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人才需求层次的上移必将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正是当今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随着国家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如何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洪流,提高学院办学层次,转型升级应用型本科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该文首先论述了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创建应用型本科的重要性,在分析当前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复合型 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40-02
1 应用型本科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制度,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职业教育层次的上移,要求我们去开拓出一种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结构,结合本科院校优秀的理论师资和高职院校完善的实践条件,各取所长共同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技能实践经验的人才,重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升上,使其走上社会成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在社会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动注定牵动和影响就业结构变动,从而引起新的教育需求和新的教育供给的多元条件下,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的需求。
2 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 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三年制高职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新的发展机遇将带来巨大市场的空间,行业企业必须继续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为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此重要时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愈发明显,当前,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都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应该满足这一层次人才的需求,即注重生产过程、面向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准确定位,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才能赢得市场,把握机遇。
三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三年制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包括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培养为中心的教育,侧重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有着很大区别。
三年制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与普通高等院校是截然不同的,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发展中秉承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经过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明确了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即面向企业,立足于京津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确立了“以行领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才,尝试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使其具有在生产一线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的组织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2.2 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普通本科教育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升级,普通本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调研分析,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特点。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部分普通高校过分追求办学规模,而对教育理念的实质认识不足,随着高校的普遍扩招,专业设置未能与社会发展及人才需求相适应,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比如在普通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纯理论性的课程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较多,而且实践比例相对较低,而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为关键的实训课程,却由于实训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往往达不到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只能对理论知识加以理解,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尚不明确,学生所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强调职业生涯引导,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充分的体现,这种形式化的流程使得学生在入学和毕业之时往往显得无所适从。
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部分普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盲目追求人才培养精英化,而忽略了社会对该层次人才的需求,强调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忽略 社会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各级各类、各有特色的人才,还有一些普通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在实施过程中将应用型与职业技术教育相混淆,从而降低人才培养的规格,总之,目前,普通本科院校不能立足于学校自身现状,从适应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企业在招聘中发现企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大批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两者之间的矛盾,体现出当前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准确。 2.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要全面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依托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进步的实际需求,聘请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全程参与方案的制定。要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专业面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应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确定本专业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2)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按工作过程将各项能力分解为形成这些能力的技术应用知识和对应的课程及实训项目,统筹考虑选取教学内容。专业核心课程及主干课程设置要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任务、项目、典型产品等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系统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一体”,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践基本技能和综合分析、解决现场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3)人才培养方案应与三年制高职和普通高校本科相关专业有明显区别,应着重于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考虑与专业硕士培养的对接。优秀学生在毕业时在技能上应能达到“准技师”标准。(4)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培养,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强学生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训操作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而且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锻炼。(5)重视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的建设。各专业根据对应的职业技能的要求,设置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达标课程,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结语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技术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例越来越高,基于三年制高职、应用型本科以及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不同,这一类人才的培养正是应用型本科层次所能够完成的。应用型本科,正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之一,不仅能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看法,而且能为我国的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86-88.
[2] 陈小虎,屈华昌,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2):58-60.
[3] 邓小华.应用型本科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追问[J].高等教育研究,2009(4):1-3.
[4] 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84-8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复合型 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40-02
1 应用型本科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
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制度,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职业教育层次的上移,要求我们去开拓出一种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结构,结合本科院校优秀的理论师资和高职院校完善的实践条件,各取所长共同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技能实践经验的人才,重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升上,使其走上社会成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在社会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变动注定牵动和影响就业结构变动,从而引起新的教育需求和新的教育供给的多元条件下,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的需求。
2 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 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三年制高职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新的发展机遇将带来巨大市场的空间,行业企业必须继续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为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此重要时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愈发明显,当前,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都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应该满足这一层次人才的需求,即注重生产过程、面向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准确定位,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才能赢得市场,把握机遇。
三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三年制高职教育是以能力(包括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培养为中心的教育,侧重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有着很大区别。
三年制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与普通高等院校是截然不同的,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发展中秉承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经过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明确了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即面向企业,立足于京津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确立了“以行领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才,尝试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使其具有在生产一线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的组织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2.2 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普通本科教育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升级,普通本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调研分析,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特点。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部分普通高校过分追求办学规模,而对教育理念的实质认识不足,随着高校的普遍扩招,专业设置未能与社会发展及人才需求相适应,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比如在普通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纯理论性的课程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较多,而且实践比例相对较低,而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为关键的实训课程,却由于实训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往往达不到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只能对理论知识加以理解,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尚不明确,学生所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强调职业生涯引导,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充分的体现,这种形式化的流程使得学生在入学和毕业之时往往显得无所适从。
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部分普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盲目追求人才培养精英化,而忽略了社会对该层次人才的需求,强调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忽略 社会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各级各类、各有特色的人才,还有一些普通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在实施过程中将应用型与职业技术教育相混淆,从而降低人才培养的规格,总之,目前,普通本科院校不能立足于学校自身现状,从适应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企业在招聘中发现企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大批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两者之间的矛盾,体现出当前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准确。 2.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要全面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依托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进步的实际需求,聘请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全程参与方案的制定。要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专业面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应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确定本专业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2)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科学、系统地分析,按工作过程将各项能力分解为形成这些能力的技术应用知识和对应的课程及实训项目,统筹考虑选取教学内容。专业核心课程及主干课程设置要以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任务、项目、典型产品等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系统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一体”,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践基本技能和综合分析、解决现场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3)人才培养方案应与三年制高职和普通高校本科相关专业有明显区别,应着重于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考虑与专业硕士培养的对接。优秀学生在毕业时在技能上应能达到“准技师”标准。(4)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培养,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强学生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训操作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而且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锻炼。(5)重视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的建设。各专业根据对应的职业技能的要求,设置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达标课程,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结语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技术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例越来越高,基于三年制高职、应用型本科以及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的不同,这一类人才的培养正是应用型本科层次所能够完成的。应用型本科,正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之一,不仅能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看法,而且能为我国的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86-88.
[2] 陈小虎,屈华昌,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2):58-60.
[3] 邓小华.应用型本科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追问[J].高等教育研究,2009(4):1-3.
[4] 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