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用饵思路

来源 :垂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a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又到了春天,我的朋友又开始制作窝料了。前天,他给我看了两个装油的塑料桶,告诉我某某某今年又给他做了两桶,真够哥儿们,又够用一年了,别小瞧这点玩意,好几百块呢,里边有将近十斤自己都舍不得喝的好酒,还有蜂蜜、冰糖,光小药就花了两百多……
  我无言以对。
  热衷小药的人的观念
  十年前,钓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小药。它是各种香精之类的添加剂的统称。其实在这个名词出现之前,小药产品就已经具备一定的使用规模了。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些钓友热衷于探究和研制小药,我却始终无动于衷。我为什么不动心呢?是我的观念使然。
  观念决定思路。我对鱼饵的认识有悖于很多人,这主要表现在对鱼饵气味的认识上,或者说是对于鱼类对气味的感知方式的看法。鱼是有鼻子的,但是和人类的截然不同,人类可以闻到各种气味,而鱼则是通过嗅觉直接感知食物的营养成分,然后凭本能判断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例如,糖蜜素(一种食品添加剂)比糖还甜,用糖蜜素和泥挂到钩上有鱼吃吗?没有。但是如果换成用饱和的白糖水和泥,再挂到钩上就有标相甚至能钓到鱼。这说明什么?说明没有营养只有味道的东西是骗不了鱼的,想让鱼乖乖上钩就必须用真材实料。味精能给菜肴提鲜,使人类胃口大开,在鱼饵中加入味精试试?这东西能欺骗人类,鱼却不买账。小药就是如此。
  我那些最早使用小药的朋友现在早已经放弃了,第二批使用的甚至也已经放弃了。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特意把曾经热衷于使用小药的几位老友叫到一起,想问问他们的感想,结果一开口直接就被打断:“可别提那玩意了,一点用都没有。”
  好吧!采访结束。
  那么,现在正在使用小药的人又怎么看呢?回答的是五花八门,先看看甲。
  甲说:就头一次用着比较好,差点当了坑冠,后来几次都没上岸。
  我问:没用小药的时候当过坑冠没?
  回答是当过。
  我是不是有理由怀疑甲第一次用小药差点当坑冠其实本身不是小药的功劳呢?因为没用小药的时候他当过坑冠,可见他本来就有这个实力。如果真是小药的功劳,那么后几次为什么没上岸?按理说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以后在使用同种小药时是不会出现配比错误的。
  再看看乙,乙是纯度极高的钓鱼新手,钓龄仅两年,还没形成自己的观念,正处在懵懂跟风的阶段。问过同样的问题之后,乙的回答是:小药用了不少种,可是大多数时候收获还是不怎么样,有的时候用某种小药收获还算不错,但满怀希望再次使用的时候总是铩羽而归。关于乙,我就不多分析了,新手就是这样,大多数时候收获寥寥,偶尔几次兴高采烈,用不用小药都这样。
  我想不论甲还是乙,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放弃小药,然后丙和丁再加入进来,一拨人走出这个圈子,另一拨人再填补进去,如此往复,进而给人造成小药市场经久不衰的繁荣假象。其实,很少有用小药超过五年的人,更不用说用一辈子的。因为小药除了有的时候能让钓鱼人提升一点信心外,根本就是一无是处,所以它不会有多年的老顾客。
  用小药等同于画蛇添足,但是画蛇添足的并不仅仅是小药,小药已经向多种饵料中延伸了。我们购买的商品鱼饵也存在这种现象,其中最严重的当属小罐小瓶装的玉米粒,不到鹅蛋大的那么一小罐动辄十块、二十块的价位,真是一本万利。如果小罐里装的就是普通的保鲜玉米粒,谁会接受?除非脑袋被门夹了才会去花那个冤枉钱,就是因为里边加入了各种怪味,然后冠以“独家”“促食剂”“秘制小药”之类的字样就叫钓鱼迷们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了。这东西有效果没?有,但产生效果的是玉米粒,不是那些怪味。这东西我也用过,因为买鲜玉米来不及了所以在就近的渔具店拿了一罐应急,结果得偿所愿钓到大草鱼了,但是第二次我换成了青玉米,效果依然,于是剩下的那大半罐玉米粒就被我随手放在仓库中尘封了,几个月后打扫卫生,看到落满灰尘的那个小玉米罐时,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坏了,这么长时间肯定恶臭了吧!结果打开一看,玉米粒完好无损,没有一丝腐败的迹象,浸泡玉米粒的液体还是那么清澈,这可吓到我了,我在想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成分能这么霸道?污染环境、污染水源之类的道理暂且不论,我最担心的是这东西对我的健康会不会有影响。用这样的东西钓鱼能放心吗?我是不放心。
  受商家的影响,很多人在自制窝料的时候也要加点小药,怎么说呢,反正又不是给我用,你开心就好。但有些人有的时候过分加小药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比如买来鲜活的田螺钓大青鱼本来正对口,可是有人偏偏还要加小药,这么做无非是想增加诱鱼效果,但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盐和鸭蛋放到一起能变成咸鸭蛋,活田螺和小药拌在一起能变成小药田螺?人洗个盐浴,肉就变咸了吗?想法太主观、太奇葩。
