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步探讨了个人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应加大对实践课程环节比重、建设实训中心的投入,完善实训环节的管理体制,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加强对教辅人员的培训,挖掘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利用率。结合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校企共建等措施,培养创职业教育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评价;实践环节;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的各种以实操实练为目的的实训工作室或者是实训中心等都是从事实践教学、学科研究、岗位能力训练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训工作室等教学场地与设备以及人员的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
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方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得到了普遍认可,但部分院校往往过分强调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甚至将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混为一谈,忽视了实践教学对学生整体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实践实习要以运用知识、优化技能为目的,并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设计、学生职业规划等方面找准自身的位置,真正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地位没有得到真正应用上的重视,有些院校的实训建设只是更多的为了检查和参观实用性更强。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各种实际原因很多学校的实训工作室的经费投入更显不足,普遍存在问题主要有:实训教辅人员配备不全,有的甚至严重紧缺。实验室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跟不上教材更新的步伐,设备仪器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损坏率高。实践教学所急需的高价值仪器设备不能购置等,造成这些问题源头都是源于经费投入不足引起的。从而导致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严重影响着学校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质量。
(三)实践性教学不能有效实施
实践性教学是相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但是,目前高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遭遇到的机制性难题是实践性不“实”,实践性教学不强。有些实训是请一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做个报告,谈一下工作体会,介绍一下工作经验,忽略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模拟实训,因为缺乏市场大环境的竞争性、多变性、繁杂性,致使学生很难身临其境找准自己的角色,参与不积极,很难收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对于安排到企业中实习的学生,学校往往疏于后续管理,学生大多从事单一的技能工作。因不能带着发现问题的态度去工作,往往會感觉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很难使学生全面、系统、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高专业技能的目标。
(四)实训教学资源不能共享
目前,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实训室隶属于不同的专业学科,以至于相互封闭。教学计划和实践内容相互隔离,相近专业的实验教学人员互不交流,实践教学资源不能共享,还有的实训教学设备重复购置,实验内容重复开设,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精力、时间、设备和耗材等浪费;妨碍了实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很多实训工作室小而全,实验设备的利用效能不高,人为造成部分设备长期闲置与浪费。这些实训工作室往往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使得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受到制约。
(五)评估机制与管理机制的不合理
关于实训工作室的评估机制,目前来说,还没建立一个科学、公正、规范的、统一的评判标准。尤其是缺乏可量化的操作标准。二级学院管理的实训工作室,主要用于本学科的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并没有达成整个学院的整体系规划。实训工作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管理;人员的管理;课程的管理;开放管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仪器设备的报废与更新、维护与保养等。这些工作日常而繁重,很多成为了上课教师要完成的任务。报备麻烦,周期长,实效性差等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合理运行。
(六)实验教学人员培训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学校的实训教辅人员结构不合理,待遇不高,往往只作为教辅人员看待,严重挫伤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辅人员每天都要学生打交道,他们的一举一动及专业素养,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科技素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加强教辅人员的人才建设,开展人员培养培训与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
二、改善实践教学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学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过程。高职教育应加强对实践教学内涵的探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一)加强实效,提高全面素质
“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全面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毕竟学校教育不同于企业的技能培训,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教育崇尚的是终身教育,不仅是学到“一技之长”。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这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起到积极的作用。意味着职业学校教育的改革方向是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个体在学校与生涯发展之间灵活地转换、过渡。
(二)强化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教育改革需要强化和突出职业教育实践环节教学的主体地位,要加强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内容、方法的创新,如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等,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能;要充分重视教辅人员的培养,保证经费,提高待遇和地位;充分发挥教辅人员与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激励机制等方面予以倾斜。真正拉动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可实性。 (三)加大对实践教学建设的投入
在实训室的建设中,加大对实训工作室的投入是满足实验室教学能够符合高校教改需求的必要条件和保障。这些投入是全方位的,包括人员、经费、设备、场地和软件等方面,要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以集中投资为主,分散投资为辅,把有限的经费花费在刀刃上,同时注重自主开发新的实验技术与方法,改善实验條件,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整体规划实训空间的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合理配置实训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真正的效能,提高实训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
(四)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加强专业理念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理论知识无用论”导致一些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不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事实上,这种做法舍本逐末,如果连专业的基本理论都不熟悉,无法形成强烈的专业理念和思维方式,怎么能谈得上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而且,“轻理论”也会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仍旧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出发点,感情用事,导致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学生不够专业。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和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重视对专业理念的培养和向专业思维方式的转变,“动手”的同时更要学会“动脑”。
(五)校企合作坚持“产学双赢、互惠互利”,实现无缝对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和效益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如果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习时间,不能保证为其生产经营提供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实习学生。即使在学生实习期间,为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学校也往往失去了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从形式上来看,学生在实践中确实承担了劳动者的职责;但从本质上来讲,学生实践是检验知识,转化能力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劳动者。因此,校企合作必须保证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才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需转变观念,在充分考虑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校外实习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来,真正实现产学双赢、互惠互利。
(六)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对目前一些学校实训建设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需对校、院级实训教学的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利用率,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对学科相近的实训工作室可交叉使用,实行校级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基层日常的负责管理维护的管理模式,教学和管理分开;使用和管理分开,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充分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避免实践教学内容重复开设,避免仪器设备闲置和使用率不高所造成实验人员精力、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成效是正确的培养理念和灵活的实践教学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的关键是对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部分职业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已通过项目教学、弹性实习等方式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出路,尽管存在很多实际的困难,但思想决定一切,只有树立科学、准确的职业教育理念,才能将职业教育真正的发展长远。既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学生的长远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术蕊.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
[2]郑永进.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特点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2).
