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来岁的年轻人来说,重要的事情是:用理想来鼓舞自己,用时间来检验自己,用些许的成功来安慰自己。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也是80后。我有两个80后的头衔:一个是硕士毕业在80后——1984年;另一个是生于1980年后,所以我永远都是80后的新一代。
现在的80后压力很大:职场的勾心斗角,生活的一地鸡毛,房价的居高不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都在考验着80后的承受力。但如果你们把这些事看做是“你们”独有的烦恼,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刚硕士毕业参加工作那会儿,领导基本上都是30后、40后,我们那时候被认为一点儿戏也没有,他们也指责我们没有理想,不能吃苦,完了还不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正什么都不行。
但我认为自己并不比他们次,关键我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年轻,耗得起。就像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里写出来的那种范儿:“年轻,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这种自信是我在澡堂里找到的,那时候洗大澡堂,一到大澡堂,我发现我的肌肉比他们好,就找着自信了,心理还得意:脱了衣服才是爷们儿。
年轻,意味着可以熬和折腾
鲁迅写过一篇散文叫《过客》,讲一个受伤的人不断往前走,一个小孩儿说前面有鲜花。一个老人说前面是坟墓不要走了。同样的事情,老人看到的是坟墓,年轻人看到的是鲜花——看到鲜花好啊,说明还年轻,还经得起熬,经得起折腾。
熬和折腾,我总提这两个词。有些人觉得我矛盾,因为一方面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另一方面又说自己在工作中喜欢“折腾”,其实熬和折腾,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去做,它们并不冲突,只是个角度问题。
折腾,翻译成书面语言叫奋斗,这是追求;所谓熬,是在奋斗过程中遇到一些曲折的时候必须采取的人生态度。为什么要熬?因为人生有时候前进不得、倒退不得,就待在那儿一就像原来有一次跟我妈聊天,我说我现在除了我娘的儿子谁都不能得罪,老太太听了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她觉得我肯定在外边受了特别大委屈。事实也是这样,但是得接着熬,我们必须要挣扎、忍耐着面对并正确地处理。
“熬”是直面问题,不是直面惨淡的人生。我特别烦那种装孙子的状态,忒怂。如果有一个问题,去解决它,最坏还剩半个问题没解决完,但是如果躲就变成两个问题了,所以什么问题出现我都迎着上,让他变成半个问题,如果有能力再进一步处理一下。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人生就像手风琴,要先被生活和环境给你压缩到零,再从零拉舒展起来才能奏出动听的旋律。痛苦最后都会转化成营养的。
成长,揣着傲骨当孙子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表达方式太过于骄傲、自我和张扬,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甚至有自我崇拜——其实自打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个人都落架了,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精英,也不存在绝对需要服从的权威,谁都可以一夜之间脸掉地上。所以只要法律范围容许,你愿意怎么强调自己都成。
但我也算见过很多人,意外的发现,从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就能看出他们的未来:凡是趾高气昂总喜欢指教别人的,后来发展的结局都不太好;凡是特别谦逊知道进退的,发展得都不错。所以要想当爷不妨学着先当孙子,爷都是孙子长起来的——我从中央党校任教开始,到后来做万通公司,中间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由原来把自己当个东西,变成最后不把自己当个东西。
我刚创业那会儿,在地铺上睡了11年,起初是给自己下了个狠,说如果我折腾不起这个公司我就不睡到床上去,后来意外发现睡在地上有很多好处,什么东西都扔在地上。贴着地面,人就特别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你就这么低。
现在的年轻人一般来说对这种感觉会特别抵触,我也是。但我有不一样的观察角度,我经常把自己当演员,也当观众,有时候站在观众的角度看自己的行为就不那么别扭了。
从容的人生是管出来的
之前跟一个年轻人聊天,他说我看起来很“从容”,说很羡慕我,因为他想从容却没钱,要挣钱就又从容不了。我跟他说,他现在的状态我也经历过,只是他看到的是成功以后的我,也正因为如此,成功在他们眼里成了一种原因而不是经过。
很多人以为有钱才能从容,其实不是,从容是建立在对未来有预期,对所有的结果和逻辑很清楚的基础上的;此外,从容是建立在克制和自我约束上的,是建立在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的基础上的。
这方面,王石(万科地产董事局主席)是我见过的人里做得最好的,同样是爬山,他跟我们的行动很不一样,比如涂防晒油,要求两层,他一定会涂两层,而且特别厚。爬山过程中我们的作息很不规律,累了就早睡,聊高兴了就顶着星星聊,他不一样,说几点进帐篷到点肯定进帐篷。珠峰爬到7000米的时候,许多人都兴高采烈地看风景,他不管别人怎么夸,都克制着不出帐篷,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就是因为他能管理自己,所以才能领导别人,才能有从容的人生可以到处去爬山。