  原生态的力量
  眼下又到了春天,我的朋友又开始制作窝料了。前天,他给我看了两个装油的塑料桶,告诉我某某某今年又给他做了两桶,真够哥儿们,又够用一年了,别小瞧这点玩意,好几百块呢,里边有将近十斤自己都舍不得喝的好酒,还有蜂蜜、冰糖,光小药就花了两百多……
  我无言以对。
  我们常年搭伴儿钓鱼,他用这种窝料究竟钓了多少鱼我心里有数,无论是总重还是尾数,至多也达不到我的三分之二。我的窝料特别简单,就是水煮老玉米,再发酵几天,然后按每次的用量装袋冷冻,随用随取,每次用量大概7两左右。这就是我野钓的第二个观念——注重原生態,不论是窝料还是饵料。
  科学研究表明,身体健康的野生狼虫虎豹在没受到威胁的时候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因为它们没吃过人,在它们的意识里人不是食物,鱼也有类似的情况,什么东西常吃就喜欢吃什么,比如养殖鱼每天都在吃颗粒饲料,所以它们爱吃颗粒,野生的鱼也同样是鱼,但它们对颗粒饵料就没什么反应。野钓时,水里哪种小型水生物多就用哪种东西试作钓饵,最典型的就是河虾,当小河虾多到了泛滥的程度时,那么该水域中的鱼类就会以小河虾为主要食物,小河虾的效果就是任何饵料都无法企及的,还有小鱼、田螺之类的水生物,只要数量多就可以试试。   不过,这样的水库毕竟不多,我们就要利用野生鱼对天然的东西比养殖鱼要敏感得多的特点,多使用蚯蚓、鲜玉米粒、麦粒之类的原生态饵料。即便我们在用商品饵钓野生鲤鱼、草鱼的时候,好用的饵料也都有一个特点——它们都是谷物制品,里面没有异味,味道的浓度也很自然,也就是渔友们说的原味饵料。这类饵料的成分配比是经过严格把关的,但是加工并不复杂,这种人为加工痕迹越少的饵料对付野生鱼的效果就越好。所谓的原味饵料就是没添加或者少添加(难以确定商家有没有放添加剂)香精等只有味道没有营养的玩意。它们之所以好用,靠的不是添加剂也不是味道,而是科学的营养结构——营养才是关键。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市面上刚出现商品饵时的情形,那个时候带有浓烈的各种香味的饵料的市场比重很大,而今商品饵更是琳琅满目,但带有浓烈味道的反倒在减少。这种市场走向是不是也说明了添加各种味道无异于画蛇添足呢?
  饵料的状态与成分
  有人会问,既然味道不重要,那么奶香性、果味香型、腥香型饵料在不同的场合却各有效果,这又怎么解释呢?这就是我的另一个不同的观念:鱼饵的状态远比鱼饵的成分重要。
  每种鱼饵都有各自的状态属性,就算拿同一袋饵料,不同人、不同次开出来的结果也会不同,多加一滴水或少加一滴水、多打一下或少打一下,甚至搓饵的时候手上沾水和没沾水搓出的饵团都会有轻微的状态差别。不信的话,钓友们在遇到鱼情低迷的时候别更换鱼饵,改变一下鱼饵的状态试试,我不信当一种味型的鱼饵不好使的时候换另一种味型的鱼饵就会爆连,恐怕连达到正常的鱼口都很难,无论野钓还是黑坑钓都是如此。
  鱼饵是给鱼吃的,不是给鱼闻的。拿腥香型饵料的为例,鱼是喜欢里面的腥味才吃饵吗?不是,是里面的动物蛋白在起作用。春季垂钓,大家都知道用腥饵,之所以腥,是因为饵料里面含有一定量的动物蛋白,其特征就是有腥味。再多说一句,凭我对鱼饵的了解,市面上的那些腥味饵料中的动物蛋白成分远没有想象得多,动物蛋白的成本非常高,花几块钱买100多克是买不下来的。实际上,如果你想要得到理想的动物蛋白的浓度,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成本不高,过程简单,效果甚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联系本刊编辑部索取制作办法。
  鱼和人的进食习惯不一样,人的进食行为是通过学习得到的,在早先,人类认为螃蟹是不能吃的,于是没人食用,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大家才纷纷效仿,原来它很美味呀!而人也總是喜欢尝尝没吃过的食物。鱼则不然,它们遵循祖先留下的遗传密码凭着本能去索食,喜欢吃它们最常吃的东西。鱼类祖祖辈辈的食谱中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而不是化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玩意,所以关于小药的所谓“奇效”,大家还是别抱什么幻想了。
其他文献
钓鱼,就像《垂钓》杂志创刊号的卷首语说的那样:“独坐溪岸,清新绝虑,静静地品味那来自大自然的鱼的游动、水的清澈、风的柔软、心的跳动,真正感受一种忧烦事物之外的冲融淡泊、悠然恬适、百虑不生、心如止水的境界。此时此刻,垂钓之人也在这一片钓境中自觉不自觉地隐入了某种自悟的禅机……酒肉千般好,不如钓鱼去。”  我玩淡水钓的常规钓法是随着季节和鱼的大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通常我会用一支或软或硬的手竿,再视鱼
期刊
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重庆嘉陵江边的临江门度过的,家就住在江边的吊角楼上,窗处临江,对江边的图景一览无余:有渔民在船上撒网捕鱼的,还有很多人在江边“搬针”(搬针就是将编织的网用四根竹块支起,然后与一根大竹竿连接支向河中的一种捕鱼工具)和垂钓。多种方式的捕鱼风景,给宁静的江边增加了无穷生机,不仅吸引很多大人和儿童前来游玩,当看到鱼在网中腾跃时,人们还欢呼雀跃,快乐欢笑;看到鱼竿起竿钓上了鱼时就会跑去观