作者简介:邢岩(1978—),女,汉族,上海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的研究与教学。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评价;实践环节;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的各种以实操实练为目的的实训工作室或者是实训中心等都是从事实践教学、学科研究、岗位能力训练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训工作室等教学场地与设备以及人员的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
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方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得到了普遍认可,但部分院校往往过分强调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甚至将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混为一谈,忽视了实践教学对学生整体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实践实习要以运用知识、优化技能为目的,并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设计、学生职业规划等方面找准自身的位置,真正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地位没有得到真正应用上的重视,有些院校的实训建设只是更多的为了检查和参观实用性更强。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各种实际原因很多学校的实训工作室的经费投入更显不足,普遍存在问题主要有:实训教辅人员配备不全,有的甚至严重紧缺。实验室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跟不上教材更新的步伐,设备仪器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损坏率高。实践教学所急需的高价值仪器设备不能购置等,造成这些问题源头都是源于经费投入不足引起的。从而导致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严重影响着学校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质量。
(三)实践性教学不能有效实施
实践性教学是相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但是,目前高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遭遇到的机制性难题是实践性不“实”,实践性教学不强。有些实训是请一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做个报告,谈一下工作体会,介绍一下工作经验,忽略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模拟实训,因为缺乏市场大环境的竞争性、多变性、繁杂性,致使学生很难身临其境找准自己的角色,参与不积极,很难收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对于安排到企业中实习的学生,学校往往疏于后续管理,学生大多从事单一的技能工作。因不能带着发现问题的态度去工作,往往會感觉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很难使学生全面、系统、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高专业技能的目标。
(四)实训教学资源不能共享
目前,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实训室隶属于不同的专业学科,以至于相互封闭。教学计划和实践内容相互隔离,相近专业的实验教学人员互不交流,实践教学资源不能共享,还有的实训教学设备重复购置,实验内容重复开设,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精力、时间、设备和耗材等浪费;妨碍了实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很多实训工作室小而全,实验设备的利用效能不高,人为造成部分设备长期闲置与浪费。这些实训工作室往往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使得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受到制约。
(五)评估机制与管理机制的不合理
关于实训工作室的评估机制,目前来说,还没建立一个科学、公正、规范的、统一的评判标准。尤其是缺乏可量化的操作标准。二级学院管理的实训工作室,主要用于本学科的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并没有达成整个学院的整体系规划。实训工作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管理;人员的管理;课程的管理;开放管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仪器设备的报废与更新、维护与保养等。这些工作日常而繁重,很多成为了上课教师要完成的任务。报备麻烦,周期长,实效性差等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合理运行。
(六)实验教学人员培训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学校的实训教辅人员结构不合理,待遇不高,往往只作为教辅人员看待,严重挫伤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辅人员每天都要学生打交道,他们的一举一动及专业素养,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科技素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加强教辅人员的人才建设,开展人员培养培训与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
二、改善实践教学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学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过程。高职教育应加强对实践教学内涵的探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一)加强实效,提高全面素质
“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全面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毕竟学校教育不同于企业的技能培训,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教育崇尚的是终身教育,不仅是学到“一技之长”。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这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起到积极的作用。意味着职业学校教育的改革方向是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个体在学校与生涯发展之间灵活地转换、过渡。
(二)强化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教育改革需要强化和突出职业教育实践环节教学的主体地位,要加强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内容、方法的创新,如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等,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能;要充分重视教辅人员的培养,保证经费,提高待遇和地位;充分发挥教辅人员与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激励机制等方面予以倾斜。真正拉动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可实性。 (三)加大对实践教学建设的投入
在实训室的建设中,加大对实训工作室的投入是满足实验室教学能够符合高校教改需求的必要条件和保障。这些投入是全方位的,包括人员、经费、设备、场地和软件等方面,要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以集中投资为主,分散投资为辅,把有限的经费花费在刀刃上,同时注重自主开发新的实验技术与方法,改善实验條件,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整体规划实训空间的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合理配置实训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真正的效能,提高实训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
(四)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加强专业理念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理论知识无用论”导致一些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不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事实上,这种做法舍本逐末,如果连专业的基本理论都不熟悉,无法形成强烈的专业理念和思维方式,怎么能谈得上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而且,“轻理论”也会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仍旧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出发点,感情用事,导致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学生不够专业。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和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重视对专业理念的培养和向专业思维方式的转变,“动手”的同时更要学会“动脑”。
(五)校企合作坚持“产学双赢、互惠互利”,实现无缝对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和效益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如果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习时间,不能保证为其生产经营提供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实习学生。即使在学生实习期间,为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学校也往往失去了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从形式上来看,学生在实践中确实承担了劳动者的职责;但从本质上来讲,学生实践是检验知识,转化能力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劳动者。因此,校企合作必须保证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才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需转变观念,在充分考虑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校外实习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来,真正实现产学双赢、互惠互利。
(六)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对目前一些学校实训建设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需对校、院级实训教学的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利用率,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如对学科相近的实训工作室可交叉使用,实行校级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基层日常的负责管理维护的管理模式,教学和管理分开;使用和管理分开,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充分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避免实践教学内容重复开设,避免仪器设备闲置和使用率不高所造成实验人员精力、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成效是正确的培养理念和灵活的实践教学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的关键是对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部分职业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已通过项目教学、弹性实习等方式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出路,尽管存在很多实际的困难,但思想决定一切,只有树立科学、准确的职业教育理念,才能将职业教育真正的发展长远。既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学生的长远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术蕊.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
[2]郑永进.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特点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2).
作者简介:邢岩(1978—),女,汉族,上海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的研究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