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完全可以呈现出更亲和、更多元、更友好的姿态
1868年中国第一座公园“公共公园”落成于上海,自此,现代意义上的公园正式现身中国城市。在约150年后的今天,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公园的建设速度惊人:公园数量每年增长800个以上,公园面积每年增加2.5万公顷。
以上海为例,1949年上海有14个公园;如今这一数字已经增加了10倍多,达到165个。
数量变化的同时,城市公园在设计、管理方式上也在悄然变化。
201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开放。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很多城市就已开始实行公园免费开放政策。比如,上海在1994年开始实行该政策,目前公园免费开放比例为88%;北京公园免费开放比例为87%;厦门只有两个城市公园还在收费。
在设计上,中国城市公园出现了按照全天开放需求设计的、不设围墙、不收费、市民可以自由出入的开放型公园绿地,并逐渐成为主流。
城市公园的“公”,意味着要为大众设计,为大众使用,为大众共享。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园和城市道路一样,同属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应该融入城市生活,并串联起城市的步行网络。
然而,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城市公园,仍固守其内在封闭的空间状态,或是收费,或是严守其按照传统收费公园进行的设计、管理,没有充分考虑城市步行者对公园开放通达的需求,割裂了城市步行空间。
从全国范围看,一些大型的城市公园仍然无法做到完全开放。究其原因,据说多数是出于“管理上的考虑”。游园质量会受影响、存在安全隐患、管理不便等,是比较常见的理由。
无论有怎样的顾虑,既有的经验已经表明,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可以呈现出更亲和、更多元、更友好的姿态。换句话说,一个公园的内向和封闭,影响的不只是公园的人气,还有一个城市的风气。
公园建设功在政府,利在民生,其功之大,其利之彰,呼唤着城市公园建设、管理、设计的理念与实践的修正与提高。而对于公园而言,最为迫切的任务莫过于:真正拥抱城市。
1868年中国第一座公园“公共公园”落成于上海,自此,现代意义上的公园正式现身中国城市。在约150年后的今天,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公园的建设速度惊人:公园数量每年增长800个以上,公园面积每年增加2.5万公顷。
以上海为例,1949年上海有14个公园;如今这一数字已经增加了10倍多,达到165个。
数量变化的同时,城市公园在设计、管理方式上也在悄然变化。
201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开放。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很多城市就已开始实行公园免费开放政策。比如,上海在1994年开始实行该政策,目前公园免费开放比例为88%;北京公园免费开放比例为87%;厦门只有两个城市公园还在收费。
在设计上,中国城市公园出现了按照全天开放需求设计的、不设围墙、不收费、市民可以自由出入的开放型公园绿地,并逐渐成为主流。
城市公园的“公”,意味着要为大众设计,为大众使用,为大众共享。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园和城市道路一样,同属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应该融入城市生活,并串联起城市的步行网络。
然而,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城市公园,仍固守其内在封闭的空间状态,或是收费,或是严守其按照传统收费公园进行的设计、管理,没有充分考虑城市步行者对公园开放通达的需求,割裂了城市步行空间。
从全国范围看,一些大型的城市公园仍然无法做到完全开放。究其原因,据说多数是出于“管理上的考虑”。游园质量会受影响、存在安全隐患、管理不便等,是比较常见的理由。
无论有怎样的顾虑,既有的经验已经表明,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可以呈现出更亲和、更多元、更友好的姿态。换句话说,一个公园的内向和封闭,影响的不只是公园的人气,还有一个城市的风气。
公园建设功在政府,利在民生,其功之大,其利之彰,呼唤着城市公园建设、管理、设计的理念与实践的修正与提高。而对于公园而言,最为迫切的任务莫过于:真正拥抱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