期刊
什么叫套路?套走了你的钱就是套路,你的钱被套走了还在为他鼓掌喝彩,这才是高级套路。  钓鱼群体的壮大无疑给商家们提供了一个大市场,这个产业链还在不断壮大的进程中,商家们都想从这个大盘子里多分一杯羹。有经营策略固然是好事,可是那些搞歪门邪道的商家,我是说你不厚道好呢?还是说你是奸商好呢?  先说句题外话:鱼饵不存在固定配方。  鱼饵不是化学品,不会因为某几种成分的相遇而发生啥反应;它们也不是中药,不
期刊
我理想中的竿子要满足三个要求:好看、好玩、好用。但是金无足赤,现实中三方面都能满足的竿子极少,所以我通常都会降低一点要求,达到较好看、较好玩、较好用的程度就算是一支好竿了。  18尺是我较为喜欢的并继竿尺寸,这个尺寸的竿子既能满足大多数野钓水情,还能在黑坑使用,操作时也不过于累手。   禧玛诺“普天元18尺”是我2018年10月下旬购入的,该月中旬我还购入一支“飞奴什18尺”。在拥有了“飞翔天”“
期刊
现在的媒体形式可真丰富,比如有抖音、火山、快手之类的视频、直播软件,随时随地把精彩瞬间传递出去,和朋友们分享,看着自己噌噌涨粉,成就感那是相当大。  还有另一种视频类的片子可谓是经久不衰,比如化绍新老爷子的教学,可谓经典,甚至成为一个品牌。究其原因,无非是他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观众在看精彩场面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这就是大师,大师不仅仅是资质,更是口碑,钓友心中真正的大师就是这样,他们在
期刊
(本刊讯)但凡喜爱垂钓的人对“红健钓具”都不会陌生,它的生产商便是杭州富凡实业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的积淀,富凡实业将一副钓鱼用的抄网支架做到了世界第一,并成功牵手法国迪卡侬、美国ACADEMY等国际专业户外用品卖场。  30年从小作坊发展成全球第一  杭州富凡实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杭州红健钓具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专注于抄网支架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现为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常务理
期刊
就季节而言,高温季节一般要选库湾迎风的一侧,那里风起浪涌氧气充足,适合钓草鱼、鲢鱼、鳙鱼、甲鱼、鲮鱼等喜高温高氧的鱼类。此外,飘落在水中的各种食物往往会聚集在迎风处,吸引大鱼前来觅食。  看坑塘、湖库、江河的形状选钓位  选钓位主要有三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一是钓位是否安全,二是遛鱼、抄鱼是否方便,三是钓点是否有鱼。  钓位要安全,包括钓位的上方、前后左右不能有高压电线,否则抛投竿、提竿、举竿、遛鱼有
期刊
钓鱼人常说的“酱层”,是指水底淤泥之上的一层油泥状的物质。如果酱层过厚,钓鱼人在垂钓过程中处理不当,饵料就会陷入酱层中,导致鱼虽被诱来却发现不了饵料,进而影响上钩率,所以酱层是鱼不咬钩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论你是在鱼池还是在野外水域垂钓,酱层都是钓鱼人不得不经常面对的实际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它事关最终鱼获的多少。  一、酱层的产生  酱层,多由水生动物的排泄物、腐烂分解的动植物个体和细小沉淀物组成。由于
期刊
钓鱼人群里流传着“三分钓技,七分饵料”的说法,足见饵料在整个钓鱼活动中的重要性。于是,不少的钓友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手段搜寻“祖传秘方”,配制“绝杀饵”,不惜重金购买进口饵料,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现,其效果并没有他们所期望的那么好,却又不知其缘由。结合几十年的用饵经历,我认为饵料的种类、味型、状态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没有哪一种饵料可以包打天下,要想取得好成绩,饵料的使用贵在“善变”。  一、用饵随
期刊
今天要说的“朱纹峰-奴什”(ぬけさく), 早在1985年就已经上市销售了。 老竿,尤其是长尺老竿,在以前基本上都是不受钓友们待见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即“科技是进步的,新的总比老的好,而且新的还有售后保障”;第二,老竿中确实有一些好竿,但是老竿只能玩中短尺,长尺普遍头重压手,不能玩。基于这两种认识,二手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短尺老竿紧俏、价格高,长尺老竿价格很低,却无人问津。  近年来,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