所以要想达成从容,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律。自律,在目标约束下,使自己就像导弹一样盯住目标,目不转睛,坚定不移。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也是80后。我有两个80后的头衔:一个是硕士毕业在80后——1984年;另一个是生于1980年后,所以我永远都是80后的新一代。
现在的80后压力很大:职场的勾心斗角,生活的一地鸡毛,房价的居高不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都在考验着80后的承受力。但如果你们把这些事看做是“你们”独有的烦恼,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刚硕士毕业参加工作那会儿,领导基本上都是30后、40后,我们那时候被认为一点儿戏也没有,他们也指责我们没有理想,不能吃苦,完了还不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正什么都不行。
但我认为自己并不比他们次,关键我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年轻,耗得起。就像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里写出来的那种范儿:“年轻,年轻就是他妈的一切!”——这种自信是我在澡堂里找到的,那时候洗大澡堂,一到大澡堂,我发现我的肌肉比他们好,就找着自信了,心理还得意:脱了衣服才是爷们儿。
年轻,意味着可以熬和折腾
鲁迅写过一篇散文叫《过客》,讲一个受伤的人不断往前走,一个小孩儿说前面有鲜花。一个老人说前面是坟墓不要走了。同样的事情,老人看到的是坟墓,年轻人看到的是鲜花——看到鲜花好啊,说明还年轻,还经得起熬,经得起折腾。
熬和折腾,我总提这两个词。有些人觉得我矛盾,因为一方面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另一方面又说自己在工作中喜欢“折腾”,其实熬和折腾,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去做,它们并不冲突,只是个角度问题。
折腾,翻译成书面语言叫奋斗,这是追求;所谓熬,是在奋斗过程中遇到一些曲折的时候必须采取的人生态度。为什么要熬?因为人生有时候前进不得、倒退不得,就待在那儿一就像原来有一次跟我妈聊天,我说我现在除了我娘的儿子谁都不能得罪,老太太听了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她觉得我肯定在外边受了特别大委屈。事实也是这样,但是得接着熬,我们必须要挣扎、忍耐着面对并正确地处理。
“熬”是直面问题,不是直面惨淡的人生。我特别烦那种装孙子的状态,忒怂。如果有一个问题,去解决它,最坏还剩半个问题没解决完,但是如果躲就变成两个问题了,所以什么问题出现我都迎着上,让他变成半个问题,如果有能力再进一步处理一下。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人生就像手风琴,要先被生活和环境给你压缩到零,再从零拉舒展起来才能奏出动听的旋律。痛苦最后都会转化成营养的。
成长,揣着傲骨当孙子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表达方式太过于骄傲、自我和张扬,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甚至有自我崇拜——其实自打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个人都落架了,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精英,也不存在绝对需要服从的权威,谁都可以一夜之间脸掉地上。所以只要法律范围容许,你愿意怎么强调自己都成。
但我也算见过很多人,意外的发现,从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就能看出他们的未来:凡是趾高气昂总喜欢指教别人的,后来发展的结局都不太好;凡是特别谦逊知道进退的,发展得都不错。所以要想当爷不妨学着先当孙子,爷都是孙子长起来的——我从中央党校任教开始,到后来做万通公司,中间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由原来把自己当个东西,变成最后不把自己当个东西。
我刚创业那会儿,在地铺上睡了11年,起初是给自己下了个狠,说如果我折腾不起这个公司我就不睡到床上去,后来意外发现睡在地上有很多好处,什么东西都扔在地上。贴着地面,人就特别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你就这么低。
现在的年轻人一般来说对这种感觉会特别抵触,我也是。但我有不一样的观察角度,我经常把自己当演员,也当观众,有时候站在观众的角度看自己的行为就不那么别扭了。
从容的人生是管出来的
之前跟一个年轻人聊天,他说我看起来很“从容”,说很羡慕我,因为他想从容却没钱,要挣钱就又从容不了。我跟他说,他现在的状态我也经历过,只是他看到的是成功以后的我,也正因为如此,成功在他们眼里成了一种原因而不是经过。
很多人以为有钱才能从容,其实不是,从容是建立在对未来有预期,对所有的结果和逻辑很清楚的基础上的;此外,从容是建立在克制和自我约束上的,是建立在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的基础上的。
这方面,王石(万科地产董事局主席)是我见过的人里做得最好的,同样是爬山,他跟我们的行动很不一样,比如涂防晒油,要求两层,他一定会涂两层,而且特别厚。爬山过程中我们的作息很不规律,累了就早睡,聊高兴了就顶着星星聊,他不一样,说几点进帐篷到点肯定进帐篷。珠峰爬到7000米的时候,许多人都兴高采烈地看风景,他不管别人怎么夸,都克制着不出帐篷,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就是因为他能管理自己,所以才能领导别人,才能有从容的人生可以到处去爬山。
所以要想达成从容,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律。自律,在目标约束下,使自己就像导弹一样盯住目标,目不转睛,坚定不移。