物理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除上述方法外还有:科技小制作、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等对学生开拓知识面、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都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